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情思故土行——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

老徐观景

<h3>  黄河三角洲腹地有个叫黄河农场的地方,位于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它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曾经是有过数千职工和知青的大型国营农场。</h3><h3> 历经六十年风雨,农场有过热火朝天繁盛辉煌,也经历过了时代变革困境衰落,目前正在复兴之路上艰难行军。虽已改名为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但多数人特别是农场人还习惯上称为黄河农场。</h3><h3> 农场总部在黄河口镇政府所在地,下设五个分场和一个科研站(场),与黄河口镇的村落犬牙交错。科研站位于黄河口镇府西边七华里处,是农场的一块飞地,俗称“西大地"。这里便是我儿时及少年永久记忆定格之处,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 最近,听说科研站马上要集体搬迁了,老房子即将拆除,由承包商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重返场部,细观一下故土并拍些照片以永存纪念。</h3> <h3>  ▲黄河口镇位置图。</h3><h3> 黄河在这里入海,每年携沙新造陆地二万余亩,三百年前这块陆地还是大海,当属祖国最年轻的土地。东营市旅游的金字招牌一一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就在其境内。</h3> <h3>  ▲黄河农场科研站(场)位置图。</h3><h3> 它是黄河农场最西边的一片土地,以生产为主兼有科研职能的一个基层农业生产单位。</h3> <h3>  ▲驱车从东营出发,过垦利永安镇后走S228省道,在黄河口镇西边的新育林村北拐行二华里便到,全程75华里。</h3><h3> 清静寂聊的进场小路,一边高大的刺槐,可想象到夏季的茂密林荫,</h3> <h3>  ▲临近场部,熟悉的房屋树木映入眼帘,久违了,西大地!</h3><h3> 十六岁从这里走出求学并工作特别是父母搬走后就很少来,有时来也是走马观花,故这次来想细细的端详一下,以后再来兴许会面目全非。</h3> <h3>  ▲场部共有两条"街",这是西街。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场部原有十几排平房,场部办、宿舍、食堂、仓库、机务队、木匠铺、牛圈、马棚、猪圈等应有尽有,最多时有30多户人家在此居住,加上当时上山下乡的知青,二百多人的规模,一个小社会。&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七十年代初中期应该是科研站包括整个黄河农场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候农场改成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来自济南淄博青岛的兵团战士(知识青年)遍布黄河农场,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聚集给农场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科研站也是一片繁荣景象。</h3><h3> 1976年兵团解散后,农场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后农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举步维艰,逐现衰象,几十年来一直在困境中苦苦寻求复兴之道。。。。<br></h3><h3> </h3> <h3>  ▲东街全景。</h3><h3> 所有房产均为公家建造,分给职工居住,多数房子已有50多年,现大都保持着原形,只不过已陈旧斑驳,有的已成危房,摇摇欲坠。<br> 目前,在此居住的大约有十五六户,除了二三户是原老职工外,其他居民基本是附近农村租房和外面包地者临时居住。</h3><h3> 二代农场子弟几乎没有留场的,都走出去参加了工作,主要分布于东营、滨州一带。农场子弟特殊的口音被命名为孤岛白话,一张口就知道是老黄家人。</h3> <h3>  ▲这是场部办,质量最好的一排平房,设有场长办、生产办、会计室、卫生室、广播室等,政治文化中心,房前空场相当于天安门广场,人气最旺的地方。</h3> <h3>  ▲食堂加礼堂。房顶上的大烟囱和凸出的透气窗已去掉,现在改造成了住家。食堂前的小广场和篮球场早不见踪影,成了一块小菜地。</h3>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原来的一排仓库,比一般的房屋要高大敞亮许多,且要做防潮处理,里面分类堆放着各种粮食和种子。前面便是一块水泥预制的场院,均已成了住宅院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这块水泥地面是小孩的活动娱乐中心,夏收时帮助大人翻场晾晒小麦,装包入仓,在麻包中捉迷藏,翻跟头,打闹嬉戏,晚上铺上麻袋躺在地上乘凉,遥望夜空繁星点点,快乐的童年!</h3></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俺家住过的老屋,现在看低矮简陋,不成样子,早已无人居住,也看不到房前的哪棵垂柳大树。</h3><h3> 不过那时候房子还算凑合,砖瓦房两小间,前面自己用树枝扎起一个院子,再搭起一个草棚子当厨房或放杂物,当时的住家标配,全国人民都是一样的穷。