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亲母亲与爷爷在一起</h3> <h3>我的父亲和母亲</h3><div> 文/一杆竹</div><div>我父亲和母亲是媒人介绍结的婚,当时母亲只有17岁,父亲比母亲大5岁。这之前,父亲有过一次婚姻,头任妻子和一个儿子在那缺医少药年代因病早逝。父母那时的婚姻都是先结婚后恋爱,感情平淡却真实。偶尔吵嘴,都能以一方的沉默与幽默而化解。我父母都是中等身材,父亲皮肤较黑,国字大脸,饱经风霜,庄稼汉的形象;母亲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在父亲心里是最美的。</div> <h3>(父亲六十年代相)</h3> <h3>(75岁的母亲照)</h3><h3>父亲的童年有着坎坷而痛苦的经历,不到7岁就失去了母亲。我爷爷在土地大革命时期因战负伤,落下残疾,身体瘦弱,无奈将不到2岁的叔叔过继给叔公抚养。父亲与3岁的姑姑跟着爷爷三人相依为命。<br></h3><div> 父亲与爷爷一样,一生勤劳,善良,无私,正直。在我们心里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在百姓的口碑里是个大好人。</div><div>父亲非常好学,常常挑灯夜读,一有空就上有文化人家求教,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空着肚子上学是常事,好不容易上了当时顶顶有名的“西平小学",奈因生活所迫,父亲小学未毕业就跟母舅去了汉口学做生意,也还算有个高小文化。父亲1951年回乡参加土改工作,因父亲工作认真,勤政为民,为政清廉,办事公道,敢于主张正义,解决问题能力强,群众非常拥护。1952年被选举为农民协会主席,成立人民公社和乡镇人民政府后,父亲又先后担任人民公社社长,革委会主任,团县委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和乡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1981年退休,从未利用职权干过一件私事,未安排过一个子女工作。父亲业余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父母房间楼上装着满满几大箱各类书籍,四大古典名著等古典书都看过多遍,我们小时候还听过父亲讲过的不少古典故事。</div><div>父亲常年在外忙于工作,难以顾及家庭。家里家外,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只能由我爷爷,母亲来操持,还要到生产队赚工分,在那缺衣少粮的岁月,那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母亲非常节约,作七个孩子的母亲,衣食缝补,就学教育,易常的不容易。我们七姊妹,三个读完大学,四个高中毕业。我们穿衣服,都是弟弟,妹妹只能穿哥哥姐姐穿小了,穿破了再补好的衣服,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因没钱,也没《布证》(50年代到七十年代,粮食,布匹是定量发证的)买布来添制新衣服,几乎都没有突破过这个规定。有一次,哥哥“退休”下来的一件“洋布"上衣,母亲也在煤油灯下穿针走线进行缝补,可怎么也补不好,补了这里,那里又开了口子,实在没法穿了,才计划给我制件新衣。床上的被单都是母亲用自留地上种的棉花,用木制手工车纺出的棉纱,请“机匠"(织布的工人)织成的纱布,请来染匠(将布染成各种颜色的工人)染成印花布做的,叫印花被。到 过年了,母亲对我说,姐姐是女孩,先给姐姐添件新衣,把姐姐那件穿小了的衣改成男式的给我穿,我能穿新衣过年的梦想又成了泡影。</div><div>母亲遇上我父亲,也是幸运的。父亲热爱工作,也很爱家,父亲虽因工作忙,在家时间少,可幼小的心灵里还是有父亲浓浓的爱。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父亲的回家,因为他回家带回浓浓的父爱,家一下会变得很热闹,很温馨。 </div><div>(作者妻妻子,女儿,女婿92春节与母亲合影)</div> <h3>作者七姊妹2015年留影</h3> <h3>记得有一次父亲回家,买回了一斤难得买到的猪肉,我们七姊妹可乐了:“有肉吃啰,有肉吃啰",晚餐时,母亲将肉切成薄薄的小肉片,煮成汤,每人分一份,分好后,大家都揣去吃了,母亲和我在最后去吃,可只有一碗了,母亲在准备盛汤碗时,少算了一只碗,母亲就只好将自已的一份给了我。<br></h3><div>父亲有着宽广的胸怀,什么事都很理解人,包容人,知轻知重,知好知坏,从不计较人。母亲比父亲少了点大度和感悟。有一次我家种的南瓜,被人偷摘去了,母亲就骂人,可父亲总是笑呵呵的安慰母亲;“这个偷瓜人一定比我们更困难,才来摘我们的瓜,算了吧”。</div><div> 母亲教育我们很严格。小时候,没别的游戏,我们喜欢到稻草堆里捉谜臧。有一次,我同小伙伴去邻舍一个稻草房玩,稻草房的一角有个鸡窝,窝里有两个鸡蛋,我高兴得不得了,飞快的把两鸡蛋拿回家,心想中午可打一个"牙祭”了,对母亲说:“我捡到了两个鸡蛋。"