<h3> "2017年赣州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于2017年11月16日-17日在美丽的赣州市西津路小学举行。来自赣州市、南康区、信丰县、大余县等11个地方的优秀教师们在西津路小学齐放异彩,为来自赣州各地的教师们奉上一场场顶尖的赣州小学数学教学盛会。带着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份执着的追求,参加了此次展示课的观摩。</h3><h3> </h3><h3> 展示课开始前,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作开场致辞为展示课拉开了序幕。</h3> <h3> 瞧,这是我们信丰县新田中心小学曹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拼图游戏导入课题,激发了孩子们思考,利用剪开后平移的数学方法拼成了与图一相同的图形。导入中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拼图游戏,突破了本节课重点的一种数学方法。</h3> <h3> 在后续的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敏捷,一眼就知道利用剪拼的方法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的活跃。</h3> <h3> 第二节来自赣州市西津路小学的廖老师,他授课的内容是《数与形》。这个课题是很多老师公开课都会避开的一个课题,我们当然要洗耳恭听了。</h3><h3> </h3> <h3>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形结合可以让数量关系与图形的性质的问题很好地转化,通过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运算的意义,可以使思路与过程具体化。</h3> <h3> 廖老师整节课引导学生数形结合,从不同角度寻找规律。例如,在教学例1之前,廖老师首先用一组图形 让学生去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让学生从形引入,猜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学生从图形中想到数,单数是 ,双数 ,从形到数,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了新知的学习。接着在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三幅图中分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容易得出小正方形数为12,22,32,的结论;还有的学生看到三个图中的小正方形数还可以分别表示成1,1+3,1+3+5,的结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引入,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1+3=4,1+3+5=9,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发现4=22,9=32,这时老师引导学生用正方形来表示这些算式,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比照,看到这些连续的奇数在图形中的什么地方,平方数代表的又是图形中的什么,学生对规律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突出了本课重点及难点。整节课听完后发现我没有拍到照片,这两张图都是从其他学校老师要的!</h3> <h3> 第三节是龙师附小曾老师的《圆的认识》</h3> <h3> 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演示和讲解,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运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讨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h3> <h3> 第四节课是定南第一小学带来的《用字母表示数》。 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h3><h3> </h3> <h3> 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和实效性。习题设计既注重"双基"训练,又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并能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中。</h3> <h3> 下午第一节课是全南叶老师带来的《平行》。听完叶老师平行这一节课,我想到了一个"精"字。一、精细,教学设计精细。二、精妙,细节处理精妙。三、精炼,语言精练。四、精美,课件精美。五、精彩,让学生演绎着不同的精彩。</h3> <h3> 《鸽巢问题》上课前的抢凳子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五个人抢四张凳子,至少有一个人没有抢到的凳子,如果五个人都坐下了,至少有一个凳子坐了两个人!从游戏中突破了本节课难以突破的"至少"。这个导入在场的听课老师们都对她竖起大拇指👍。</h3> <h3> 应该说南康区的蓝老师《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立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折一折等多种方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h3> <h3> 同时,在立足学生的思维上,我再想因为每一个人的学习起点都不一样,所以在反馈学生的经验的时候,是否可以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进入佳境。如在寻找校园图中的四边形的时候,学生更容易找到如长方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在总结了特殊的四边形以后,可以在发散开来。这样不仅巩固了四边形,也让学生明白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这个概念。</h3> <h3> 大余的郭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重视孩子们数学思想的培养。转化的思想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地位。</h3> <h3> 郭老师的教学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从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学生可贵的探索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出来后,首先通过数格子初步验证各自的方法是否合理。接着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验证是否合理,此时此刻,学生虽然已经基本确认"底×高=面积"是正确的,但是教师还是不忙下结论,又让学生通过选择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再次验证.同时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系,使每位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箭双雕。</h3> <h3> 这是崇义思源学校叶老师的《认识钟表》</h3> <h3> 这位数学教师我们都很佩服,能说能跳,整节课的最后环节带领孩子们一起跳《花儿滴答》。</h3> <h3> 这是赣州经济开发区的黄婷婷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h3> <h3> 黄老师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h3> <h3> 最后一节是上犹县黄老师的《平行与垂直》</h3> <h3> 此次教研展示课,不仅展示了我们赣州教师们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而且展现出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表现出了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h3><h3> 立足课堂锤炼教学基本功,展示课提升教学有效性。让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老师们的分享与学习绽放在赣州小学数学的教学舞台上,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赣州市小学数学教育的面貌会焕然一新,更上一层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