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爱使教育变得更鲜活</h3><h3> 付艺迪</h3><h3>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陶行知先生也曾以身示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中爱的力量。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真真切切地让学生感知到教师之爱,从而亲其师和信其道。</h3><h3> 鲁家瑞是班里最活泼的男孩,他的活跃不仅表现在嘴上不停地说无论课上、课下。手脚不停顿地动无论是上课摆弄东西还是下课与同学打闹。只要是我看得紧了他便表现出很乖巧的一面摆上一本书背东西,不一会就安安静静睡过去。班里53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我该如何阅读呢?鲁家瑞的这本书又带给我什么启示呢?</h3><h3> 在经过不断观察后,我发现他思维活跃,主意比较多。于是,我跟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让他谈谈自己眼中的自己。他直白地告诉我,他对自己很不满意,他也知道自己不好,可就是改变不了自己。得到这一信息后,我马上说"那我帮你,好不好?"他很高兴地从心底接受了我帮他去改变的事,而且出于自愿。已经记不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但是用一个好习惯去替代一个坏习惯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为了让他活跃的头脑有施展的空间,我为他创设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职位班级活动策划总监。小伙子像得到宝贝一样心里乐开了花。</h3><h3> 那接下来情况怎么样了呢?谈话后过了很久,上课安静,该听就听,该写就写,作业完成的格外认真。可是,好景并不长,老毛病又都暴露出来了。这回我和他一聊,他就哭了,而且显得很委屈,就说自己心烦,不玩不闹就难受。我除了用学习目标去吸引他,还讲了他应该为其他同学负责等。同鲁家瑞的谈话中,我已了解他想转变做优秀的孩子,那他问题的来源在哪里呢?于是在一天下午放学,我约见了他妈妈。才刚刚开始对话,他妈妈讲话的速度就像机关枪一样,一刻不停,很多话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当时就想,如果是我,我也不希望自己需要安静学习时,身边有一个这么唠叨的妈。她和丈夫离婚本就给孩子带来伤痛。再加之,她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只要一不如意,就唠叨没完。听完后,我从心里同情鲁家瑞,真想帮帮这可怜的孩子。于是这回转变为,我对他妈妈提出建议。我向她陈述了孩子的问题及我看到的来源。希望她去转变自己,面对孩子提要求或表达意愿时争取三句话说明白,最多不要超过五句。只有她的心静了,孩子才能静下来。</h3><h3> 经过这一轮一轮地调整,孩子安静多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凸显,落下的课程,不理解的知识可不是一下就会的。他对学习的兴趣可远不及我给他的工作感兴趣。期末,班级进行了朗读者展示,他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会议秩序井然,音乐效果非常好……</h3><h3> 孩子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期待他更好地成长。</h3> <h3>蹲下来,海阔天空</h3><h3><br /></h3><h3>数学组 杜丽萍 </h3><h3>曾记得,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段公益广告:你和孩子的差距。先后出现几幅画面:相比悬殊的身高、饭量、知识量……接下来是"你注意到这种差距了吗?"然后大人转过身来,蹲下……此时,大人高高在上的空间让出来,孩子不再需要仰视,平等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h3><h3>每看完一遍这个广告,我的心就被震撼一次。让我不得不去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尤其是教育学生方面,是否注意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为此,自己蹲下来了吗?</h3><h3>我们平时总爱说: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权利,还学生平等自由的空间。可实际上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难道做起来真那么难吗?凭着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觉得在解决师生矛盾时,应放下架子,最好"蹲下来",你将会惊奇地发现:千百年来让人头痛的师生难以沟通问题变得那么简单、容易。</h3><h3>这里的"蹲"不是肢体的动作,而是思想上、观念上的转变。不是你把学生放在与你平等的位置上,把学生当成你的朋友,而是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和他一个水平,甚至比他还要低,让学生感到平等,甚至优越。这样,学生才会接纳你,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从而与你沟通、交流,直至关系融洽。</h3><h3>2005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替了初三(一)班的数学课。最初学生的抵触情绪很严重。但凭借着干练的语言、流利的板书、严谨的教学过程。几天下来,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可还有两名学生对我仍存敌意。</h3><h3>梁某,思维敏捷,很有数学头脑,但不注意听讲。每当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他会突然提出个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在问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我在课堂上出丑。