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自上次老师带孩子们在户外进行了探索《有趣的沙子》活动之后,孩子们对玩沙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沙地里玩起来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干沙和湿沙的不同特性,同时体验探索活动地快乐,并且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h3><div> 来到沙池旁,兴奋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的下去玩,我借机用工具端起一盘沙子向孩子们提出我的问题:我们沙池的沙子是干的还是湿的?孩子们的小手摸着细细的沙子异口同声地回答:“干的!”</div> <h3> “都是干干的,那如何把干沙变成湿沙呢?”我继续问。</h3><div> 赵润泽不加思索的说:给它浇浇水,就像和泥巴一样,我在老家经常玩泥巴。</div><div> 说干就干,赵润泽和王一诺用小水盆提来了水,几个小朋友一起动手,把水倒进沙子里,然后我帮忙用铲子搅拌均匀,干沙成功变成了湿沙。</div> <h3> “那干沙和湿沙有什么不同呢?哪个更好玩一些?”我再次向孩子们抛出问题,这下可把孩子们难住了,好大一会没有声音。</h3><h3> 我启发他们:“那你们把干沙和湿沙分别攥在手里,看看能不能攥住?”说完,孩子们把沙子攥在手里,开始不停尝试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老师,干沙攥不住,湿沙能攥住!”左宇诺边说边向我演示,其他的小朋友也随声附和表示赞同。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用准确的语言告诉你们干沙具有流动性,湿沙具有不流动性。</h3><div><br></div><h1><b>干沙的流动性</b></h1> <h1><b>湿沙的不流动性</b></h1> <h3>“我们比赛一起玩团球游戏好不好?”孩子们一听玩游戏兴奋极了!我说明了游戏规则:将孩子们分为两队,一队为干沙队,另一队为湿沙队。最先用沙子团出球的队为获胜方。听我说完,孩子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比赛。最终湿沙队的孩子们获胜,团出一个大球,干沙队的孩子们撅起了小嘴,有些失望。“老师,不能怪我们,这沙子太干了,根本团不成球!”聂俊熙不满的跟我说。我摸摸他的头告诉孩子们:“你说得对,干沙是团不成球的,这就是干沙和湿沙的另一个不同特性,干沙具有不可塑性,湿沙具有可塑性。”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h3><h3><br></h3><h1><b>干沙的不可塑性</b></h1> <h1><b>湿沙的可塑性</b></h1> <h3>为了让孩子们对干沙和湿沙的是否可塑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带孩子们又做了以下对比实验游戏:</h3> <h3> 通过这个对比实验,孩子们很清晰明白的看出了干沙的不可塑性和湿沙的可塑性。</h3><div> 活动的最后,孩子依旧意犹未尽,拿来小铲子小汽车快乐的玩起来。看着孩子们玩得如此认真,我心里暖暖的。</div> <h3>回到教室,我们又进行了活动的延伸,带孩子们认识了美丽的沙雕艺术,孩子们纷纷被沙雕艺术所震撼!</h3> <h3>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下次要让宝贝们尝试自己做沙雕哦!</h3><h3><br></h3><h1><b>我的感悟</b>:</h1><div> “一水一乐园,一沙一世界”,在成年人眼里平平常常的沙子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可以带给他们幸福的乐园,是属于他们的一个快乐世界。玩沙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使孩子玩得愉快,感到快乐,而且还能让孩子自主地尝试和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干沙和湿沙的不同特性,丰富认知以及发挥他们特有的创造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