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以色列~约旦之旅(一):寻访以色列北部圣地足迹

茉莉人生

<h3>以~约之旅共4集:</h3><h3>(一):寻访以色列北部圣地足迹</h3><h3>(二):纵穿约旦南北全境之行踪</h3><h3>(三):探访以色列中部千年古城</h3><h3>(四):走进圣地感受美丽与哀愁</h3><h3><br></h3><h3>怀着对这个世界上几乎浓缩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宗教圣地之敬畏,并经历了期盼五年、计划了三次的漫长旅行等待后,终于有机会探访了这个神秘的国度。又在行前认真看了里昂.尤里斯让人荡气回肠的《出埃及记》、翻阅了西蒙.蒙蒂菲奥里厚重浩瀚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以及他主持的三集BBC《耶路撒冷之圣城由来》的记录片,还包括高晓松的二集以色列专辑等,使得我在旅行途中时时有特别的画面感,对三教圣地的美丽与哀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一次收获颇丰的旅程......</h3><h3>本系列个人图片均为团友和国际友人帮拍,风景图片亦有少部分为团友所摄(大多有标注),特别是团友华工,不仅指导拍摄,而且无私地与团友们分享美片;还有全体可爱的团友们,在张领队和各地导游辛勤努力下,气氛和谐欢快;作为本团最年长的女性,又受到了特别的关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h3> <h3>以色列~约旦行程线路图</h3> <h3><b>一、行程概况</b>  </h3><h3>第一次进入以色列,挑选了为期12天的以约全境跟团游。在特拉维夫起降(上海至特拉维夫直航),一路往北,从以约北部关口入约旦,然后一路南下至红海,再北上从中部死海边再入境以色列,基本囊括了以约大部分景点和领略了以约的大部分地理风貌。</h3> <h3>参观地包括以色列北部的海法、阿克古城、拿撒勒、提比利亚、约旦河、加利利海、萨法德、格兰高地;约旦的杰拉什古城、安曼(车游)、佩特拉、瓦迪拉姆沙漠、红海亚喀巴湾、马德巴、尼波山、死海;以色列中部的马萨达、耶路撒冷、伯利恒、特拉维夫与雅法古城等。</h3> <h3>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扑面而来的清新,瞬间扫除一夜乘机的疲乏</h3> <h3>对于东西只有200~300公里、南北也只有400~500公里(不包括约旦东部)的参观地而言面积并不大,12天的时间想来应该不算短了。然而崎岖的山路和城中经常的堵车浪费了我们不少时间,有些地方只能匆匆而过,未及细细探访,甚为遗憾。特别是集三种信仰于一地的圣城--耶路撒冷,一天半的时间只能浮光掠影。面对着被分割成四个区域的一平方公里老城,我只能默默地说:后会有期啊~~~</h3> <h3>以色列的地理位置</h3> <h3></h3><h3><b>二、以色列概况</b></h3><h3>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地中海的东南方向。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在南边埃拉特有一小片红海海湾(又被称为亚喀巴湾)。</h3> <h3>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土变化(绿色为巴勒斯坦区域)</h3> <h3>1947年,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前面积为27090平方千米,1948~1973年间,以色列在四次阿以战争中控制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80年代以后陆续部分撤出。现实际管辖面积为25740平方千米,包括戈兰高地、约旦河部分地区。内盖夫地区沙漠占一半,达到1.2万平方公里以上。以色列与埃及边界长达220公里,与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有51公里的边界。</h3> <h3><b>三、寻访以色列北部圣地的足迹</b></h3> <h3>以色列导游晓宇为我标识了北部行径的路线图(密密麻麻线路中的蓝色钢笔圈),便于我了解行径方位。各位想自驾的注意了:以色列北部可都是崎岖的山路,不仅对驾驶技术有要求,对坐车的耐受力亦有要求,团友中好几人为此晕车~</h3> <h3><b>1、海法--让我初步了解了以大同为宗旨的巴哈伊宗教</b></h3><h3>我们一下飞机,直接从古本里安机场驱车赴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是加利里省首府、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地中海沿岸的铁路枢纽。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5万。