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每天忙着思考,思考让孩子玩什么?怎么玩?思考如何创设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投放适宜的材料?思考安排怎么样的活动让孩子获得发展?这些思考让我们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不自觉地忽略了孩子的声音。</h3> <h3>11月14日,我园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展开了讨论。</h3> <h3>我园赵倩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自我观念的分享</h3> <h3>分享活动有声有色,不时激起老师们的好奇心</h3> <h3>以前,我们总是想让孩子走进游戏里,今天我们尝试走进孩子的游戏。我们在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不一样的孩子。</h3> <h3>同样,老师们也探讨了自己的一些困惑。</h3> <h3>通过老师们的交流研讨,对"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感悟颇深: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生活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h3> <h3>最后,教师们分别就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生动的总结,要学会放手与引导协调统一,一定要相信幼儿有自己发展的可能,教师更多的时候要静静地观察与等待,而非过多的干预与指导。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幼儿,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有主见,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也会看到不一样的老师,她们是孩子的欣赏者,是合作者,是引导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