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贡院,我的旅行!( 四 )

付杰777

<h3>時间一2017年5月</h3><h3>地点一南京</h3><h3>制作一付杰</h3><h3>文字一付杰</h3><h3>摄影一付杰,老猫</h3><h3>器材一华为麦芒5手机</h3><h3>配乐一《盛世大明》</h3> <h1>今年的5月,2017我来到南京的夫子庙游玩,看到邻近的江南贡院很是吸引我的眼球,带着好奇买了张门票,进去转悠,转悠…</h1><h1>不看不知道呀,真是大彻大悟,园内遗留下的產物,图片,生动感人,一点一滴烙印在我心里,情不自禁拿起手机留下这个永远的记忆,做个最有意义的历史性的美篇…</h1><h1>本篇重点介绍了江南贡院规模之庞大,考官之严厉,考者之艰辛…</h1><h1>我们的先人们真是不容易,为了仕途吃尽了苦头…</h1><h1>再看看现在的高考,天地之差啊…</h1><h1>学子们,还有什么理由,</h1><h1>不努力!不知足!不珍惜!</h1> <h1>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近夫子庙,是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h1> <h1>明代定都南京,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性会试曾在此举行,迁都北京以後,南京为留都,仍按期举行考试。</h1> <h1>明,清初期,南京为江南首府,初建贡院一直沿用,(江南贡院)之名。</h1> <h1>明远楼始建于(1534年)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清朝,道光年间重建,是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明远"是"填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h1><h1>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h1><h1>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h1> <h1>明远楼,楼高三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粱柱交织,四面皆窗,登临四顾,整个江南贡院一目了然。在当时起着号令和指挥全考场的作用,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员警戒,发号施令的地方,由于其他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建筑,在高度上均不准超过明远楼。</h1><h1>明远楼四周为考生应试号舍,共计两万六百四十四间,分为东,西考场。</h1><h1>贡院四周有两层围墙,外面也留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上面布满荆棘,故世人又称贡院为棘围,以防内外的串联作弊。</h1> <h1>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连腿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在长达9个日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都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上厕所,不能说话,只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h1> <h1>号舍充分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因为考生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可参加科举,科考不仅是考核成绩,也是考核考生的人品,考生面前有一个考篮,是考生进考场时带进来的,里面装了一些干粮,考试用具如笔,墨,纸,砚等,但考生带的干粮必须切开,以防考生作弊。</h1> <h1>当时的号舍一律朝南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书写某字号,备置号灯和用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两排号舍之间约四尺宽的长巷,号舍屋顶盖瓦,每间隔一砖墙,每号对面的墙壁上留有小龛,可以放置火炉,以热茶水,长的号舍设有5个粪号,短的号舍设有3个粪号。</h1> <h1>至公堂,明远楼与至公堂之间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开元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鹏程万里,状元及第",这些名词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吉祥如意词语。</h1><h1>至公堂,是指这里是最公正,公平,公开选拨人材,也是原为监临与外帘官聚会办公之地。</h1> <h1>飞虹桥宽6米,长约15米用巨石筑成,两侧的桥栏护板之上,以高浮雕的手法,铭刻出像征"一路连科,青云直上"的吉祥纹饰,其构图之美,刻工之精让人称绝,此桥虽经历了500余年品风风雨雨,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h1><h1>飞虹桥在科举时代有着非常重的作用,它是江南贡院内,外帘的分界点,为防止外帘官员(监考官员)与内帘官员(阅卷官员)相互勾结舞弊,贡院立有严格规定,考试期间任何人员不得逾越"飞虹桥“半步,不仅如何人,就是熟人隔桥打个招呼也不允许。</h1> <h1>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九天七夜。</h1><h1>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h1><h1>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h1><h1>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使是发生火灾和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h1><h3><br></h3> <h1>清代:康熙皇帝亲赴江南贡院所赋诗,他要求人才当义取,不许徇私逐。</h1> <h1>清朝光绪卅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桐等,请朝廷停止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使结束历史使命。从江南贡院落成,一直到晚清废除科举,为国家输送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金陵文化之昌盛。</h1><h1>(历代朝迋发布放榜阁)</h1> <h1>经历八百多年,科考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拨官史的一种考试制度,是古代读书人,通过科考之路,求功名,做朝官,进入仕途的途经。</h1> <h1>科考名次,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h1><h1>真是不容易!</h1> <h1>科考等级分配图,学士通过一关又一关,才能考中各等级考名,一步又一步登科,才能考中进士,第一名状元。</h1> <h1>明,清时期的科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设为三级,乡试考中考生是举人,其中第一被为解元,会试考生考中为贡士,殿试考生考中为进士,第一名状元</h1> <h1>每年科举考试,都是江苏考中人数第一</h1><h1>(全国各省考生排名表)</h1> <h1>赶考学子,以童生考上状元,需要付出干辛万苦,漫长科考升迀之路,经过多少科考,才能园状元梦。</h1> <h1>這是各地护送当地考生的官员食宿的官舍。</h1> <h1>用轿子里抬的考卷,前呼后拥,壮观场面,浩浩荡荡拥送队伍…</h1> <h1>考试过成为举子,再参加由皇帝亲自组织的殿试,考试考中成为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从而获得一官半职,进入上层社会,有用人才。</h1><h1>(图片来源于,江南贡院展馆内)</h1> <h1>伏案疾书,冥思苦索,从容不迫,双眉紧蹙。