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金字塔、木乃伊、尼罗河、死海、耶路撒冷,这些曾在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中了解并令我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要走近他们。10月27日搭乘埃航 MS956飞机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埃及</h3><div><br></div><div>埃及国家博物馆建于1858年,馆藏文物十万余件。所有文物最远出自三千年前。每件文物都会让人惊叹不已。我问埃及导游,这些文物确实是出自那个年代的吗?茫茫荒漠里,三千多年前的人们匠心独具,是如何创作这些旷世珍品巨作?石雕饰金的棺椁,法老的木乃伊,国王的雕像......他们像是远古穿越到现代的使者,静静的接待着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人们。展厅中感叹声不绝于耳。</div> <h3>金饰雕塑被誉为镇馆之宝<br></h3> <h3>这是卡拉泰普和内夫莱特的雕像,眼睛是紫水晶做的,看上去活灵活现。<br></h3> <h3>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为了沿袭统治均制成木乃伊。</h3> <h3>这是卡夫拉法老的石雕像。普遍认为是狮身人面像的真身,这座雕像被发现于金字塔下的卡夫拉河谷神庙中,它代表着绝对的权利和埃及雕刻技艺的巅峰,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件完美的石雕。</h3> <h3>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穿过的"拖鞋",现代人脚上的拖鞋也不过如此。</h3> <h3>花五十埃镑约人民币20元买了允许拍照的票,每件文物都值得拍下来。参观过中国很多博物馆,为自己国家古老的文明骄傲。可如果以同样的年代画一条线,中国这端是炎帝黄帝,是石器时代,是石杵、石斧、石锄、石犁;另一端是法老国王,是巨型石块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雕像,是金、银、铜用品、艺术品的深加工。长久注视着几千岁的人类始祖,想象着埃及先人怎样的聪明才智,那一双双结满厚茧而又无比灵巧的手,为几千年后的人类留下空前绝后的杰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令人向往的古埃及金字塔<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记得中学历史书见曾经对古埃及金字塔有过神一般的描述,而现在我居然站在这神秘的的沙漠上仰望高高的金字塔,陡然而升的是对四千七百年前人类创造的奇迹由衷的惊叹!</h3> <h3>我认为当今的科学技术下,动用大型工程机械挪动、堆砌如此大的巨石也是一件庞大的工程。我甚至质疑,用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智慧能否解释的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h3> <h3>不管教科书上如是说,还是走近北非埃及仰望金字塔,或是带着疑惑、好奇查阅资料,金字塔的修建在我心底一直是个谜。胡夫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小到两顿大到一百吨的巨石的开凿、运输、科学准确的堆砌......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太多了。如今埃及胡夫金字塔已经在沙漠中矗立了4000多年,经历漫长历史沿革和地质变化,本身就是一大奇迹。所以,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h3> <h3>金字塔,经过四千七百年沙漠风暴的洗礼,巍巍的,静静的在撒哈拉沙漠上矗立着,接受全人类的膜拜,诉说自己的辉煌和骄傲。<br></h3> <h3>距金字塔群不远处是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虽然早已"面目全非"(据说是被异教占领者损毁的),但壮硕的体态不失威猛。它已安卧在沙漠中三千多年。但愿它永远守护埃及的安宁。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据他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狮身人面像这座纪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阳神啦。我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崇敬、仰慕和使命感,让这位埃及人有着如此冲动、毅力和想象力,组织建造这件庞大作品。</h3> <h3>狮身人面像前方的广场摆放了很多座椅,落日后的夜晚,坐在这里可以观看金字塔灯光秀。旅游产业促进了人们对世界和历史的了解,同时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成为了旅游产业取悦于大众的工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之称的卢克索、卡内科神庙穿行<br></h3><h3><br></h3><h3>有这样一个城市,当现在的大多数国都还未有人迹时,它已完成了国都的使命;有这样一座城市,被分成两部分,一半给生者,另一半给死者。这就是底比斯,荷马笔下的"百门之都",现在的卢克索。横跨尼罗河两岸,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有着皇宫和神庙,著名的就是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br></h3> <h3>在众多柱厅中,最大的一座面积达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圆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柱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据说是已发现世界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浮雕和彩画和铭文。这些辉煌的神殿建筑群遗址,让我对这个片土地上几千年来发生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r></h3> <h3>至高无上的太阳神。历经几千年,施虐的尼罗河水常常把这里淹没。神像尽管有些残缺,但依然不失威严。</h3> <h3>3900多年前,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能将几百公里外的巨石搬运到这里,搭建起宏大的富于想象力的神庙。巨型石柱、狮身公羊石像等古迹,气势宏伟,令人震撼。<br></h3> <h3>据介绍,电影《尼罗上的河惨案》一处外景地就在此柱拍摄,据说拍摄中过程中一块巨石掉落,剧组一名女演员殒命神殿。