可母亲问明来处后,严厉批评我:“那是别人家的东西,再没有吃也不能乱拿别人的"。要我把鸡蛋放回了原处,并说再在外乱拿别人的东西就砍掉我的手。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上小学三年级起,礼拜天或放假,只要天晴,母亲是必定要我们去砍柴的,在家玩是绝对不行的,做点事可减轻点负担,也是陪养我们爱劳动,不怕苦累的习惯。</div><div>(2012年全家福)</div> <h3>母亲七十四岁生日</h3> <h3>父亲心怀坦荡,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一个陌生的湖北老人为我家送来一把铜壶,价值相当于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母亲问:“凭白无故的不能要你的东西!"那送壶人说:"我姓葛,是湖北通城人,十年前我在沙坪乡打铜(手工制作铜茶壶),因没有全国粮票,两天多没有吃到饭,那天中午在供销社的饭店里,我饿得发晕了,当时有一个人把自已口袋仅有的5斤粮票送给我(一个月28斤定量),才解决了在江西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救了我一命。我激动得忘了问这人的姓名,这人就走了。吃饭过后,问饭店人员才知道那是沙坪乡政府乡长孙定生。这件事虽然过去十多年了,我一直在念着这个大好人,今天我就是特意问着找来你家,报答这份恩情的,表示心意,了却我心愿。"母亲说心意领了,铜壶还是没有收,还留他吃了中饭才走。父亲回来,母亲告诉父亲这件事,父亲早己不记得这件事了。<br></h3><div>还有一次,有个人要父亲帮忙办件什么事,送20个鸡蛋给母亲,母亲将这事告诉父亲,父亲骂了母亲不该收了人家的鸡蛋,把母亲骂哭了,硬是逼着母亲将鸡蛋送了回去,叫母亲告诉那个送鸡蛋的人:违反政策原则的,我也帮不上,也不会帮,政策允许,能帮的,解决问题也是我应该做的,我一定会帮。后来这人的问题是当时政策允许的,父亲很快就帮他解决了。有一次从一个当事人口里知道了一件让他无法忘记,也让我难以忘却的事:这个人姓胡,当时他家人多,生活十分困难,粮食十分紧张,有天晚上他在生产队田里扯了半篮花草回家,准备煮粥给小孩吃,可被巡逻的民兵抓到了,用绳子把他绑了,关在大队部,说要在另天群众会上批斗。他说是我父亲知道后对当时大队革委会说:“他扯点花草吃,不是大事,是因缺粮,如果饿坏了人那才是大事。"有了你父亲这句话我这才被大队放了,免除了一场批斗。</div><div>(1983年全家福)</div> <h3>重建后的老屋</h3> <h3>我们兄弟姐妹都逐渐成人,人多房狭,父母被迫东扯西借,建了八间土砖房。父亲退休正遇农业耕地包产到户,还在供我小弟读大学。而我们又参加了工作,都逐渐象长满了羽毛的小鸟,飞出老窝各奔东西,父亲就成了家里的重体力劳力。我们看着爷爷、父母三位老人忙碌而挥洒汗水的情景,感受着他们相互体恤,怜惜,自己心里也有着一种苦涩的酸疼。我为便于照顾三位老人,1984年要求组织上把我夫妇从外乡调到了本乡工作,我的所有假日,几乎都与父亲一起投到了责任田里,为减轻点父母的负担。我妻子承包的供销社商店我都无暇顾及,而因不能及时进货,完不成任务,不但没有工资,还要承担赔款,有时妻子抱怨,她即要工作,又要带小孩,确实也很辛苦,有时我实在帮不了父母,母亲担心误了农时而急,还会责备我们,妻子很委屈。但看到父母节省食,忙碌而劳累的样子,我和妻子很理解父母的不容易。<br></h3><div>我父亲母亲法纪观念很强。总是教育我们:国家法律,政策不允许的事我们切不能做,政府要求老百姓做的事,我们一定要带头。计划生育,我们兄弟姐妹七个,没有一个违犯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的。到现在年纪大了,体会到独生子女在照顾老人生活的困难时,更加意识到父母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真诚。我们一大家人,从没有一个人出现过违法违纪的情况。</div><div>(2012年母亲与五儿媳在一起)</div> <h3>2008年母亲在修水我家</h3> <h3>2007年母亲摄于老屋重建工地</h3> <h3>2009笔者五兄弟摄于年老屋</h3> <h3>我的父亲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时也风趣的开开玩笑。父亲退休在家,除了承担着耕种的体力劳动,还总是一闲就抢着替母亲干家务,洗衣,煮饭、炒莱、扫地、喂猪,什么都干,总说原来在外工作,没法顾及到家里,认为爷爷,母亲吃了太多的苦,亏欠了他们。现在自已应多干点,弥补着原来对家里照顾的不足。父亲唯一的休闲,还是保持着看书的习惯。父母虽然很辛苦,但老人再不是分多聚少,日子还是乐融融的。</h3><div>1994年,父亲患高血压,出现脑中疯,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在本乡工作的我和妹妹,妹夫闲暇时常回家去照看下父亲,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工作,喂饭穿衣洗澡等照顾的重任还是落在母亲身上。