最初,我还耐心地给他解答,以为这样会感化他。可是他那不屑一顾的眼神及傲慢的语气让我气愤。然后我以"沉默是金"对付他。可时间长了也不是个办法。惟恐耽误了这个"数学苗子"。</h3><h3>经过再三分析,终于弄清了梁某。其实,他虽然自命"数学天才",但需要别人的认可。首先,老师比他强,他不舒服,他哪怕踩个凳子也要和老师一比高下。因此,上课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我如果堂堂课和他针锋相对,非把他的气焰压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为此,我及时转换思路,主动"蹲下来",让梁某不需踩凳子就比我高,从而满足他的虚荣心。</h3><h3>我是这样做的:一次,遇到一道难题。我故意说:"这道题我费了很大的劲才做出来,有些麻烦。可能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大家试一试。"梁某一听这话,兴奋起来:"哪道题?哪道题?我看看!"他从别人手中抢过卷子,认真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用商量的语气说:"如果你们没有简单的方法,就将我这麻烦的方法说一说。"再看梁某第一次瞪圆眼睛听我讲课。然后,他又低下头,在纸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儿就大声说:"老师,我会了!你看,在这作条辅助线,再……"我赞赏地说: "你真是个天才!"他笑了,笑得那么灿烂……</h3><h3>在和梁某的沟通中,我采用了"蹲下来"的策略。通过一道难题的有意"放水",主动"蹲下来",激发梁某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的虚荣心,拉近了和梁某的距离。其实,沟通就这么简单。</h3><h3>所以,我要对那些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大声说:蹲下来,将海阔天空!</h3> <h3>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h3><h3>化学组 雷 云</h3><h3>在上学期的市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求我上一节关于实验课教学的研讨课,我选择了《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的实验。</h3><h3>在上课过程中,我逐步说明实验的具体操作步事项骤及注意事项。还没等我讲完,就听到清脆的一声,在学生中间有同学动了实验台上的仪器而且打破了玻璃仪器。如果在平时的课上,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会狠狠地批评一通,而且课后还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可是,这是公开课,全市的化学教师都在后面听课,遇到这样"尴尬"的事件,</h3><h3>我继续讲解,讲完后,我开始把刚才的小插曲编成了一道题:"刚才大家都听到了玻璃仪器被打破的声音,那么请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仪器会被打破?"</h3><h3>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各小组各抒己见。</h3><h3>第一组:可能是被摔碎的。</h3><h3>第二组:可能是试管夹夹的位置不对,把试管夹碎了。</h3><h3>第三组:可能是加热时受热不均引起的。</h3><h3>第四组: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使试管炸裂</h3><h3>第五组:可能是加热时使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h3><h3>…………</h3><h3>"刚才大家把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那么,打破仪器的同学自己告诉大家,仪器是怎么破裂的。"</h3><h3>这位同学自己说出了原因:"我看到试管不干净,加点水用试管刷刷洗,结果用力过猛,把试管捅破了,掉在地上了。"</h3><h3>我接着说:"以你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刷洗试管时,怎样避免打破仪器?"这位同学叙述了一遍正确的操作方法。</h3><h3>如果按照平时的习惯,我的批评对学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但这样做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课堂时间的浪费,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害怕做实验等等。以上面的方式化解这一问题,是以学生的"真实经历",去完成了一项"实验过程中避免试管破裂的方法"这个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让教师直接讲授出来,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获得事实与依据,总结与交流,这是比较严谨的探究过程,把这种突发事件变成有利的教学资源。</h3><h3>虽然这一环节与原定的目标有些"偏离",但对学生来说获得的结果和受到的启发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获得不了的。</h3> <h3> </h3><h3> 请对孩子说"不"</h3><h3> 初三数学组:张崴崴</h3><h3>作为班主任,经常解决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一些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接触,尤其当所带的班级进入初二、初三,我发现这些家长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孩子离家出走。离家出走,是孩子迫使家长妥协的杀手锏,在屡次"较量"中,孩子以胜者自居。