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

荷塘秋色

<h3>  最近我们刘马知青群里很热闹,特别是东营的同学加入后,大约有47位同学已入群,大家都在相互交流,相互问候,都在怀念那段割舍不断的知青生活,刘马知青那段艰苦的生活岁月,给我们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br></h3><div>&nbsp; 那是1974年8月18日,我们来自不同学校的3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的同学,在济南市天桥区革命委员会组织下,来到了聊城地区茌平县冯屯公社刘马大队落户,带队老师是济南市委组织部的郭庆忠老师,由于当时的大队书记在部队当过兵,我们的宿舍按部队的营房设置的,一大溜门朝南向的平房大约15间,每间屋有四张竹子床,东头三间是食堂,有一口井,略有咸味。铁二中的4个同学就住到了西头第一间,有王福善、王坚,张勇和孙鸣,第二间是我们的知青队长王杰,王新强,徐志强,黑义孝,第三·四间有杨奎义,孙为群,马传印,彭鲁安,仇东岳···等等,在往东就住着女生了。</div><div>&nbsp; 大队给我们专门安排了种庄稼经验丰富的一位姓刘的老专家,我们都尊称他为“老队长”,另外派有老知青曹大哥和谢大哥为知青队生产队长(都是70年铁一中的老知青,在刘马干了4年以上了),我们也都很尊敬他们,我们知青的队长是王杰,副队长是孙建青和孙鸣。十几天后济南市干休所和九零医院的部队子弟也来到了刘马,这下热闹了,穿军装的来了(那时部队子女大多都穿父亲的衣服,也特时髦)。因知青队的房子有限,他们大部分住到了农户的家里。到了12月份,济南市机械局的子弟(济南汽车配件厂的子弟较多)也来到了刘马,并专门配有带队干部,济南市也开始按单位和系统大规模的下乡了,这时的知青队达到了120多人,可谓人强马壮,就下乡知青人数而言,在全省来说都应该算是一个大知青家庭了,可能在全国也能排上号。</div><div>&nbsp; 在下乡的那段日子里,生活的很艰苦,当地的水咸,再好的茶叶也喝不出味来,我们自小喝泉水惯了,有的同学不习惯因此闹病,特别是炒菜用的棉子油,色泽黝黑,吃到嘴里有点苦涩,炸出来的油条也是发黑的。蔬菜也很单一,记得有段时间连吃了两个月自已种的的炒茄子,别无它菜,肉和油水都很少。</div><div> 由于国家照顾知青,头一年有点供应粮,虽然苦点还说的过去,还能经常吃到白面馒头,当地老乡的生活就更苦了,因整个聊城地区属盐碱地,种麦子长不好,就是种高粱行,高粱抗碱,一到春天青黄不接时,家家缺粮,尤其是缺麦子和细粮。在来年4月份我们知青都分到农户家去体验生活,每天跟着农户家里吃高粱饼子就咸菜,有时只煮地瓜干吃,生活真是很艰苦,所以现在有的知青一看见地瓜就烦。</div><div>&nbsp; 知青下乡肩负着改天换地和扎根农村干革命的重任和使命,所以除了政治学习改造思想,干农活就是我们的必修课了。下地干活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干起来就不是一回事了,说实话干农活很苦也很累,时间长了也很枯燥,每天天一亮就下地劳动,天黑才收工,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李淑华回忆此事时说过一句大实话,大家每天都在盼望着老天下雨,不但地里旱情需要,主要是我们能歇个“雨工”。不光白天连轴转,关键是晚上还得参加政治学习,重点是批林批孔,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改造世界观,扎根农村闹革命,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div><div> 回想起来,现在明白了,这么多优秀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有好几年,为什么最后成夫妻的比例很少,就是男女知青之间根本就没有谈恋爱和浪漫的时间。</div><div> 最累的活当然是夏季的抢收小麦和抢种玉米,还有每年春季种棉花,4月份就开始给棉花幼苗分枝打岔,除草施肥,是女生最累的活,开始蹲着干,时间长了腿麻了就跪着干。种棉花的确不易,一直把棉花伺候到10月份丰收,等到最后摘棉花,拔棉花柴(梗)完后就到了冬天了。</div><div> 到现在好多女知青回忆起这段生活,仍然是历历在目记忆尤新。</div><div><br></div><div> 我们相信有更多的知青忘不了大夏天在大太阳底下除草施肥和磅豆子地,无遮无掩,大汗淋漓,直晒得头晕脑胀,再就是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喷洒农药粉,不光热的要命,而且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实际上还有中毒的危险。当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现在明白了,讲健康养生和环保都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必须是先吃饱了喝足了,才有资格开始啦别的。</div><div> 忙了一年,该歇歇了吧,不行。到了冬天更忙了,出河工,战严寒,挖猪圈积肥,住的屋里没有取暖的火炉,也没有地方去洗澡,讲卫生和文明也都是有条件的,而且还没完没了的大干快上,深翻土地治理盐碱。