好在母亲心态不错,她除了照顾父亲,还有自己的爱好,陪父亲看看电视,有父亲陪着打打麻将,每逢老人生日,妻子和我是必定回家看望的,在本乡17年从未间断过。我们是多么希望父母相伴着在夕阳下能走得更长更远些。</div> <h3>(2008年母亲与孙儿孙女们)</h3><h3><br></h3><h3> 我们兄妹姐弟都牢记着父母的教诲,努力工作。有五人分别走上了厅、处、科级领导岗位。家境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父母还是常常教育我们,做人要道德,要诚实,要善良;做事要勤劳、要俭朴、要实在,任何时候也不能奢侈浪费。父亲辛苦了一辈子,没能享一天清福.1998年父亲只是看到儿女们都有点小进步,而带着一份心灵安慰的笑容,离我们而去,享年68岁。母亲少了可以交流的人,母亲的孤独就很明显了,看不到了昔日的笑容。2009年,母亲又因眼压高,双目失明,我们在外工作的儿女,只能不定时的回家看望,分担着母亲的生活护理费,由刚好退休的大哥大嫂承担着照顾护理母亲的重任。母亲一直到年老都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政府补助的生活费和亲友看病给的钱都舍不得多花一分,还是积攒着。我们无奈老的自然规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走向快速衰老。母亲于2015年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81岁。</h3> <h3>2008年我与母亲留影于县政府前广场</h3> <h3><font color="#010101">哭悼母亲</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睛天一声劈雷,</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犹撕心肺碎。</span></div><div><font color="#010101">无情秋风摧树,</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落叶飘零如雨。</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病魔残暴七载,</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慈母跨鹤西去。</span></div><div><font color="#010101">五男二女痛泣,</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千呼万唤不回。</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勤劳俭扑一生,</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享年八十有余。</span></div><div><font color="#010101">养育恩重如山,</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胸碑终生铭记。</span></div><div><font color="#010101">2015.9.23.孙彬于老家</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注:母,生于1935.11.初4.殁于2015.8.初5.</font></div> <h3>父亲和母亲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制订了家训“以德为人,以诚待人。”还告诉了我们:人不论贫困或富贵,都要真诚善良;无论顺境或逆境,都要勇敢坚强。我父母一生贫困,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如果说我们都算得上是较为优秀的,这功劳是父母的。我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让我们在物质贫乏的昨天,享有精神上的富有;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都能沿着正道创造自己的幸福。</h3><div><br></div><div><br></div><div>2017.11,15.于修水</div><div><br></div><div>(作者钢笔画一一梅)</div><div><br></div> <h3>(1993年全家福)</h3><h3><br></h3><div><br></div><div>(作者钢笔画一一梅)</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