一家五口其乐融融、默默无闻在这里居住了十余年。</h3> <h3>  ▲还住着人家的一排平房,看这灰头土脸的架势恐怕在农村也属贫困户了吧?毕竟已有五六十年了。</h3><h3> 七八十年代的这些住房同附近农村相比可谓高大上,令人羡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周边农村原来的土屋大都已被崭新的砖瓦房替代,居住条件已经远远超出农场,真乃河东河西三十年!</h3><h3> 场部三四十年内未建一座新房子,经济停滞不前以及房屋、宅基所有权归属问题,居户无权也无钱翻修或新建,应该是主要原因。</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场部后面的机务队是最高的一座房屋,高大的门洞是为了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进出,前面的敞棚则是车辆停放之处。</h3><h3> 七十年代初农场耕耙地、播种、小麦收割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记忆中有东方红75马力链轨拖拉机一台,28马力和12马力轮式拖拉机各一台,还有康拜因、播种机、柴油机、抽水机、铁犁等机械设备。</h3><h3> 这里也是男孩子愿意瞎折腾的的地方,动不动弄上一身油污,回到家不免挨上一顿揍。</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进入门洞的康拜因就停放到这里。房顶已坍塌,墙壁仍结实。麦收时节,拖拉机拉着它麦田里一跑,黄澄澄的麦粒就直接出来,然后运到场院上晾晒。红色的康拜因威武高大,轰隆作响,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机务队后面是畜牧队,这座牛棚马圈已经破烂不堪,牛去房空。想当初这里住着牛马骡驴二十余头,可不是养着吃肉的,套车干活。记得有马车牛车五六辆,是场里主要的农业生产及生活运输工具,大人小孩坐马车热热闹闹去赶集的场景历历在目。</h3> <h3>  ▲当年停放牛马车的敞棚仅剩下一面屋山墙,斑驳陆离。山墙中间开的这个小门是小孩子们进入里面玩耍的主要通道,门上方的拱型造型在当时是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记忆犹深。</h3><h3><br></h3> <h3>  ▲这个残垣断壁原是畜牧队工人居住的地方,也曾经临时当过小学教室,甚至当过新房,模糊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领着我到这间房子里讨过喜糖吃。</h3> <h3>  ▲牛棚马圈后面是养猪场,这座房子东头一间供工人居住,其他房间是饲料存放和加工处,我曾在这里当了一个寒假的猪倌。</h3> <h3>  ▲这里原来是一长排猪舍,二十余间,现在只留一段残墙。15岁上高中时的一个寒假,养猪工人回老家过年,我和另一个伙伴临时顶替养了一个寒假的猪。</h3><h3> 数九寒冬早早起来搅拌加热猪食,然后用桶挑到猪舍里分放入石槽中,八戒们香甜的吃食动静,录下音来,绝对可以治疗不思饮食的厌食症。下午则打扫猪舍,寒风刺骨,脏臭苦累,才知肉肉皆辛苦。最大的安慰是一天可获得工钱九角钱。一个寒假能挣二十元,够住校一个学期的伙食费了。</h3> <h3>  ▲养猪场的东院墙,还剩下不到十米。脑中浮现出在墙头上奔跑嬉闹的孩童们的身影,曾有个小伙伴一脚踏空摔下造成脱臼,吓傻了一帮孩子们。</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紧靠猪场东面原来有一条土路通往北面两华里的幼林村。现在已经无路可走,变成了农田,远处幼林村的房屋依稀可见。</h3><h3> 上一年级的时候,场里还没有办小学,几个六七岁孩子只好结伴到附近的幼林村上学,天天就是走的这条路,追跑打闹,满路欢笑。</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七十年代的科研站最大特色的就是树多,杨柳榆槐及法国梧桐遮天蔽日,遍布房前屋后和路旁渠边,夏日整个场部被茂盛的树木覆盖。</h3><h3> 现在大部分老树都不见了,场部前面仅存的几棵大杨树显得非常珍贵,已被地方政府列入重点保护对象。</h3> <h3>  ▲这是前年初夏在上图同位置所拍风景。</h3> <h3>&nbsp;&nbsp;&nbsp; ▲十年前垦利县政府在大树上留下的标志牌。</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场部办前面的这颗法国梧桐树值得多说两句。记得孩童时经常爬上爬下,玩捉迷藏时的藏身地,当时还不算高大,现在不但列入了保护树木,而且还被列为东营最粗的树木之一。它见证了场部60年的发展历史,是科研站的保护神,得到另种垂青关爱。</h3> <h3>  ▲本张照片和以下文字采自网上相关报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棵法桐,枝繁叶茂,树身粗硕,树叶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庞大的树冠,好像一把绿绒伞,在天空搭起遮天蔽日的帐篷,夏秋季节,成为当地居民避暑乘凉、喝茶聊天的最好去处。<br></h3><h3> 据当地老人记忆,这棵法桐是1958年春天栽下的,树龄已近60年,与黄河农场基本同龄,从没有人为进行修剪,属自然生长,历经时代变迁、气候变化,但却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与影响,堪称奇迹。</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经测量,这棵法桐树高20多米,偏底树干周长3.13米,菇状树冠直径17米,空中占荫面积227平米。