有一次,好像为了庆祝点什么事,王坚和王福善同屋四人商量,过一个有意义的夜晚,估计半夜12点多,他们四人到地里去运土,来回拉了20几车,都没有手表,也不知干了多长时间(本打算干到天亮),天老是不亮,也没人看见和表扬,回去又睡了不知多长时间天才亮的。</div><div> 干农活体力累点苦点,但在那个年月,我们精神生活很丰富,由于年轻人多,又都是高中生,家庭背景有的很强势,文体活动搞的有声有色。以郭学军·王新强和龚立远等为首的刘马知青篮球队水平很高,经常代表县里出去比赛。王福善和有名的银嗓子周继英在公社礼堂合作演出过一场吕剧《都愿意》,他们俩分别演男女主角,对唱比较多,周继英的演唱是专业水平,有名的旦角,她一张嘴震惊全场。她是真会唱,也真会演,后来在宣传队和王杰队长搭档演了很长时间,也不知现在她在哪儿?一直没见,真心向她问好。还有张维佳唱阿庆嫂也是一绝。</div><div> 除了文体有很多人才,知青队里也有好多能人,我们的带头人领导能力很强的王杰队长;女队长孙建青和孙鸣;老实肯干的女班长王建敏;聊城地区的先进代表马传印;诗人赵永怡;吊儿郎当干电工的郭学军;背着个箱子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王鲁军、李淑华和王丽娜;拖拉机手高延华;经常赶着毛驴车采购的徐志强;食堂高级厨师王新强;试验田的胡会勤、张勇和车秀丽;经常在宿舍门口拿本书看书的孙为群;还有那干起活来有拼命三郎之称的王坚、杨奎义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细表)。 </div><div> 另外还有以王坚和孙建青、刘德波为主参加主办的刘马知青期刊“风华正茂”,也算一种油印小报,大部分是王坚手刻钢板,期刊内容很丰富,除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正之风,还经常发表大家写的诗歌、小故事,讲解科学种田的方法和普及农业常识,对加强知青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div><div>&nbsp; 当地的科学种田能手刘世文,还有每天都和我们在一起干活老实憨厚的“老队长”,也包括住在村里给予我们知青无微不至照顾的老房东,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影响。</div><div>&nbsp; 我们到刘马后,公社在知青队成立了基干民兵连,给我们每人配备了崭新的六九式半自动步枪,我们多次专门带枪到公社去参加基干民兵军事技能训练,投弹射击水平都很高,没事在家就进行拆枪分解练习,有任务就全副武装的到公社大街去炫耀一番,也威武的很,有一次春节放假回来,有的同学带回来了子弹,在宿舍后面的篮球场打砖,离着100多米一枪就把砖打碎了,年轻气盛不知害怕,要是子弹打飞了呢?当时枪就在宿舍里随便放,也不怕丢了,也没丢过,可见当时的社会治安是非常好的,放在现在,不可想象。</div><div>&nbsp; 下乡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食堂蒸大包子,很多男同学都能接连吃8、9个包子。有一次,王坚去打饭,有人故意把他关到了门外,一气之下,站在门外连着干吃了6个大玉米窝窝头。还记得以孙传敬为首的4个人,穿着4种不同颜色的T桖衫,在大队部的大街上并排着风趣的行走,出尽了风头,别说也给沉寂的刘马村和知青队带来了一股春风和兴奋点,类似这样大城市与比较落后的农村在着装风俗方面相互碰撞的故事还很多。</div><div> 当然也有人偶尔到地里偷吃点瓜果梨枣,也出过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安全事故,这么多下乡知青汇集到一起,又都是18岁左右刚踏入社会的小青年,出点小问题都算正常,但整个知青队相互爱护和关心,相互进步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还是很高的,风气还算很正的。</div><div>&nbsp;&nbsp;&nbsp; 说到这里还得感谢我们所有的带队老师,郭庆忠老师就是代表之一,也是最早领着我们先到刘马的,实际上郭老师也就比我们大10岁左右,工作协调能力和领导水平非常高,我们初到刘马,可以说是一个什么也不懂得小孩,郭老师可以说既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又是我们生活上的家长,生活用品,吃喝啦撒,物资保障,精神需求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他操办,他关心和爱护每一个知青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定期走访知青家庭,协调各方面关系,为我们在刘马大队愉快的渡过知青岁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我们在刘马大队学到了在城市里永远学不到的知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里绝不是一句空话,首先他们宽容和热情的接纳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和谐安定的家,是他们教我们如何做饭,如何挑水,手把手的教我们干农活,怎样科学种田,怎样种棉花。他们非常关心和照顾我们这些外地人,有的同学病了,房东就会把家里唯一值钱的鸡蛋拿出来给他们吃,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我们这些所谓大城市来的每位知识青年都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这都得感谢刘马大队所有的领导和村民,谢谢每位刘马人!