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与“花,非花”

石头

<p><b>"树屋"与艺术展"花,非花"不仅地理位置相距遥远,内容更是完全不相干。但我从生命的角度,生生把它们连在了一起。</b></p><p><b>树屋,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植物的侵略性"。这是生命强盛的生存宿求;而艺术家雕刻木头专注到痴迷,极致到分享生命,他刀下的"木头花"便栩栩如生了。这当然是赋予物质以生命,但谁能不被这妙笔生花的艺术动容,谁能不倾心珍爱这娇小赢弱的生命……</b></p> <h3><b>不过,这毕竟是两个地方的景观。</b></h3><h3><b>先说"花,非花"吧。</b></h3> <h3><b>位于南投九九峰山脚的「毓鏽美術館」,是由私人业主兴建的文化建筑。</b></h3><h3><b>建筑师选址在城乡之间建造如此现代化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美术馆,宗旨是向大众推介国内外重要的当代写实艺术。</b></h3><h3><b>美术館不但是艺术家的展览场所,更开设当地民众的假日艺术学校,同時也是平林國小的美术教室。兼具着传播和提升艺术审美的路径。</b></h3> <h3><b>美术馆的建筑追求"诗感"。阳光泼洒的廊道,流水滋润的山林和草坪,营造出天然美的灵性。</b></h3><h3><b>毓琇美术馆荣获2016年台湾建筑首奖。</b></h3> <h3><b>童趣</b></h3> <h3><b>馆内禁止拍照是最大的遗憾,但也成就了潜心观展的享受。</b></h3> <h3><b>雕塑"花姑娘",丰满健壮。</b></h3><h3><b>它作为迎接宾客的小主人,兴奋得有些局促,两只小脚丫交织着,显出忸怩不安的神态。</b></h3> <h3><b>我们赶上了2017年&quot;花,非花&quot;的艺术大展。灵感来自梵语&quot;否定&quot;的词缀。&quot;花,非花&quot;以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呈现了木雕花与生命体的花互为转换,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b></h3> <h3><b>作者须田悦弘1962年出生于日本梨县。1992年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b></h3><h3><b>"花,非花"是他的个展。他用刻刀将木头制成薄如蝉翼,细如纹脉的花朵。配上简约却鲜艳的色彩,孤独地挂在巨大的窗框上,好似留白,不由你凝视忘返,驻足沉思。</b></h3> <h3><b>须田悦弘说:"关于植物,我一直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植物在某个地方落地扎根后,为了生存,会改变自己的形态去适应环境。&nbsp;</b></h3><h3><b>而植物在我心中播下种子的时候,就得适应"我"这个环境。刚好我是做木雕的人,所以在我心中的植物,就会以木头雕刻的前提去发展自己的姿态"</b></h3> <h3><b>这是我随拍的一张油画,真不是故意违反规定;以为走出"个展"就可以拍摄了。被制止时它已经留在了我的手机里。</b></h3><h3><b>怎么样?贝壳与大理石的光泽和纹理逼真吧?</b></h3> <h3><b>&quot;树屋&quot;</b></h3> <h3><b>台南的安平树屋,经历了百年悠久的历史沿革。当偌大的屋宇被废弃,就成为植物肆虐攀升的所在。</b></h3><h3><b>安平树屋之榕树,是具有侵略性的树种。它的枝干生出细数修长的气根,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并且根端分泌根酸,能分化溶解石灰岩,以致穿透房屋的粉墙,盘根错节,形成叶如绿瓦,干如屋脊的厚重的"树屋"。</b></h3> <h3><b>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榕树气根,粗壮劲霸,衍生数条须根,垂挂和缠绕着砖石房舍,形成奇特的树屋景观。</b></h3> <h3><b>2001年,树屋开放,由艺术家分三期修整,成为台南市的后花园。</b></h3> <h3><b>对生命的礼赞和敬畏~</b></h3><h3><b>是我参观完树屋深切的感悟。</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