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仅要均衡发展,也要特色发展。广州的特色学校建设呈现出高位发展的态势,"广州经验"日益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纷纷前去学习。基于我市学校特色建设的现状及需求,根据教育局部署安排,2017年11月7日至11日,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广州《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社联合举办高安市初中学校"创特色学校"校长研修班,来自全市27所初中的正副校长一行60人在市教育局王志宏副局长及市教师进修学校胡晓昌副校长的带领下,齐聚以特色办学著称的花城广州,与广州"创建特色学校"专家、校长面对面交流学习探讨。</h3><h3> 本次研修班采取以实地考察为主,专家讲座为辅的学习形式,前后听了广州市优秀专家、南粤杰出教师、广州创建特色学校策划者江东(曾任东山区、荔湾区副区长及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原副主任、广州创建特色学校实施者邱才训两位专家的讲座。参观考察了颜乐天纪念中学、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越秀外国语学校、广州五中等五所学校,时间虽短,学习紧张、收获颇丰。</h3> <h3> 一、文化立校,"立"出品牌</h3><h3> 按照《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社的安排,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颜乐天纪念中学。走进"颜中",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徽校训、标牌标语、"名人堂"建筑等无一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会议室,韩斌教授所做《学校特色建设的策略》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颜乐天纪念中学与彭加木纪念中学文化办校的成功经验。他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元素与传承,学校文化建设要从表层的环境文化入手,在浅层的制度文化上抓落实,推进中层的制度文化及高层的精神文化建设。正如广州市教育江东副局长所言:文化是学校长办学的灵魂。文化立校,方能永驻。</h3> <h3> 二、家校共育,谱写华章</h3><h3> 广州市真光中学,有一百多年的办校历史,是广东省首批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在真光,"家校合力,心心相印"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既成其特色,更结出了硕果。在"真爱食坊",可以品尝各种的西点美食;在"岭南墨香",有优秀的书画作品供大家欣赏;在"织金广彩",我们讶异于制作精美而文不乏稚气的艺术品之余,还会为"广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继有人而深感欣慰。卢岳飞校长介绍说,这些特色校本课程的师资,并非全部来自学校,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学生家长。每周都空出一个时间段,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充当老师,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高涨的热情,让真光中学的特色校本课程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h3> <h3> 三、社团编班,"编"出锦绣</h3><h3>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创立于1942年,由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倡议创办,几经变迁,日渐式微。现任校长杜学君14年接手这所学校时,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学校的薄弱状况,杜校长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调研及论证,开出了两剂良药----社团编班与分层教学。社团编班以"同趣教育"理论为依据,就是把一群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孩子放在一起编班,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外聘专业优秀教师来指导,挖掘孩子潜能,让学生兴趣发挥到极致。学生在此过程中释放自我,享受自我,激发了无限可能。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管乐社团在16年代表广东省参加"201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的展演,获得了中学组的最高奖----"示范乐团"奖。</h3><h3> 杜校长常讲,教育要基于学生的真正需求去做,而不要基于校长的个人追求,不要有那么多的功利。他总是说,如果能把一个人人眼中的差生,育化成一个有专长、守规矩的好学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大爱胸襟与慈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啊!</h3> <h3> 四、走班教学,"走"出特色</h3><h3> 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双语教学的示范校。来到学校,校长李洪奇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他们的情景室。情景室里设置了各种情景角落,有银行、超市、售票厅等。在情景室里,学生可以在各个场景用英语与外教模拟对话,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这一办学特点,最好的诠释了"学以致用"理论,真正做到了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h3><h3> 李校长认为,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因人、因材施教。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校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的教学。走班制对老师要求较高,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的双赢。</h3> <h3> 五、科雅育人,"育"出硕果</h3><h3> 广州市第五中学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办校历史,却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校领导及老师们的智慧与付出。本着"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倾心打造科技、书法、艺术等非主流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彰显了鲜明的"科雅育人"办学特色。学校先后建立了科学、书法、美术、音乐、体育等特色教育基地,其"科技馆"、"博雅馆"、"翰墨馆"等学习场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h3><h3> 好学校是什么?五中校长裘志坚常常这样诘问自己----好学校就是要悦纳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让学生迷恋着美好事物,教师心向着学生,师生共同浸润在自然与人文彼此辉映的校园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学校生命气象。正是基于这一理解,裘校长带领优秀的师资团队,协力打选五中的高度与广度,使学校成为了同类学校中的翘楚。</h3> <h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州经验,虽不可复制,却可以启迪人心。他们在特色办校方面的做法,冲击着每一位参训学员的思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许我们的资金不如人家雄厚,也许我们的师资不如人家优秀,但只要真心愿干、匠心巧干,一定可以在一方天地实现自己的教育主张。广州之行,好比在学员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让我们静待花开!</h3><h3><br /></h3><h3> </h3><h3> 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h3><h3> 文雪梅 胡晓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