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群山默哀</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学时代的刘守选同学</font></h3> <h3>逝去的灵魂应该得到遵重</h3> <h1>(同学情选编)<br></h1><h1> 缅 怀 故 友<br>守选同学就这么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早早地离开了人生的大舞台,仿佛走进了崇山峻岭的大山深处,又似夏日的一颗流星划破长长的夜空,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得知这噩耗,作为老同学的我怎能不潸然泪下,心中的怀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br><br></h1><h1></h1><h1>在校期间不知何人送给守选一个”老歪”的绰号,无从考证,也许是他喜欢偏着脑袋看人,或者偏着脑袋梳头从而得这美称。</h1><h1><br></h1><h1>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由于通讯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也不知彼此被分配的具体单位,加上忙于工作,我们基本上没有联系上。四十多年过去了,和守选同学在校相处一幕一幕的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 忆的 长河已经变得模糊。唯有那份浓浓的同学情没有忘记,怎么也抹不掉,挥不去。</h1><h1><br></h1><h1>当年,我们是一群小青年,朝气蓬勃地从不同地区走进同一所大学,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校园生活,有这么多同学朝夕相伴,使人深感亲切和快乐。我们一起在静静的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我们一起在试验地里做课题,理论结合实践,共同收获劳动成果。闲遐时,我们一起谈天誇地笑语连天,追逐打闹妙趣横生,课外活动,蓝球场上赛友谊,赛球技一片喝采。我们在珍惜这来之不易学习机会的基础上,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h1><h1><br></h1><h1>守选同学在校期间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但也不失为不忘初心,刻苦钻研的勤奋生。他带着朴实的情感在学习上自加压力,还记得他为了弄懂某一些知识点反复从书上找答案,还跑到图书馆室查资料。他说过,我到学校来是用口袋装知识来的,要学扎实点,将来分配工作也好为老百姓科学种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作点贡献,让他们有饱饭吃,有钱用,农民实在是太苦太穷了。</h1><h1><br></h1><h1>守选同学爱好音乐,很会弹琴,弹出琴声优雅动听。当年,他很想找几位会乐器的同学,组成一支小乐队丰富校园文艺生活,那时候除了我会吹 笛子外,再也找不出会乐器的同学来,很多周末我们带上乐器来到一片空地演奏起来,自娱自乐,十分惬意。</h1><h1><br></h1><h1>爱玩,似乎是守选同学的天性,他曾说将来我要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还记得一些周日守选都邀我到宜昌街上去转一转,我们一路谈笑风声,有时也去看一场电影,回来时顺便谈一谈观后感。我们专业搬到鸦鹊岭后,好长一段时间大家很不习惯。在那光秃秃的山包上除了学习,再没有其它文化娱乐可言,校园生活十分单调。学习期间我们不能跑远,不记得多少个周末也是守选同学邀我坐火车去宜昌走走玩玩,还记得我们游玩过当阳玉泉寺,荆门等地。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受条件限制,我们没有留下照片,只有支离破碎的回忆。</h1><h1><br></h1><h1>守选同学写得一手好钢笔字,而且爱好文学。前两届的校友指点说,我们学农的要少握锄把子,多拿笔杆子,校友的话他读懂了。他经常写一些见闻随感之类的小文章操炼自己的笔头功夫。工作后也许是他写作业水平过硬,十堰报社把他从农校调过去当记者。令人婉惜的是,守选同学如不早逝,他一定是一名很优秀的记者。</h1><div><br></div><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生命如此脆弱,守选同学英年早逝实在是可惜了。</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div><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低垂,云暗淡,</span></h1><h1>风呜咽,路漫漫,</h1><h1>忆故友,泪不断。</h1><h1>一个声音迴荡在天际 : 守选老歪,好同学好兄弟,一路走好……安息吧!</h1> <h3>谨以此文一并缅怀其他已逝的同学。</h3> <h3>青山垂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