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是,现在还是刘马人。</div><div>&nbsp;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一定会回忆起我们在“刘马”的那个特殊年代,会想起我们那一百多位下乡知青战友和带队老师那熟悉的面孔,名字忘了也没关系,只要你记住那段友情和经历,记住吃饭的食堂也行,毕竟我们走出刘马大队四十多年了。</div><div>&nbsp; 凡经历过知青生活的人们,无论是多么健忘,也难忘那段岁月,那种苦难,这苦难是逝去的青春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毕竟沉积着曾照亮我们青春的最珍贵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如果说,我们对那个特殊的年代荒废了学业至今感到惋惜的话,那么相信对这宝贵的乡友之情,同窗之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iv><div>此时此刻,我们更怀念先走了的那些同我们在一口锅里吃过饭的老战友,向他(她)们致敬!</div><div>&nbsp; 年代久远,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写的肯定不准确,请各位知青同学原谅,看个大概就行了,也算对在我们刘马的那段经历留个记忆吧!真心祝愿老师和战友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div><div><br></div><div> ~~~ 王福善撰文</div><h3> 在此感谢王福善提供的文章和部分照片,谢谢孙建青(知青副队长)、张新提供的部分照片(张新提供的照片里有几张不知道是谁,所以没注姓名,如有知道的可告知)。有一部分照片是我以前保存的,有一部分是从《知青》书上翻拍的。</h3><div> </div><h3><br></h3> <h3>济南市举行欢送上山下乡知青的场景</h3> <h3>下乡前在干休所桥头合影</h3> <h3>左起吴宁建、王建民、胡会勤、孙建青、王永宁、高建軍</h3> <h3>国棉一厂的子弟和子女</h3> <h3>下排左起王永宁、王福善,上左起王坚、杨奎义</h3> <h3><font color="#010101">左起胡会勤和孙建青</font></h3> <h3>左起杨奎义和褚建国</h3> <h3>叶宝红和钟莉</h3> <h3>知青合影</h3> <h3>李淑华</h3> <h3>杨奎义和王福善</h3> <h3>左张维佳,右洛卫建</h3> <h3><font color="#010101">左起王永宁、王福善、王鲁軍</font></h3> <h3>左起赵永怡、王丽娜、叶宝红</h3> <h3>张新和王福善</h3> <h3><font color="#010101">左起洛卫建、胡会勤、宋卫红</font></h3> <h3>上面合影左起王建敏、祝桂兰、钟利、胡会勤</h3><h3>下面合影下排左起钟利、胡会勤,上排左起王建敏、祝桂兰、褚俊青</h3> <h3>王丽娜、胡会勤</h3> <h3>左起王丽娜和李淑华,我们知青队的赤脚医生。</h3> <h3>张新和仇东岳</h3> <h3>左起王永利、张新、石强</h3> <h3>张新和仇东岳</h3> <h3>张新</h3> <h3>张新</h3> <h3>在打井工地现场</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打井工地上</font></h3> <h3>左起胡会勤、孙建青、老队长、车秀丽在查看麦穗的生长状况。</h3> <h3>农民技术员讲授棉花生长过程中的知识</h3> <h3>孙建青和胡会勤在试验田</h3> <h3><font color="#010101">胡会勤、车秀丽在实验田</font></h3> <h3>左谭雪丽、右张勇,后面是技术员在试验田。</h3> <h3>左车秀丽右谭雪丽在试验田</h3> <h3><font color="#010101">听农民专家讲有关小麦生长的知识</font></h3> <h3>小麦估产</h3> <h3>操练</h3> <h3>操练</h3> <h3>英姿飒爽</h3> <h3>拼刺示范</h3> <h3>学耕地</h3> <h3><font color="#010101">边劳动边训练</font></h3> <h3>知青们在锄地</h3> <h3>盖新家 于远建(上)鲍俊杰(下)</h3> <h3><font color="#010101">劳动归来</font></h3> <h3>住房西头的黑板报特吸引知青们</h3> <h3>知青在修理机器</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起学习</font></h3> <h3>大步向前 </h3><h3>左起王海波 、鲍俊杰、王云庆</h3> <h3>迎青桥合影</h3> <h3>上排左起张勇、宋卫红、王建敏、胡会勤、孙建青、丁爱玲、王老师、刘云</h3><h3>下排左起马传印、可庆德、高延华、带队老师、马队长、孙鸣、王坚、王永利、孙为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