沿途欣赏了海法港、海法大学等市容,主要参观地为巴哈伊花园。</h3> <h3>海法巴哈伊花园全景</h3> <h3>现代版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依卡梅尔山而建,是巴哈伊宗教的第一精神圣地。因其普世的精神价值和建筑风格与设计上独特的文化价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整个花园围绕巴哈伊的创始人巴布的陵寝,建有19级不同高度但完美对称的阶梯花园,从山底至山顶绵延达一公里,垂直高度达225米,最大坡度达63度。在最高处可俯视海法市与地中海美景,蔚为壮观。</h3> <h3>巴布陵寝</h3> <h3>我们进入了巴布的陵寝大殿,令人吃惊的是内部装饰非常之简约(内部不能拍照),我想是诠释了巴哈伊教大同与清廉的宗旨~</h3> <h3>巴哈伊信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最为年轻,发展得也最快。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只是由一人朗诵巴哈欧拉的作品。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全世界至今只有九座有关巴哈伊的宗教地。据说影视界、商界不少人都信奉巴哈伊教,包括好莱坞许多影星和我国地产大亨潘石屹与夫人张欣等......</h3> <h3>巴哈伊全景(网图)</h3> <h3>从海法市德国区仰望巴哈伊花园(网图)</h3> <h3><b>2、阿克古城--不同时期腥风血雨的画面占满了我的脑海</b></h3><h3>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阿克古城,坐落在地中海东部海岸,距特拉维夫110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最早是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的一个部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也是十字军东征时最后的据点(1104-1291),至今完好保留了该时期的城堡、客栈、教堂等,生动再现了中世纪十字军王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城堡中心是巨大的地下建筑群,厚厚的墙壁、巨大的石柱、拱形交叉的屋顶、精美的石雕都展示出古罗马建筑的成就。城堡里还有土耳其浴室,里面摆放着正在洗土耳其浴的客人模型和搓澡的服务员模型。地下城堡出口处的两层拱券结构楼房,十分漂亮。</h3> <h3>行走在阿克古城,不仅让我了解了远古的罗马与十字军时代的历史,更让我体会了二十世纪中叶以色列人为复国付出的鲜血与生命。在里昂.尤里斯的《出埃及记》中那场惊心动魄的劫狱就发生在阿克古城的浴室里,让人唏嘘不已......</h3> <h3><b>3、拿撒勒--因圣母玛丽亚圣灵感孕而闻名于世的小镇</b></h3><h3>相传拿撒勒是约瑟和圣母玛利亚的故乡。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但也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一是耶稣降生后在这里长大,并生活了30年;二是根据以赛亚书称救世主弥赛亚为“枝子”,意思是基督是从大卫的父亲耶西所发出的枝条,这枝条在寒微的环境中萌芽成长,而希伯来文“枝子”与“拿撒勒”相似。如今拿撒勒已成为基督教徒的朝圣胜地。</h3> <h3>天主报喜堂</h3><h3></h3> <h3>天主报喜堂是当今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礼拜堂之一,是在同一地点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教堂起初是建在玛丽亚的故居上,而希腊东正教的天使报喜大教堂又建在其上......目前的这座建于1966年,但完好保存了十字军时期建筑遗迹,其中的一些壁画颇有观赏价值。</h3> <h3>天使报喜堂教堂主殿,四周的壁画、雕塑、精美绝伦,庄重华丽。</h3> <h3>大厅穹顶</h3> <h3>美篇朋友无欲则刚的这幅全景图不知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喜欢~</h3> <h3>天使报喜堂内一层左侧是玛利亚曾经居住过的遗址,是天使加百利告知玛利亚因灵感而受孕上帝之子的地方。</h3> <h3>周围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的教会捐献的圣母像,富有不同国家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各自对神学思想的诠释。</h3> <h3><b>4、提比利亚--加利利湖畔的一座山城</b></h3><h3>周边有许多关于耶稣的故事,如“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八福山上巧论道”等,因此被称为耶稣第二故乡。