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评岳飞草书前《出师表》的书法艺术</h1> <h3><font color="#010101">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八月初,鄂王岳飞过南阳夜宿武侯祠,他借着灯光,看着武侯祠内的题词,内心五味杂陈,读孔明前后出师二表,不禁潸然泣下,一夜无眠,次日晨,祠内的道士拿来了文房四宝,请鄂王题词,岳飞提笔急书前后出师二表,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岳飞边书边泣,感触良多,这两幅《出师表》先行后草,大气飘逸,挥洒恣肆,如快马入阵,让人不禁联想到岳飞驰聘沙场的英气雄姿,下面贴出《前出师表》。</font></h3> <h3> 小学五年级时,从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里第一次熟悉了岳飞,我印像里岳飞一直是一位精忠报国的神武统帅,民族英雄,真不知鄂王的书法有如此高超的造诣。1994年在重庆上大三,我利用某周末时间坐了整夜火车第一次去了趟成都,其间拜谒了成都的武候祠,映入眼帘的嵌入长廊回壁上的37块刻字石碑,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刻工也非常精良,让人震憾不已,,那时我对书法刚感兴趣,当即在祠内买了一本线装版《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至今二十余年,时研读揣摩临写。</h3> <h3> 岳飞书前表最初不到一百字,以行楷书之,稳重健朴,字体大小,笔划粗细均称,写着写着不觉何时变为行草,狂草。似能感受到书者的情绪变化,初时隐约如闻山雨欲来,雨落从远而近,由微至豪,自缓到急,直至万钧之力蓄势待发,一瞬之间倾排下来,淋漓酣畅,豪放而不失规矩。字体大小错落,笔划粗细相间,连笔甚多,或有并排两字,如亲贤臣的“贤臣”,奖帅三军的“帅三”。后面间或狂草行草,一气呵成到文尾。整体速度极急,行气有不可稍停顿之势。一蘸墨后落笔淋漓丰润,但因行笔极速,常现飞白,每写至墨焦而止。由润至焦,由盈至瘦,仿若西方音乐的节奏,大体重复而每小节变化万千。整体形象一致而有雷霆万钧之势,但每字一点一划并未被忽略,字字有力,字字运笔缓急有序,字字结构严谨绝不失其独立性。每字有其独一形象,但又互相呼应,整体配合。布局有如水墨山水画,画面上有相生相让的境界。饶富画趣,有主次,有虚实的对比,墨彩浓淡枯湿有致。试举几个形象活灵活现的字。先帝的“帝”字写成草书时,形象俨如帝皇坐朝的威严。“深入不毛”四字,极形象化,真的如到了荒涼之地。字型特细,笔划特幼。行笔到最后“先帝遗诏”开始,笔划突然变粗,中锋圆浑,字字着力,似心情也要收敛,直至落款收笔。</h3><div><br></div> <h3> 自王右军《兰亭序》若干不同的笔法的“之”始,书法者都会注意行文中同字的不同笔法处理,《前出师表》正文重复的字很多,如之、帝、臣、也等等,岳飞处理得非常好,同字几无相同。特别提一下“帝”字,正文共有13个帝字,或行或草,或大或小,中竖或短或长,无一雷同,每一个帝字都特耐看,让我反复揣摩细析。随意贴中其中的9个:</h3> <h3> 对字与字的连接,岳武穆处理也相当好,如晓畅军事的“畅军”两字连接,临表涕泣的“涕泣”两字连接,当奖帅三军的“当奖”非常自然流畅。这样例子不胜枚举。评论一幅当代书法行草作品,往往要看作者整篇作品的气是不是贯通的,如果单字写得不错,但整篇字妆如算子,那自然不是好作品。“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在前表中也充分体现,全篇疏密相间,当代书家创作要达到这样效果,往往刻意为之,提前布局,岳飞完全是性情所致,笔随意转,在短短的小半日时间内,急书两表,共1500多字!笔者今夏临了遍前表,花了三天时间。前表凡752字,岳飞书写遗漏两字,一个是论其刑赏的“刑”字,一个是躬耕于南阳的“于”字 。但无一错字,无一涂改处。全篇这么多字,奋笔疾书,一气哈成,只有这样低的差错率,是非常非常难得。说明岳飞一是对出于自幼对诸葛亮的景仰,《出师表》早已烂记于心,二是平时要求很严谨,写文章,做事,带兵打仗,都是一贯的 ,一脉相成。</h3><h3> 法度是草书的生命,草书的源头是东汉的张芝,到唐代颠张醉素又掀高潮,虽为狂草,字字有法。恕笔者学浅,当代一些顶着大堆名称光环的名家,读他们的草书大作,我只能靠猜和注释。甚至格律平仄全无,还自作诗词自书挂展!读岳飞书前表,无一拙字,无一字逾法,但不失激情张扬。武穆王严谨的师法精神是学书者应执守继承的优良传统。</h3> <h3><font color="#010101"> 遗憾的是岳飞原作真迹已佚,前面贴出网上找的我认为最好的也不甚理想,远不能体现原作风貌,看下文首贴图与我收藏线装字帖对比就已经差距很大了。