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战豆记</h3><h3>榆林市教研室 高颇</h3> 关于秋天,我们有太多的印象,但总体来说,硕果累累或是丰收的喜悦之情等等,会占据了表达的主流思想。而在城市里长大的我,在经历了这个秋天之后,我只想告诉我的孩子,秋天其实是众多村庄里最沉重的季节。<h3></h3> <h3> 这是一片七亩多的红小豆地,地处地洼,没怎么受到霜冻的影响还多少能保住一些收成。</h3> <h3> 怎么种,我不知道,可收的时候我在。整株的,要么砍下来要么拔起来,但是绝不能太用力,豆荚在地里已经干的差不多了,太用力,会让荚裂豆洒,只能是很温柔的。</h3> <h3> 砍断的豆杆最好是卷起来放着,那样红豆荚还可以在地里慢慢的养上一段日子,豆子变得坚硬,打起来受损少些。主人设计了很精巧的砍刀,但是再怎么精巧,也无法克服挥舞手臂的疲惫与直不起来的腰杆。</h3> <h3> 在地里晾晒的差不多的时候,红小豆连杆带荚会从地里拉到农家的场院里。</h3> <h3> 人工的连枷已经跟不上趟了,农机直接开始碾压。第一回碾压过之后不透,得重新抖动着一一翻掉过来,再次碾压后这道工序才算完成了。</h3> <h3> 红小豆杆一根不重一捆也很轻,但是一捆两捆三捆……无数捆的翻到高高的草垛之后,手臂如同灌铅似的沉重,那草垛子已似难以翻越的一座山一样的。</h3> <h3> “大山”堆起来了,剩下的,是一堆豆子、短秸秆和豆荚皮混杂在一起的“小山”。一张不大的木锨一铲铲的将混杂物扬向天空。风是这季节里最受欢迎的朋友,随着风势,红豆落一地,零碎的杂物被风吹落在了一旁。</h3> <h3> 北方的秋天是极短暂的,这只是村庄秋日里最为普通一幕,在每家每户里上演。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有收获在,但为收获所付出的,永远不会是轻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