</h3> <h3><b>(1)迦百农:</b></h3><h3>迦百农是耶稣传道和神迹发生的重要地方,据《新约全书·马太福音》,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h3> <h3>在迦百农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犹太人会堂,约建于公元4-5世纪。在会堂之下,还发掘出另一个更早期的会堂遗迹,大约是公元1世纪,据说这些会堂可能是耶稣传道的地方。在犹太人会堂与湖边之间,方济会宣布发现了彼得的家,在彼得家的遗迹之上修了一座纪念堂。纪念堂为玻璃地板,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遗迹。</h3> <h3>彼得手中的权杖由耶稣所托付</h3><h3></h3> <h3><b>(2)五饼二鱼堂:</b></h3><h3>此处纪念的是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时施行“五饼二鱼”的神迹。据说耶稣用5个饼和2条鱼喂饱了5000人。</h3> <h3>外观并不起眼</h3> <h3>历史确实悠久</h3> <h3>硕大的五饼二鱼图</h3> <h3>教堂内有复活主为门徒预备早餐的石桌子,今称“基督的桌子”。桌子的底下是用马赛克铺的鱼饼图案。</h3> <h3>现实版的彼得烤鱼,味道还真不错~</h3> <h3>五鱼二饼堂内,保留了相当精美的罗马时期的马赛克拼图,大多以花鸟为主,因为加利利湖是各种候鸟迁徙必经的栖息之地。</h3> <h3><b>(3)八福教堂:</b></h3><h3>八福堂建于八福山巅。八福山是加利利湖北岸一座高丘,因为耶稣曾在此“登山训众”传讲“山中宝训”而且圣训的第一部分内容是论八福,故而得名。据说该地很是安静,绿树成荫,山花烂漫。遗憾时间关系未到达,以网图解馋~</h3> <h3><b>(4)圣彼得献心堂:</b></h3><h3>彼得是耶稣第一个弟子,也是基督教史上第一任教皇,人们习惯称呼他为圣.彼得。教堂反映了彼得打渔时,向耶稣献出虔诚的心。亦未到达(网图)。</h3> <h3><b>5、约旦河洗礼</b></h3><h3>约旦河水来源于以色列最北部的黑门山(海拔2400米)。雪山融化的圣水流经加利利湖之后,蜿蜿蜒蜒,缓缓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注入死海,全长360多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h3><h3><br></h3><h3>这里是基督信徒们一生向往的圣地,人生中必来的目的地。在圣经里,约旦河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据统计,在旧约里约旦河被提到175次,在新约里被提及15次。施洗约翰在约旦河给耶稣进行了洗礼,因此约旦河也被称为圣水,并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河流,教徒们都希望能在这里受洗。</h3><h3><br></h3><h3>如今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到访受洗,祈祷神的宽恕,洗净自身的罪孽,据统计人数每年超过50万人。<br></h3> <h3>约旦河中的施洗与岸上等待的信徒及观摩游客</h3> <h3>正在虔诚受洗的教徒们</h3> <h3>约旦河的岸边建筑墙体上刻满了各种语言的圣经经文。我感受到了约旦河的美丽与神圣。美丽在于她的宁静、神圣在于她的宗教意义~~~</h3><h3></h3> <h3><b>5、加利利湖--纷争不断的宝贵淡水资源</b></h3><h3><b><br></b></h3><h3>加利利湖位于以色列的北部加利利山和戈兰高地之间,是以色列最大的一个淡水湖,负海拔212米,南北长约21公里,宽处约13公里,总面积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次于死海。</h3> <h3>由于西亚地区淡水资源相当短缺,淡水加利利湖被誉为以色列的生命之水,为这个资源,以色列与叙利亚发生过战争,原湖的东岸是叙利亚领土,如今全部在以色列控制下。</h3> <h3>加利利湖游览区大门外的马赛克长凳,不禁让我联想起西班牙高迪设计的奎尔公园马赛克长凳,颇有异曲同工意味~</h3><h3></h3> <h3>以色列船员为中国游客举行升旗仪式并频频与大家合影留念,充分体现了对国人的兴趣与友好。在游船的舢板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船员们教大家跳以色列的民族舞蹈,团员们欣然加入,一圈圈、一遍遍、左转转、右转转……</h3><h3></h3> <h3>与我儿子同年同月出生的以色列导游晓宇,理工科背景的他对历史执着、迷恋,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以色列的千年历史,既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又能与中国历史的年代相比较,知识非常之渊博。