但科考成名,还可以顺利踏上仕途之路,娶妻发财,可见,"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h1> <h1>多少学子,梦想着有一天能考试成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知道会不会陷入对十年寒窗苦的沉思与感怀…</h1> <h1>读书人,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只能通过科举来博取个人前程,结果是,有的终生不第,穷困潦倒,有的疯疯癫癫,成为人类拉圾,有的竞被舞弊案连累斩首,死不暝目,江南贡院是读书人的鬼门关…</h1> <h1>用老鼠胡须所写的夹带,书写,真是用心良苦,为了功名,高级作弊能手。</h1> <h1>飞鸽传书,当时有一名考生在家里训练一只鸽子,鸽子晚上就飞进考生的号舍,考生把考题写得很小,拴到鸽子腿上带回家里,请了答卷高手,然后让鸽子再送进考场。</h1> <h1>描述,考生在考号中,悲惨环境,真实写照。</h1> <h1>清朝康熙年间,贡院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这件案涉及面广,把部,省一级的官员都卷进来了,案情忽明忽暗,扑朔迷离,轰动一时,原来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受贿出名举人功名,阅卷人通伙作弊,为此江南士子大哗,出于义愤,把考场匾额上的贡院两字,涂写成了卖完,将财神泥像抬到夫子庙里,此事传到皇帝康熙耳里,龙颜大怒,立派大臣火速赴江南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然而此案牵涉到封疆大吏和两江总督,故一拖再拖,两批大臣都未能完成使命,最后还是康熙亲审科举案,才判次两江总督革职听差,科场舞弊人员一律处斩。</h1> <h1>对于贡院那边的所有风吹草动,明朝皇帝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清清楚楚,对本科考结果,他也不怀疑其公正性,因为,他对主考官刘三吾学识的渊博,和人品耿直都是不怀疑,但是,这个刘三吾竞给捅出大娄子,你怎么能一榜贡生全是南方人,而一个北方人也没有呢?要知道,北方人在元朝统治下过几十年,如果处不好关系,很可能使北方人产生一种敌对情绪,那么,北方就不好统治了,但是,刘三吾书呆子,只凭考卷文章取舍,一点不给北方士子照顾几个名额,显然是缺乏战略眼光,没有政治头脑,朱元璋对他不满的是这个,朱元璋将刘三吾召到内廷,内心的这些话,当然不好明说,只是表示希望能将己公布的名单稍作调整,而刘三吾呢,竞发起了书呆子气,绝不肯更改,已发出的录取名单,这倒是朱元璋所始料未及,于是刘三吾被关进了大狱,后发配充军,朱元璋下令对官员和不满士子痛下杀手,二十多名被冤掉头,选了六十名北方人选为贡士,這就是科举中最大的冤案,真是书生气,不问国策,做大明王朝的牺牲品。</h1> <h1>这是考生水路码头,从这里进入江南贡院。</h1> <h1>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的名人,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吳敬梓,袁牧,方苞,林则除,施耐庵,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h1> <h1>南京的秦淮河畔,那里最养眼的是一排排挂着耀眼红灯的花船,那是古时候宦官权贵,风流才子狎妓买春,醉生梦死的场所。然而让人欣慰的是同样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它是一个状元制造工厂,整个清代状元数量的一半多就是从那些分成一格一格的号舍,只能坐一个考生的小考室里走出来的,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的光绪年间,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道风景,不管哪朝哪代,考场都是相对公正的地方,只有它才能有效把住入口,让浊水绕道流向别的地方。</h1> <h1>站在江南贡院前,遐想几干年来科举考试的盛况和利弊,不由得令人怀古思,江南贡院,才子尽显风流本色,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几家欢乐几家愁,寄托了历代读书人的无数祈愿与热望。</h1> <h1>朝堂官员为考取功名学子们,金榜题名。这是朝廷大事,也是天下事,朝廷派差官奔波全国各地,颁分中榜文书。</h1> <h1>从在那考场进行的貌似十分公允的选拨考试中所衍生来贪墨舞弊也经久不衰。作弊这个怪物除了和人的品行有关外,主要足因为考试成功后那一串串利益的诱惑。古代在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打马游街,享尽显赫荣耀,紧接着就是为官作宦,有前途者可以位极人臣,留名青史。但作弊从古到今是高风险动以贴作,一旦东窗事发,当事者会受到严厉处罚的,弄不好人头落地。</h1> <h3><br></h3><h1>图中,林则徐,晚清后期,政治家,思想家,诗人。</h1><h1>嘉庆九年,中举人,十六年中进士,官至一品,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使,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湖,广总督。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救国。</h1> <h3><br></h3><h1>图中,郑板桥,清代大画家,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官位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干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h1><h3><br></h3> <h1><font color="#010101">图中,唐伯虎,中国明代大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16岁秀才考试第一名,29岁又中第一名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遂,性情狂放不羁。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画家,书画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名画留传于世。</font></h1> <h1>图中,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h1> <h1>图中,吴承恩,生于一个由学官,论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也"性敏而多彗,博读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门土,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h1><h1>明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射阳集》《春秋列传序》。</h1> <h1>图中,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书法家。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看到了社会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現实的讽刺手法,晚年完成《儒林外史》长篇小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末能起廷试。</h1> <h1>图中,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h1> <h1>豪门家的学士,有的坐轿,有的骑马,有的带上学童,有的带上仆人。</h1><h1>(图后人,便是家中仆人)</h1> <h1>寒门学子,读书人要想搏取功名富贵,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h1> <h1>寒门学子,十年寒霜苦,平地一声雷,一日做官,鸡犬升天。</h1> <h1>寒门学子,徒步数月,赶考干辛万苦,多少人曾经寄托梦想的地方。</h1><h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h1> <h1>杰,悟語:</h1><h1>天下学子尽在科举路,</h1><h1>酸甜苦乐尽在其中也,</h1><h1>江南贡院,科举兴,</h1><h1>为國求贤,人才旺,</h1><h1>明经取士,登科举,</h1><h1>寒窗苦读,求功名。</h1><h1><br></h1><h1> (喜欢我的作品,請转发哦)</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