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生活总是有许多缺憾的,表里如一的人少,而貌合神离的多。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喜欢挥舞着砍刀,美其名曰“自我保护”,实则是在刷低得不能再低的存在感。</h3> <h3> 公交车上,一位中年妇女怒气冲冲,对年迈的父母指指点点,训诫不休。吵了好几站,才明白,原来是父母没有及时接她的电话,让她白等了半个多小时。直到那对老夫妻露出哀求的表情,她声音才小了些,但仍余怒未消。</h3><h3> 她的儿子实在看不下去了,想打圆场,也被他劈头盖脸训了几句。也许是仅有的一点点尊严激怒了那对老夫妻,他们搀扶着提前下了车。而她则对儿子说:“瞧他们那德行,犯了错还有理儿了,说几句就甩脸子,一点教养都没有……”</h3><h3> </h3> <h3>我们往往喜欢拿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殊不知,你的这把戒尺在敲打别人的同时,也常常会伤害自己。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天天都在上演,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去看,结局可能就会迥然不同。有些时候,精致的妆容不是教养,尊重才是最真的教养。</h3> <h3>超市里,一位男士摞胳膊挽袖子,骂骂咧咧。他手里拿着半瓶饮料,指着惊慌失措的老板说:“你说咋整吧,幸好瓶子里是核桃皮,要是玻璃渣子,你吃不了兜着走。”老板躬身陪笑,连连致歉,那个年轻的业务员已经吓得语无伦次。一番讨价还价后,老板才送神一样把他送出了超市,他不忘发挥自己的余威,“要不是我仁慈,你就摊上事了,我是有教养的人,你今天算烧了高香了。”</h3><h3><br></h3><h3>超市老板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如释重负地说:“唉,三天白干喽。”要不是那副深度眼镜,我想,那个男士盛气凌人的眼神能割伤人。</h3> <h3>有时候,你得体的衣着不是品味,宽容才是最大的教养。“得理不饶人”不能证明你有多精明,却恰恰会暴露你的贪婪。你包装后的宽容就是最大的伪善,涂了厚得掉渣的粉,也难以掩盖那丑恶的嘴脸。我想,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披着仁慈的外衣,却干着鸡鸣狗盗之事。</h3> <h3>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你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没有朝夕相对,难有发言权。最真的情感,一定源自柴米油盐,而最纯的教养一定是生于信任,长于尊重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