犹如现代版的西蒙.蒙蒂菲奥里,在为我们主持解说《耶路撒冷三千年》……。事后得知他还是香港凤凰台的兼职记着~</h3><h3></h3> <h3>作为夜猫子,清晨的美景大多与我无缘。但晓涓团友为我们留下了加利利湖畔清晨的美景。</h3> <h3>音乐、蓝天、白云、碧水、微风、加利利!你让我难以忘怀……</h3><h3></h3> <h3><b>6、萨法德--迷人的犹太艺术小镇与犹太会馆</b></h3><h3>萨法德小镇位于山顶之上,这里的艺术气质与古老传统营造了独特与神秘的氛围,曾被CNN评选为全球最美小镇。</h3> <h3>迷人的小镇</h3> <h3>我们到达时天色已晚,又恰逢犹太会馆在做祷告,不能入内。曾在欧洲看过多个犹太会馆,所以没有失落感。沿着极具特色的小街小巷小店一路寻访,甚是惬意......特别是那天的光影魅力让大家兴奋不已~</h3> <h3>华先生的用光与前景选择得好好学习~</h3> <h3>瞬间捕捉:在屋顶上快乐舞起来……</h3> <h3>落日前的云彩</h3> <h3>落日瞬间(车上抢拍)</h3> <h3>落日后璀璨的晚霞</h3> <h3>团友依然陶醉在夕阳的美景和自己的美颜中~~~</h3> <h3><b>7、戈兰高地--昔日战事前线今日观访胜地</b></h3><h3>戈兰高地一直是个争议地区,曾是24小时国际新闻热点。国际社会认为此地属于叙利亚(我们的旅游路线图亦标示为叙利亚),但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戈兰高地都一直为以色列所控制。</h3> <h3>格兰高地观景点</h3> <h3>上图观景点右边二条虚线中间是无人区,荒漠一片。西面是以色列控制区,当年的“泪之谷”如今满目苍翠,而东部则是叙利亚控制区,一片白色房子。</h3> <h3>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联合国维和兵营住地,并可遥望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h3><h3></h3> <h3>戈兰高地是一块真正意义上战略制高点,易守难攻。比如兵头山海拔1170公尺,黑门山海拔2880公尺,一旦掌握在叙利亚手中,从这里发射火箭炮,那么整个以色列北部地区将永无宁日。</h3> <h3>最关键是控制了戈兰高地就是掌握了加利利湖的命脉。戈兰高地虽然迎来和平时代,但依然能嗅到昔日战争和死亡的气息。</h3> <h3>蓝天白云下的铁丝网内还密布着无数地雷。看着萌萌的雕塑,内心却异常沉重,有多少生命就在战壕前失去!昔日的格兰高地战场,如今已作为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竖立着不同语言的欢迎标识。</h3><h3></h3> <h3>战壕内外依然弹痕累累......走进战壕,仿佛身临战场,想象着当年的硝烟弥漫~~展示的是诙谐,感受的是凝重</h3><h3></h3><h3></h3> <h3>去格兰高地前进入一家葡萄酒厂,喝了人家的酒就做一回广告呗,酒的味道还真不错,只是后面旅程迢迢,不宜携带~</h3><h3></h3> <h3><b>四、基布兹的思考</b><b>--苦难而功勋卓著的过去,尴尬的今日与未来</b></h3><h3>凡去过以色列的人都会去参观基布兹,那是因为在20世纪近100年的岁月中,为以色列的建国曾立下赫赫战功,其信念与战时的功绩,放眼全世界无可比拟。以色列的建国元老50%以上都来自基布兹,包括国父古本里安。</h3><h3><br></h3><h3>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当年的犹太复国主义吸引着无数犹太精英回归巴勒斯坦,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基布兹"为以色列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和环境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不了解"基布兹"及其发展过程,就无法了解以色列。实际上在建国初期,基布兹还担负着开疆劈土、保家卫国的职能,许多生命奉献在基布兹的战时前线。当你翻开以色列的地图,看到300多个小黑点旁用希伯来语标出的"基布兹"星罗棋布的遍布全国,你就能想象它在以色列的重要位置和功勋。</h3><h3><br></h3><h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体制在当下遇到了“公”与“”私“的瓶颈。如今的以色列,基布兹似乎并没有过时,还正成为时尚词语,新生出所谓的"城市基布兹"、"宗教基布兹"等,是志同道合者的一种聚居方式。但这与历史上传统的基布兹完全不同,这些拥有时尚称谓的基布兹,只是借用基布兹的旗号来标定特指某些群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