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b></h3><div><b> </b></div><div><b>对于张爱玲我原是不喜欢的。那时透过她的小说,觉得她是几近孤绝的人。 尤其是看过那张:穿着旧色缺却华丽的旗袍,昂这高贵的投,孤傲又默然地看着凡尘往来,那么不屑,那么的无关悲喜。便越加深知不能 亲近之。</b></div><div><b> </b></div><div><b>真正对他熟悉是在小说《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这段话不知多少人为之痛哭“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多少的唏嘘,多少的过往,多少的沉淀,都回去不了。这是爱玲在经历的被谩骂之后的新转折。想来,这部作品已算是她慈悲。还允许世钧和曼桢见面互诉,了结这段情缘。只是前尘往事,走过的岁月谁又能回头。包括她自己,大抵她也想把自己放生吧!</b></div><div><b> </b></div><div><b>最是可叹这样的才情女子,在爱情里义务反顾的执着。胡兰成,这个狂徒浪子。用几盏茶的功夫,让爱玲成为为他低到尘埃里的花。现在细细想来,胡兰成应该是深知爱玲的。他同她签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誓词。许她“同修同住,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的诺言。我宁可是相信这个情窦初开的女子是被骗的。这个登徒子,背信弃义,把爱玲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衣服上的白饭粒。爱玲是悲戚的。情殇之后,她淡淡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被人,我讲只是萎谢了”哀莫大于心死,这如花的年华,这盛世的名望,邂逅着罂粟的爱情,以致后来锁心。错过桑弧,辜负一番青春。清绝如她,冷傲如她。</b></div><div><b> </b></div><div><b>她从不轻易爱一个人,亦不轻易把自己托付给一个人。</b></div><div><b> </b></div><div><b>在她36岁时,她在美国结识了赖雅。这个年过花甲的德国老人。高贵的她,定然不会因为寂寞,轻而易举地将自己交给一个男人。想来,应该是赖雅的智慧、涵养、和丰富的思想打动了她。她愿意再次为这个男人绽放,尽管这个老人已是风烛残年。</b></div><div><b>爱玲是勇敢的。她们在异国他乡,相互依偎,相互取暖。这相濡以沫就的十一年,全是爱玲挑起家庭重担,赖雅也没有给她安稳。她既要为生计奔波,又要照顾赖雅生活(赖雅中风几次几近瘫痪)。但也许她的是是柔软的,想比曾经的胡兰成,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吧!她不曾贪恋着时间靡靡情事,只是为了一个所选的爱人如此坚定决绝的付出。</b></div><div><b> </b></div><div><b>“生命是一袭华美的旗袍,上面爬满蚤子”。</b></div><div><b> </b></div><div><b>爱玲这句成名句,成了她晚年的谶语,晚年到处搬家,为了就是躲避蚤子。这个清高的老人躲世人,躲蚤子,是如此的疲累。最后在一个月圆的日子悄然离去。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卒于1995年9月8日。她是个传奇的女子。在十年洋场中,锣鼓喧天中,月色倾城。又几度沉浮,在月色晦暗时,远去天涯。</b></div><div><b> </b></div><div><b>笙歌归院落,倩影下楼台。在这悲凉的人间剧场,一个人从开场到落幕,是多么的不易。还好岁月慈悲,让她尝尽烟火,让她有一个梨花似雪的玲珑心。</b></div><div><b> </b></div><div><b>你我为之动容,是的她的文笔,她的才思,她的那一瞥的孤影。世间唯有她,庆幸也只有她。爱玲——这是民国烟雨里不曾老去的灵魂。是这红尘浊世的临花照水人!</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