截至道光、咸丰年间,岳飞墨迹仿本尚在社会上流传,真迹有人珍藏</font></h3> <h3>不轻易示人,晚清人袁保恒(袁世凯之父)曾见过岳飞书出师表真迹,他评价:“其挥洒纵横,又如快马入阵”,“英风浩气,轶群绝伦,非忠武天人不能为”。可以想像真迹得多风采逼人!</h3> <h3> 我认为岳飞的草书出师二表有极高的书法成就,世人皆知岳飞是武将名帅,很少有人对武穆的书法作品,书法水平进行研究 ,岳飞传世书法作品极少,早期还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岳飞书出师二表目前只有碑刻版本,原作不知所终。文天祥在评价岳飞书法成就时所说:“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即后世,亦谁能及之”;清雍正时重臣、大学士蒋廷锡在评价岳飞书法成就时亦指出:”岳忠武书,如天马行空不著羁勒,……不禁叹为神品”;清重臣彭玉麟在评价岳飞的书法特点时所说:“笔势纵横,飞若惊鸿,矫荐游龙”。岳飞的孙子岳珂说他爷爷书法师承苏体,即研习大学士苏东坡的书体,这是有可能是北宋三苏名气太大,尤其东坡的文章书法更为世人传诵学习,但岳飞在武侯祠书的出师二表所体现的书法气势造诣,已自成一家,浑圆成熟。</h3> <h3> 在网上搜下对岳飞书法评论,随机撷取三个网友的:</h3><div> 《出师表》书法我觉得不亚于苏黄米蔡,至于满江红,也非等闲,岳飞成天打仗,是怎么做到的,他不是像苏东坡,出自官宦,又有名师,而且常年带兵,几乎成了一家。</div><div> 首先,是宋朝的文化使然,宋朝的时候,作诗就像今天唱OK一样,不一定是专业班子才行;其次,聪明的人干什么都来得快;最后,岳飞起点不高,但是人家是有名师(周桐)教的。</div><div> 受教育的多了去了,但岳飞的书法我认为不亚于苏轼米芾,这都是书法大家呀!出师表的功底不是一两天就达到。</div> <h3> 最后交代一下写作背景,绍兴八年是1138年,其时武穆王35岁,四年后岳飞即在风波亭蒙冤致死,岳飞在后表之后的跋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拽,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亭,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绍兴初年,金兵侵占信阳,唐州、随州、郢州、襄阳之后,妄图顺流而下,直逼南宋首府。高宗着急了,忙让岳飞进兵抗敌。岳飞挥师渡江,船到江心,他高声对将士们说:“飞不擒贼,再不过江!”大军渡过江来,很快收复郢州,随州、襄阳、邓州等地。但孔明要兴复汉室,岳飞要恢复中原,又都是外有强敌、内有掣肘,可以说这两件事都是基本无法实现的。孔明一片执着,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岳飞正在办的也是同样悲剧的事情,产生共鸣,心有戚戚,自然要泣然泪下了。 岳飞过南阳访武侯祠,离诸葛亮北伐曹魏,上奏刘禅前出师表的225年已有913年,到今日2017年是879年,相隔都900年左右,夜读二位前贤的心力之作,笔者也不禁潸然!</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pqxon19"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临岳飞草书《前出师表》</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unueh81"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我爱扇面</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s45mnck"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又到九月九</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npvsssj"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漫步南京鬼脸城</a></h3> <h5><font color="#010101">作者简介:苏重,原名李中伟,笔名苏重(chong)、苏千里、得一堂主人。毕业于重庆大学,幼即敏于历史、自然、文学等人文艺术,中学始自学书法,广猎音乐,舞蹈等。现徐州作家协会会员,徐州书法家会员,供职徐州一家上市企业,虽学理工,尤好文艺,大学时在《重庆日报》发表处女作品,间或在《彭城晚报》、《都市晨报》等发表十多篇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是“心中有一团火要燃烧”。</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