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又一次搭乘上了“国培”这艘满载知识和希望的大船,心中兴奋异常,这是给我以及和我一样扎根在城乡镇教师带来的的福音,感谢国培助推,给了我们一次跳出井口,眺望更远大世界的机会!</h3> <h3>培训单位――南昌师范学院将所有学员的吃、住、上课教室妥善安排在了校园内部,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校园生活。没有了工作与生活琐事的干扰,渴望学习收获知识的我们一行人8号上午早早地来到指定上课地点。 </h3><h3>简短的开班仪式后,迎来了第一场讲座,两鬓斑白的科技爷爷顾力兵教授与科技奶奶徐章英教授的出场让现场唏嘘声一片,科技爷爷顾教授的科学小把戏更是把学习现场推向了高潮。二老的讲座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执着于科学事业追求的精神更是深深感染了大家。</h3> <h3>下午,任春亮教授主讲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任教授从慕课、微课、文本素材(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采集处理等这些实用的技术能力进行了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祥略得当的讲解,精练的、诙谐有趣的语言,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h3> <h3>九号,开启了访名校第一站――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玉泉岛校区。我们依次走过校园,参观了南师附小的艺术长廊(红色电影宣传墙)、少年宫活动区、书法室、校园文化广场“瓷板画”,最令人回味无穷的则是南师附小的教师食堂,现代餐厅与图书室的合壁式风格让教师们在物质上及精神上都可满足饱腹之感。</h3> <h3>访名校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南昌大学附属小学,从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校的“开心菜园”,菜畦紧凑齐整,星星点点的绿布满整片菜园正肆意地生长着。这不就像南小的孩子们吗,这里的师生们正享受着真正素质教育旗帜下的自由天地,他们可以不用为了分数压力或教学或读书,学习大概也只有对这里的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吧!</h3> <h3>江科附小(当地人的贵族学校),是我们此行访名校的第三站。奢华的校园环境,高端的办学条件,昂贵的学习费用,让前来参观的各地方城镇教师瞠目结舌,大开眼界!优异的家庭经济条件,给孩子创造的良好教育环境,是城市孩子卓越成长的先觉条件!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城镇村孩子们所望尘莫及的!</h3> <h3>访名校期间,分别观摩了南师附小詹腼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常态课《少了一个马掌钉》,南大附小朱美华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常态课《老人与海鸥》以及江科附小胡小美老师的四年级主题式教学《活用修辞》。三节课带给我的共同感受便是城市孩子的语文综合高素质,学生们大胆,饱含情感的朗读能力更是赢得了我们这一行学员教师们的阵阵掌声!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对孩子们自小的朗读能力指导与培养。</h3><h3>三位教师的授课方式让我频频联想到了自己平日的教学,今后的课堂我也要大胆放手,教会学生自己质疑和解疑的能力,再通过教师合适的指导,学生定也能学得轻松,让学习也成为一件快乐的事!</h3><h3><br></h3> <h3>10号下午,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汪智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讲座。汪老师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提出了文本解读及处理策略的思考。“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吃透教材才有法。”要想上好课,文本解读是基础。汪老师将语文教材的体裁进行了全新的分类,并结合案例对不同年段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解读,真让大家受益匪浅。 </h3> <h3>11月11日,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室曲青亚老师给学员教师们带来了一节《提升教育能力 构筑理想课堂》的讲座,曲老师围绕“构建理想课堂”话题展开,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理论方面讲解了身为新时代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我们,对于学习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的改变。二是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给我们讲解了应该怎么做。课堂气氛活跃,一片和谐。</h3> <h3>12号上午,朱晓颖老师(南师教育培训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给学员教师们带来了《基于校本教研的乡村教师成长》,朱老师先阐述了教师基于校本研究的必然性,再结合自身和身边人在学校情境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通过制定的研究计划,收集与利用各种研究素材与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际案例,明确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朱教师指出校本教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日益完善,又能促进学生发展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朱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对校本教研的认知有了一次大幅度的提升!</h3> <h3>很快,五天的学习即将迎来尾声,压轴的“大戏”自有它的妙处安排。省教育厅教研室的徐承芸教授在授课前的课堂要求,让参会所有教师联想到了90年代那个背后藏有“戒尺”,板正的班主任。</h3><h3>我们个个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徐教授教学《有声有色教作文》,跟着徐教授一起读读背背,思绪随着徐教授口授素日的习作指导与教学片段翻飞,我仿佛看到了徐教授背后精心备课的专注力,习作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的精心思考,面对后进生时亲和的语言鼓励……。是啊,如此用心教学的徐老师,还有哪个学生不会习作呢!</h3> <h3>尽管此行的校园学习生活精彩异常,终究还是迎来了离别,三位培训班班主任对此次培训做了简短总结,并颁发了国培结业证书,又提出了作业要求。再由每个小组代表做此次学习心得分享,此次国培就此落下帷幕!</h3> <h3><font color="#010101">听着各小组教师代表坦诚与众人交流分享此行收获,我叩问自己,你的收获呢?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引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教授、学者,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沉浸在国培的讲坛里,不时的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这五天里,除了专家的引领,还有名校名师的示范对我们思想上的冲击,同样使我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font></h3> <h3>我也深刻明白了!教育这件事,没有会不会,没有能不能,只有愿不愿意!但愿以后我所面临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因为我的一节课,爱上我这个人,因为爱上我这个人,再爱上语文课!我愿意为此呕心沥血,从青丝到白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