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去远足……浙江篇

信天游

<h3>  经久蕴酿的自驾游终于成行了,不知此次旅行收获如何,非常期盼。2017.11.6上午7点15分我们由润达新村出发,一路过杭州到达自驾游第1站—浙江三门源古村。</h3><h3> </h3> <h3>  三门源村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坐落在石佛乡,群山拱卫于村子的东、西、北三面,一条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过, 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村边有饭甑山,海拔660余米,一峰烛立,气势峻伟。据地质部门考证,是火山,山顶贺锥形火山口形似一个硕大无比的饭甑,云烟飘渺,宛如袅袅而起的炊烟。 顺着山路北行2公里,有瀑布从天而降,这就是白佛岩瀑布。白佛岩海拔700米,山势陡峭,《读史方舆纪要》称要“势甚险峻,人迹罕至”。瀑布宽3米,落差约70米,从危崖壁立的白佛岩飞泻而下,形若垂练,溅如跳珠,散似银雾。远观凝而不动,无声无息;近看,飞流湍急,响声轰鸣。唐朝道士叶法善曾在此修炼,岩壁数处佛龛隐约可辨。瀑布附近还有罗汉山、将军岭、仙人峰、点易洞等景。在东北角有石船山,石船、石人形象逼真,维肖维妙。</h3><div> 群山拱卫于村子的东、西、北三面,一条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过, 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村子的格局和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风格。以村东的叶氏民居建筑群尢为精致,是浙江省晚清时期建筑精品之代表,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 500平方米。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描金 彩。因采用天井调节信宅排水排气、改善室内采光,虽然墙高楼深,但空气流通畅,舒适明亮。其中"芝兰入座"最为精巧,布局为三进两面三刀明堂,是民居中的杰作。<br></div><div>艺术砖雕是叶氏建筑群的精华。三座正门全以砖雕镶嵌,有楼台亭阁,山水动物,花鸟图案。其中23方长56厘米、宽26厘米的戏曲砖雕,每块各镌一出微戏,浮雕镂空,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是罕见的衡世之珍,也是珍贵的戏曲资料。</div><div>中午在农家小饭店吃好后出发前往江郎山。</div> <h3>2017.11.7日自驾游第2站,江郎山。</h3><div>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石门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如今国内不多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山形主体为三个高耸入云的巨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br></div><div>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div> <h3>一线天的震撼,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h3> <h3>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拍过一张指点江山的照片,我们也沾点贵气</h3> <h3>会仙岩前神仙会</h3> <h3>仙霞古道有一夫当关,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就不去闯关了😀</h3> <h3>自驾游第3站,廿八都景区。住杨家大院农家乐,放好行李后老板娘带我们走秘道进景区(逃票)。省了半票60元,因为占了便宜大家都觉得很开心,原来贪小便宜乃是每个人的本性😛</h3> <h3>廿八都镇,位于浙江江山境内,为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全镇有800余户4000余人口。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江山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由于历史上少受战乱,使镇上古建筑风貌依旧,保存较为完好。据统计现保完整、规模大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厅堂共有36幢,公共建筑物有孔庙、大王庙、文昌阁、万寿宫、真武宙、忠义祠、观音阁、老衙门、新兴社等11幢。在这些众多的寺、庙、宫、殿中,以大王庙规模最大,孔庙最雄伟壮观。孔庙建于宣统年间,占地1500余平方米,整体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天井、寝殿共计三进三天井,左右为厢房,以檐廊连结,结构上,明间均为抬梁式、边贴为穿斗式,正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四面飞檐出挑,十分高大雄伟。建筑内以精湛的木雕艺术和丰富的彩绘最具特色,所有的梁、枋、脊标、天花板,均绘月山水、人物故事以及龙、凤、花、鸟等绘画 作品,几何图形、牛腿、雀替、窗扇、栏板等木构件均有浮雕或镂空雕,题材丰富,形象极为生动,犹如一座艺术宝库。镇南村口,有一座跨枫溪之半圆形的单孔石拱桥水安桥。桥上建有九间桥亭,中为重檐歇山顶,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浙西唯一的设有古桥亭的古桥梁。<br></h3> <h3>2017.11.8日,一早我们再去廿八都镇区玩了一圈。吃好早饭后开车前往丽水的庆元县。</h3><div>自驾游第4站,大济进士村。</div><div>大济进士村位于浙江庆元县松源镇。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年间,陆续出现了二十六位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进士村之称。</div> <h3><font color="#010101">月山村,&nbsp;月山又名金乡、东庄、举溪、举水,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城东南57公里,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月山村首尾各有一块田土羊,分别称为"考坑土羊"和"梅花土羊",六座古廊桥形如长虹卧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那恬然而优美的画卷,置身其中,宛若人间仙境。时任处州知府孙大儒曾赞月山为"山环水抱一桃源"。月山村钟灵毓秀,人文鼎盛,自古就以"举溪八景"闻名于世,每个景点都有优雅美妙的名称。这八个景点是:月山晚翠、云泉晓钟、龙凤两桥、文奎高阁、宝塔东耸、银屏西峙、龙湫灵液、虎胜奇岩。月山村群山环翠,举水潆洄。该村首尾约二华里的举溪上,分布着十座古廊桥,每座桥的间隔只有二三十米,故有"二里十桥"的美誉。