2007年被垦利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树木,悬挂标牌,标号:121。<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场部东面有个水塘,加上另外的两个小水库,是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水源。目前只剩下照片上这个小水面,和过去相比已面目全非。</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七十年前中期这个水塘面积很大,塘中种植莲藕,周边茂盛的芦苇蒲子一望无际,各种水鸟在里面安家落户,鸟鸣鱼跃,荷花飘香,虾蟹满塘。夏日同小伙伴们下水采摘莲蓬,寻掏鸟巢,摸鱼抓虾、游泳嬉戏;冬天则撑着滑冰车、滑冰鞋在冰上奔驰,孩子们的真正乐园!<br> 后来,附近的村民开始对这个水塘进行了竭泽而渔式的掠夺,蒲苇被割掉,莲藕被采挖,鱼虾被捕捞,逐渐地的变成了一个光秃秃的池塘,都是人多地少、贫穷贪婪惹的祸。这个有江南鱼米乡美丽的小水塘只能永远成为梦中的记忆了。</h3><h3><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科研站地标性建筑---水塔,好威武!</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大约十一二岁的时候,场里组织老技术工人和知识青年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在水塘边建造了这个水塔,成为场里最新奇最高大的建筑。同时,铺设管线到每排房子头上,使人们用上了自来水,不再下河挑水,在农场传为佳话。</h3><h3> 只是好景不长,大约用了也就三年左右,由于水源吃紧,浪费严重或是潜水泵老是出问题,慢慢的就停用了,只有这个水塔一直孤零零的伫立在塘边,默默地关注着场部的人情世故和时光变迁。</h3> <h3>&nbsp;&nbsp;&nbsp;&nbsp; ▲大约是1977年冬季拍摄的水塔照片,偶尔翻老影集发现的一张,沧桑感很强。</h3> <h3>  ▲场部南面的这块地原来是菜园,土质好并靠近水塘能浇上水。种植的各种蔬菜长得非常好,有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芹菜、韭莱、云豆、包菜、菜花、萝卜、冬瓜、大白菜等,供应食堂和住家吃菜绰绰有余。</h3><h3> 盛产期的菜园每隔几天便响起队长分菜的吆喝声,大人小孩拿包挎蓝,到菜地里领回属于自己家的那份,绝对的绿色有机。</h3> <h3>&nbsp;&nbsp;&nbsp; ▲场部周围的庄稼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印象中,几十年前场部所在地土质肥沃,没有盐碱化,均为良田。原有耕地约二千亩,水渠纵横交错,水浇地占一半多,种什么长什么。</h3><h3>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花生等。还种植过水稻、油沙豆、苜蓿、地瓜、绿豆等,粮食产量很高,除了自用一部分外,每年上交国家大量粮食,贡献巨大。</h3><h3>&nbsp;&nbsp;&nbsp; </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过去经纬分明的条田大都成了现在的粮树间作的通田。耕地面积逐年萎缩,主要是被附近的农村所“蚕食”,现在还有耕地千余亩,基本上被外来人员承包经营。沟渠及灌溉系统已经完全损毁,只有靠天吃饭了。</h3><h3><br></h3> <h3>  ▲这块耕地的还有过去条田的样子。记得场部当时共有二十几个条田,每个条田七八十亩。</h3><h3> 每逢暑假,十三四岁以上的孩子们就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参加农业劳动,几乎什么农活都干过,一天工钱九毛,一个暑假能挣30多元钱,基本上是当时一个农工的月工资,补贴家用和学费很管用。</h3> <h3>  ▲原来条田两边的规整的沟渠已很难分辨出来,只有在沟渠沿上生长的老树还在苟延残喘。</h3><h3></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附近的农民正在一块耕地上放羊。</h3><h3> 小时候感觉场部附近的村子离得很远,现在看却近在咫尺,而且场部的东面竟然冒出来两个小村庄,原来可是一片大空场。</h3><h3> 几十年来,场部附近农村的人口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窥探蚕食科研站的土地,作为企业化的国营农场难于与之抗衡,其间不排除有地方部门的偏袒,侵占性质变成纠纷对待,一来二去失去不少土地。</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从科研站东边通往黄河农场总场和黄河口镇的一条公路。还能看到路边熟悉的几棵老树和能叫上名字来的几个村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到九年级高中毕业(当时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科研站的孩子们只有去总场上学,也就意味着十一二岁就要开始住校,自己照顾自己,每周回家一次,单趟七华里,五年内在这条路上不知走过了多少遍,累的腿疼,最盼望的就是有辆自行车,到高中毕业也未实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要啥自行车?当时一辆自行车150元左右,一般工人不吃不喝四五个月的工资,还要凭票购买,七十年代中期整个场部不超过五辆自行车。 &nbsp;</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看看现在同龄的孩子们上个学恨不得全家出动、高接远送、无微不至,实在叹息那个时代孩子们的早熟和自理能力,也验证了“人是逼出来的”这句俗话。</font></h3> <h3>  ▲总场的老办公区北门。</h3> <h3> ▲办公区有四排这样的平房,最早是山东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师部修建的办公室,有走廊、天花板,在当时当地属一流的建筑。兵团撤消后,黄河农场总部从北边的老总场搬了过来,享受了师级办公待遇。</h3> <h3>  ▲这是总场办公室东边的宿舍区,同样也是兵团一师所建,是当时周边最好的住房。青砖红瓦天花板,水泥地面自来水,每家3~4间房,还带着小拖斗厨房,绝对超前。</h3><h3> 父母家1985年从科研站搬到这里住了六年,哪时我已参加工作,隔三差五回家看看,总场大院没有住够就又搬到东营,以后来的就很少了。</h3> <h3>  ▲总场大院的食堂加礼堂,农场的"人民大会堂"。敞亮大气,伙食质好,灶火甚旺。现在食堂早已撤掉,大礼堂还发挥着功能。</h3> <h3>  ▲前些年在总场大院南边新建的黄河农场办公大楼,还算威武壮观、富丽堂皇,在黄河口镇鹤立鸡群,成为农场最新最显阔气的标志型建筑物。</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的母校。</h3><h3> 这是总场大院东邻的黄河农场子弟中学校址,荒芜的操场和废弃的戏台子。</h3><h3> 学校早已撤销,好像是合并到镇中学,这个院落已归镇政府所有,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开发利用起来,成了芦苇荡。</h3><h3><br></h3> <h3>  ▲数年前,从总场新建的办公楼上俯视校区。</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北向南看学校操场。片中的那排平房原是学校的办公室和教研室。远处的那栋楼就是现在的黄河农场办公大楼。</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校的一排教室,现在也不知谁在居住使用,在当时还算不错的,宽敞明亮,桌椅板凳配置很高,似乎早就践行了“穷啥不能穷教育”的信条。</h3> <h3>&nbsp;&nbsp;&nbsp; ▲这是带着走廊屋檐另一排教室,现在看都不算落后。</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校办公室南边的食堂,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简直太亲切了!当时来自全农场住校的百余号学生和教职员工就在这里排队打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晚稀饭咸菜馒头,中午有顿大锅菜,最便宜的菜五分钱一份,菜汤上飘着几个油花;一角钱一份的菜油放的多些,偶尔还能捞出一两片猪肉;一角五分至二角钱的菜就很好了,绝对能见到七八片猪肉,属奢侈消费。有些学生家境稍差,每天能吃上五分钱的菜就不错了。</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食堂东边的这栋平房,是住校学生的宿舍,五六个人一间,我们在这里度过了近五年的住校时光,其间发生的故事三天两夜讲不完。</font></h3> <h3>  ▲黄河口镇的“王府井"大街一瞥。</h3><h3> 过去破烂不堪的街道被新建的商品房和笔直的柏油路替代,著名的友林大集就在这个街道南边。</h3> <h3>  ▲原新安乡(后改名为黄河口镇)供销社下面的百货门市部,现在已经废弃,快成了文物,颇俱历史沧桑感。当时可是乡驻地仅有的商店,垄断了当地的商品供应市场,也是我们学生最爱游逛并购买文具和日用品的场所。</h3> <h3>  ▲门市部南面的汽车站,现在已经成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当时是周边最气派的建筑物,也是黄河口镇通往外地的唯一交通站点。</h3><h3> 每天有三到四班汽车通往垦利县城和淄博的张店、辛店。多少农场人从这里满怀希望走向远方探亲访友、求学谋职,放飞梦想。</h3> <h3><font color="#010101">  ▲汽车站候车厅北墙上主题为“民族大团结万岁”的墙画竟然还在,画中人物精神饱满,栩栩如生,不知是哪位高人所做,典型的文革时代烙印。</font></h3> <h3>  大半天的农场探观,又把我又带到了几十年前的童少时代,对过去的回忆如潮水涌来,心潮澎湃;对农场的变迁更是唏嘘不已、叹息不止,心绪难平。</h3><h3> 弹指间,我们这帮农场子弟也年逾五十,成了小老头。从来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一直密切关注着农场的进步和发展。</h3><h3> 喜闻农场在四分场开发建设的黄河佳苑居住小区竣工,近期有三百多户居民乔迁新居,农场人自此告别了50余年的旧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小区,农场班子为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好事。</h3><h3> 今日的黄河农场正在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实现大开放大招商,努力争取资金和项目,诸多项目正在实施之中。科研站的集体搬迁进行综合农业开发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破不立,先破后立,期待着我的故乡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