</h3> <h3>至少8个人才能合围的圆柱<br></h3> <h3>古埃及方尖碑,是崇拜太阳神的建筑物,也是王权的象征。卢克索神庙入口的两个方尖碑的另一尊,已于1829年由埃及总督送给了法国国王,现矗立法国巴黎协和广场。</h3> <h3>坐落在卢克索北部尼罗河畔的卡纳克神庙,一座恢弘的建筑,更是一座艺术殿堂。河水泛滥等自然力让宏大的神殿完整性遭到破坏,即便如此,那所剩巨型石柱任意一根,众多雕像的任意一尊,都令人叹为观止,身临其境,仿佛时空般穿越。<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尼罗河 世界最长的河流</h3><div> </div><div>南北流经非洲大陆东北部,贯穿非洲七国和埃及全境的尼罗河,蜿蜒曲折流淌了千万年,孕育了古埃及,见证了埃及惊人骇世的文明史。</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游弋在尼罗河上的帆船。</span><br></h1> <h3>湛蓝的河水,流淌的故事。照片中游轮所在地就是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故事里那艘游轮出发的地方。</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尼罗河夜色<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丽的红海<br></h3><h3><br></h3><h3>湛蓝的海底浮现各种珊瑚,各种海洋生物清晰可见,红海的美丽真是名不虚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br></h3><h3><br></h3><h3>地中海沿岸的城市亚历山大,有地中海新娘之称。这尊雕塑讲的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故事。</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亚历山大城地标式的建筑庞贝柱。<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像不像画<br></h3> <h3>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著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于公元前280-278年建成,但因两次地震,1480年沉入海底,现在看到的城堡成了博物馆,是用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的盖特贝城堡。<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蒙塔扎皇家花园是末代国王法鲁克的行宫<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亚历山大图书馆</h3><h3><br></h3><h3>今天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图书馆的旧址上,俯瞰地中海。其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约旦</h3><h3><br></h3><h3>佩特拉古城,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佩特拉古城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遗址多为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岩石,又被称作玫瑰古城。据介绍佩特拉曾是古代阿拉伯部落王国首都,繁荣于公元前 1 世纪,后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夺宝奇兵3之圣战骑兵)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h3> <h3>下车,需要行走几公里(我也不知道有多远,反正挺累)才能走近佩特拉古城。<br></h3> <h3>古代阿拉伯人举行婚礼的地方。<br></h3> <h3>佩特拉在国王亚利达四世的统治下进入全盛时期,城市拥有三万人口,包括抄写员与水利专家,同时建设了水坝、水渠和水池以保护这片土地及其恢弘的建筑。佩特拉古城饮水工程-引水渠,人畜分开取水。体现了古代阿拉伯人的智慧。</h3> <h3>神龛。</h3> <h3>就像美国的羚羊谷。<br></h3> <h3>经过1.5公里狭窄峡谷通道,终于见到了卡兹尼。大地之中的这条狭窄裂缝是通往古城佩特拉的庄严入口。<br></h3> <h3>峡谷尽头豁然开朗,耸立着一座高约40米,宽约30米的依山雕凿的卡兹尼殿堂。卡兹尼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宝藏",神殿里面曾收藏佩特拉历代国王的财宝。<br></h3> <h3>金瓮墓,得名于山墙上瓮状的尖顶饰物。</h3> <h3>这座最初由纳巴泰人(并非罗马人)在2000多年前建造的剧院由山岩开凿而成,其中贯穿了许许多多的岩洞和墓葬。106年罗马人进驻佩特拉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能容纳8500人,363年,剧院因地震受到严重损坏,但它依旧是佩特拉的一处亮点。<br></h3> <h3>岩石的花纹是不是很像丝绸。<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堡山</h3><h3><br></h3><h3>安曼城堡山是阿巴斯·阿蒙王国历史遗址。在公元前13世纪,在现在的安曼周围出现信奉太阳神的阿蒙人部落。公元前11世纪,阿蒙人建立了阿巴斯·阿蒙王国,在城堡山上建立了首都,并称其为"阿蒙",之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安曼。</h3> <h3>城堡山上的城堡遗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安曼的制高点,这里曾是安曼最初的要塞。</h3> <h3>从城堡山看有百年历史的安曼老城。大剧院清晰可见。<br></h3> <h3>安曼老城的大剧院,可容纳6000人。<br></h3> <h3>登上大剧院象阶梯一样的观众座椅。现在仍然有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在这儿搭建舞台。高耸入云的大剧院阶梯,同行伙伴拍的这张照片不错吧?<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死海<br></h3><h3><br></h3><h3>死海位于以色列、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低于海平面422米。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29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112米。