这样密集分布的桥梁,建造者的初衷不会单纯是为了便于交通,而是作为景观桥设计建造的,美丽的廊桥与周围的景观构成一幅恬然自足的画卷,那田园牧歌、禅院钟鼓、小桥流水、袅袅炊烟,分明又是桃源佳境。 月山村除了"举溪八景"和"二里十桥"外,还有许多散景,如冰臼奇观、吴文简祠、杉树王、鸳鸯井等。</font></h3> <h3>百山祖,又称万里林,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百山祖镇境内,属武夷山系洞宫山脉,主峰雾林山海拔1856.7米,被誉为“百山之祖”,是浙江省第二高峰。</h3> <h3>粟裕将军率红军挺进师在此设伏全歼敌军,在后来挺进师发展队伍、扩大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h3> <h3>住宿在炉岙村林海山庄时突然对面山间祥云笼罩,给了我们意外惊喜,房东说我们是有福之人。</h3> <h3>龙泉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其主峰黄茅尖为江浙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茂密的植物和森林,形成了纯天然的氧吧<br></h3> <h3>白云岩虽然没有龙泉山体量那么大,可是森林、瀑布、峡谷却也十分秀丽,且胜在阶梯比较平缓,非常适合想找个清净山林休闲散步的人。</h3> <h3>下樟村史称“云坞”,当地人称之为云坞古村,距龙泉市区6公里左右,是一个具有千年沧桑的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文化古村。宋时隐居于此的名士管师复曾向当时的仁宗皇帝描述:“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勾画了该村无垠的田园意境。</h3> <h3>安仁永和桥位于龙泉市安仁镇境内,离城40公里。是浙江省保存最好最长的廊桥。该桥为木石结构的廊屋桥,全长125.7米,其下砌石墩5座,4孔。上覆屋42间。桥两端有桥头堡,各为石台阶27级。桥梁采用筒支、悬臂结合式的建筑方法,桥屋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层叠,桥内设栏杆、木凳。</h3> <h3>丽水缙云鼎湖峰。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住宿时,隔壁来了一车摄影爱好者,他们相约早晨5:30起床去鼎湖村拍农夫出早工,(听说是出钱请了模特摆拍的)我们听说后也去凑了热闹,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于是我们清晨五点钟就起床赶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幅如痴如醉的画卷!</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浙江缙云河阳古村,是一个以宗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十大“千年古村落”之一。这里至今保留元代‘一溪两坑、一街五巷’的布局。村中有大小祠堂15座,明清传统古民居1500多间。古庙宇6座,古石桥1座。一千多年来,他们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成为缙云望族。河阳古民居的最大特点就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筑群落,给人含蓄,委婉的感觉!古民居的建筑很有特色,有的古宅弟大门前筑有"园洞门",门像园形像现代的园林建筑,门上写上"循规"、"映月"等字。古民居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在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远远望去似像是一匹匹昂首的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墙头因此也叫"马头墙"。</font></h3> <h3>仙居皤滩古镇,源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商埠与食盐的集散码头。镇内店铺林立,当铺,钱庄、赌场、春花园、茶楼、酒肆一应齐全。现在只见那泛着历史的斑驳,任你想像当年的风光。虽只剩下破败与萧条,但古镇清凉,藏身于山野。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资料。</h3><div>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div><div><br></div> <h3>自驾游第12站。景星岩景区。</h3><div>下午开车去景星岩景区,去景区有一段盘山公路,景点有厢式电梯可达山上,山上风景不错!</div><div>景星岩海拔743米,三面悬崖绝壁,景区位于仙居城西27公里处,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过去只能徒步攀登"十八盘"才能登顶,当前有两台高速电梯可直通山顶。整座山体南北长,东西狭,如一艘巨轮遨游云海。上山原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级小径盘旋而上,称十八盘(又称二十四盘),现有升降电梯上下。山上峭壁、奇石、古松等组成的奇特景观有40多处。</div><div>明代,景星岩上建有净居寺,山门有清翰林编修潘耒题的"万山在下"四字匾额。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明左都御史吴时来,副都御史李一瀚皆曾面壁苦读于此。</div><div>因景星岩横空出世,突立众山,巡崖四望,见万山连绵,龙盘虬结, 景星岩&nbsp;不见首尾。每当中秋月圆之夜,置身于望月台,但见碧空万里,如盘皓月,缓缓从东方升起,望月台旁有映月池似铜镜将天上明月倒映水中,山风微吹,碧波荡漾,天水一色。尤以响铃岩更为称奇,该岩位于摘星台西北角,岩体裂隙形成一条宽不足一米,深不可测的悬崖沟壑,投石壑中,石子击撞左右岩壁,发生清脆的"铃声",余音袅袅,响声半分钟有余,登山者无不以投石取响为乐。</div> <h3><br></h3><div>2017.11.14日,自驾游第13站。</div><div>吃好早饭去神仙居景点。到景区北大门口才得知北线索道今天维修不开放,景区工作人员热心的提示我们可坐免费公交到南大门然后上山,到南大门进神仙居景区坐上索道到山顶,可惜天公又不作美满天云雾,能见度极差,只能自嘲做了一回神仙了!在山顶一路走到北线步行下山处,都看不到太好的景色,只能步行下山。下山路很徒又难走,坚难的走了2小时左右才到达山下。</div> <h3>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h3> <h3>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h3> <h3>退休了,就要痴一点,童心依旧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啊!</h3> <h3>游玩石梁飞瀑就踏上了返程之路,此次自驾游真是收获满满,行程中天天有惊喜,期待我们下次继续。</h3>

景区

自驾游

景星

第站

浙江省

廿八

江郎山

山村

庆元县

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