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修”优化 中学物理新教师苏碧树导师组第二次研修活动

JOKY

<h3>导语:2017年11月16日,龙海市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苏碧树老师带教8位新教师,前往浮宫中学开展第二次研修活动。</h3> <h3>  浮宫中学领导重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研修活动得到了浮宫中学校长江龙生、教研室主任郭德志、物理教研组长林志明等老师的大力支持。</h3> <h3>  公开课由何茹滨老师执教,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1-1第四章第2节《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紧接着进行集体研课。本次研讨,苏老师结合课例,重点分析"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互动"和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等内容。</h3> <h3>  本节课,何茹滨老师以自制教具手摇发电手电筒作为导入,方法新颖独特。首先,基于文科学习特点,以简单电路的对比,进行新物理量感应电动势的讲解。第二部分学生探究实验,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对仪器的作用提高认识,启发学生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教学环节上,创新性的设计了更换实验器材挑战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练习。对比数据,挖掘学生学习中潜意识的矛盾点,实现知识重建,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随后紧跟练习进行知识反馈,并在知识小结后,进行思维拓展,得出第二个感应电动势的公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课堂内容更加饱满。</h3> <h3>  在课后的研课环节中,小组全体成员在导师苏碧树的组织下,在浮宫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林志明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点评。</h3><h3> 何茹滨老师先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备课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以及教学设计的原由。</h3><h3> 老师们提出了本节课的亮点:</h3><h3> 一、导入采用自制教具,符合本节课知识背景,甚是新颖,比传统的成型教具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3><h3> 二、学生探究实验的分层设计,符合文科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设置的问题能在适时的节点抛出,为学生获取准确的知识点扫除障碍。</h3><h3> 三、教师教态亲切活泼,板书规整,教学组织活动灵活,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实验操作问题引导及时,体现了何茹滨老师的教学智慧。练习强化学科知识运用,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计算。</h3><h3> <br /></h3> <h3>  通过这节课,也引发了全组成员对日常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的讲解比例系数K=1进行了教学经验讨论与分享。</h3><h3> 导师苏碧树老师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对本节中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性点评及启发:</h3><h3>一、 老师的"教"</h3><h3> 1.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通过实验突破难点,核心知识点基本达成,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时间。</h3><h3> 2.五个时间段(导入,概念或规律的教学,例题,拓展,师生互动)的分配有不合理之处。</h3><h3> 3.教学语言用语规范:急缓相间,错落有致,学生听着舒服;科学术语应用准确,设置的问题指向明确。</h3><h3> 4.讲解与训练的密度合适,层次清楚,难易度合理。</h3><h3> 5.课件内容展示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h3><h3> 6.板书设计的复习功能没能很好体现,字迹要适宜大小,需出现相关关键词。</h3><h3>二、 学生的"学"</h3><h3> 1.学生思考、自主练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时间充足,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h3><h3> 2.学生的多感官被有效调动,积极参与。</h3><h3> 3.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老师生成性的教学智慧有很好的表现。</h3><h3> 4.如何激发学生质疑,有待加强。</h3> <h3>  三、 师生互动<br /></h3><h3> 1.师生互动可以是亲自指导,也可以是眼光的投射关注。</h3><h3> 2.要加强生生互动,对其它同学的评价也是课堂的一种训练方式。</h3><h3> 3.互动频率高、学生回答正确率较高,避免了一问一答、集体回答的毛病。</h3><h3> 4.探究形式并非只有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引入对未知问题的思考便可以探究。新课练习不能喧宾夺主,适宜的问题便可以检验学习效果。</h3><h3> <br /></h3> <h3>  最后,苏老师又组织新教师"修""如何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为学生量身定制),从四个方面解读:</h3><h3> 一、优化教学资源;</h3><h3> 二、优化"学生资源";</h3><h3> 三、优化立体交流的途径;</h3><h3> 四、优化物理习题教学。</h3><h3><br /></h3> <h3>  本次研修活动,提供了教学设计把握轻重的依据及优化方向,&quot;研&quot;&quot;修&quot;环节紧凑,研课与专题(修)互为渗透,引发了新教师的重新思考:如何高效地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对新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h3> <h3>  2017年新教师中学物理苏碧树导师组研修活动第二期。</h3><h3>撰稿:吴君</h3><h3>审稿:苏碧树</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7年11月16日</h3><h3> <br /></h3>

教学

学生

老师

苏碧树

研修

教师

互动

师生

探究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