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h3> <div>在死海玩漂浮是什么感觉,无法上升也沉不下去,我不慎喝了一口死海海水,其咸的程度超过普通盐的8.6倍,其咸和苦的程度无法言表,没敢再漂浮,因此也没有留下像样的漂浮照片。<br></div> <h3>死海的日落<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以色列</h3><h3><br></h3><h3>对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来说,无比圣洁的耶路撒冷旧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朝圣目的地之一。这里满是神圣的建筑和丰富的文物,是一个真正配得上"活历史"这一赞誉的地方。</h3><h3><br></h3><h3><br></h3> <h3>登上橄榄山看圣城全景,金色的耶路撒冷在阳光下显得神圣而美丽。<br></h3> <h3>圣殿山皇冠上的明珠是镀金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它是耶路撒冷永恒的象征,无疑也是地球上被拍摄次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苦路</h3><h3>是耶稣受难,临去世前背负十字架来到受难地的一条路。苦路为一至十四站,它包括受鞭刑、背上十字架、见到母亲、数次跌倒、及遇难、升天之处等。今天为便于游客辨认,在老城中每站都用阿拉伯数字在圆形金属板上标注。<br></h3> <h3>圣墓所在地,据说耶稣复活前就安葬在这里。每日来朝圣的人络绎不绝,一次只可进两人。其中耶稣苦路十至十四站都在圣墓大教堂里。<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哭墙</h3><h3>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相隔,分左右两个区域,男左女右,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带上传统帽子。犹太人认为这里是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有很多虔诚的教徒都在哭泣着向上帝祷告,或以手抚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h3> <h3>万国教堂位于耶路撒冷东部橄榄山,是耶稣被捕前祷告的地方,得到许多国家资助因而得名。<br></h3> <h3>橄榄山上的圣彼得教堂</h3><h3><br></h3> <h3>教堂内的十字架✝️正好对着圆顶教堂⛪️<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巴哈依花园</h3><h3><br></h3><h3>位于以色列海法,依卡梅尔山而建,共有19层梯田,从山顶到山脚延伸达一公里,垂直高度达225米,最大坡度达63度。从梯田花园上层向下看,海法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巴哈伊花园没有一般宗教陵园的森严肃穆,也没有世俗花园的喧嚣俗艳,再加上依山而建的奇特设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特拉维夫</h3><h3><br></h3><h3>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以色列商业和金融中心。特拉维夫是现代第一个全部是犹太人的城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加利利海</h3><h3><br></h3><h3>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低于海平面21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次于死海)加利利海其实不是海,只是传统上称为海,此湖起到水库的作用。沿岸有一些重要的历史和宗教遗址。</h3> <h3>加利利海坐游船,船方为中国游客到来升起中国国旗。异国他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心潮澎湃,热血沸腾。<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八福教堂</h3><h3><br></h3><h3>位于加利利海之西,是耶稣宣讲登山宝训的地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观约旦河洗礼</h3><h3><br></h3><h3>每年有超过50万游客来到曾经是施洗约翰为耶稣受洗的河流上,他们带着虔诚的心浸在这条神圣的河流上,向上帝献上他们更新的洗礼,或者进行他们的第一次的洗礼仪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戈兰高地</h3><h3><br></h3><h3>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一块狭长上地。向西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向东则是叙利亚境内的平地,四处的房宅一览无余。这里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的路程,南部与约旦相邻,北部一段则与黎巴嫩接壤。</h3> <h3>戈兰高地的本塔尔山,东边可遥望叙利亚。下方是以、叙边境和眼泪谷。眼泪谷是六次中东战争中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的主要战场。</h3> <h3>占领戈兰高地后,以军士兵构筑的防御工事。<br></h3> <h3>十几天埃及、以色列和约旦之旅,时空穿越四五千年,开始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结束于以色列的戈兰高地。</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各国的特色产品</h3><h3><br></h3><h3>用埃及国草纸莎草做的纸,并用各种植物的汁液染上各种颜色后编织成的画~埃及艳后;约旦马赛克做的风铃;还有在埃及品尝的新鲜椰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br></h3><h3>十五天埃及、以色列、约旦之旅,行程跨越近万公里,地跨西亚北非,时空穿越五千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亲临金字塔,拜谒古老的神庙和清真寺,拥抱红海湛蓝的海水;在死海体验高浓度盐海水漂浮,在古城佩特拉里穿行,站在城堡山上看安曼老城;在地中海沿岸走进被古老传说包围着的老城耶路撒冷,直面中东战争曾经的战场戈兰高地。这些曾经走进脑海中的幻像,如今真实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想把这些感慨、感叹、感动写出来,驻留在我的记忆里,并与朋友们分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