离家出走,成了家长同时也成了老师教育孩子的软肋。</h3><h3>班级一男生放学后避开校门口等待的父亲,跑到郊区一网吧准备离家不归。父母,老师,学生家长苦苦找了4个多小时,才通过QQ定位将他找到带回。后来我问家长对这件事如何解决的,家长说一个字都没敢多说,只要平安回来就挺好。后期这个孩子自己不听课和同桌上课谈游戏,影响前桌学习,前面女同学让他上课不要说话,这个男生的回复是"用你管"。我发现后进行批评教育效果不明显,就请来家长,希望双方努力,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而不是游戏,而家长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一句话都没说孩子,孩子进班级后,家长对我说,现在一个字都不能说,怕孩子不高兴,这还经常说离家出走就走呢。</h3><h3>初二地理生物结业,班级另一个男生对所留的备考内容一项都不完成,回家一个字都不背甚至书都不往家拿。我打电话给他的妈妈希望家长在家领着考一考背一背。家长给予的反馈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好言好语,说也不听,再说多了他就说要离家出走,只能这样啦,没办法。最后,这个孩子的成绩两科加起来都没考到30分。</h3><h3>还有一个男生,地理生物备考时,大家7:00之前就到校背考题,他都得快8点才来,打电话问家长,每天都是叫不起来,等睡醒了就去,到了后期全天都不来了,问家长,家长说出门了,要不就牙疼,休一天,我也找不回来。我告诉家长和学生,学校不是游乐场想几点来就几点来,想不来就不来。学校有规章制度,这样的孩子不守规章规则,之后在社会也很难立足,可家长表示无可奈何,不敢深说,一说就要走。最后这个孩子地理生物成绩与他妈妈定的买3000的手机差一分,在家一顿闹。进了初三,每天睡到中午,下午想几点来就几点来,家长听之任之,表示随他吧。我就想问,就让他们走,能走多远,外面的世界那么好生存呢?不给他钱,半天都熬不过去,乖乖回家。可家长不敢这么做,我也不敢都让家长这么做,谁都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h3><h3>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谨在《请对年幼的孩子说"不"》一文中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不仅仅是给予,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人生中的悲喜,成败,快乐与痛苦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所以,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很有必要让他们经历一些不如意,包括家长对他说不"……</h3><h3>对于这些束手无策的家长,这些已将父母降服的问题孩子,我们老师应怎样对待,怎样教育?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要不管,会使孩子越走越远,不说他们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恐怕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对人对己负责的社会一员都难。所以,没有办法也要想办法,管不了也得管。</h3><h3>首先,可以利用班会或平日中结合一些法制节目或生活中事例让孩子们了解现实的社会。可以和孩子在闲聊中渗透离家出走现象的看法,让孩子明白离家出走的危险,让其对现在的社会治安有一定的认识,对生命有足够的尊重和爱情,对安全有高度的重视。</h3><h3>再是沟通,但不是简单的说教,一个小小的纸条,一个暖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通关心的电话......只要用心,沟通无处不在。</h3><h3>最后,要在孩子面前说"不"。现在孩子都很聪明,他们会试探老师家长的态度。你弱他就强,你强它就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规矩还要遵守。今天不写作业,不加以管,以后会更不写。今天请假找理由不上操,不劳动,很容易允许了,下次会编出更多理由摸这就是你让一寸他进一尺。</h3><h3>民主,理性地对待孩子所出现的问题,让孩子明白离家出走不应该成为孩子对付,对抗,反抗,惩罚父母的手段与方式。孩子应以爱报爱。既然孩子是家长的至爱,那就让我们每一个爱孩子的老师家长努力学会正确地爱,科学地爱,智慧的爱。</h3><h3>该对孩子说"不"时,请坚决的对孩子说"不"。</h3> <h3>融入血脉的职业感</h3><h3>初二英语组 任峰松</h3><h3>经历藏于心底,无论何时回味,依然历久弥新。</h3><h3>2017年,对我而言,沉重而又幸福,一份记忆,落笔成文,书写情怀。</h3><h3>这一年,年近40的我有了自己的娃娃,过程坎坷,心情沉重,由于身体的缘故不得不暂时终止了工作。孩子2个月时,在家休产假的我接到工作电话,到初三孙光老师的毕业班代英语课,据说这个班的课很难上。彼时,孩子小,先生病,能帮忙带孩子的只有年过70的公婆。难处是事实,毫无犹豫的接受也是实情,感恩与挑战是我当时的真实心情写照。简单与班主任沟通过班级学生状况的我,带着惴惴不安但充足的心理准备进班。第一次进班,与学生的沟通类似于闲聊,从和英文相关的YSL口红,聊到中国古诗词大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持人:董卿,再聊到当时很火的一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坚定孩子们的一颗心:不负时光,在最美好的时光遇到最美的自己。全力以赴,不犹豫,不后悔,坚定的把握每一个新的起点。那时他们刚刚告别一模,新的起点是二模。当然,作为英语老师,我当然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们我所理解的英语的学习方法。</h3><h3> 那一刻,我记住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灵动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至今想来,孩子们信任的神情胜过窗外流金般的风景。</h3><h3>第一天的课程结束,我给家长发了一条微信:各位家长好!我是咱班英语代课教师任峰松,昨天拜托班主任孙老师布置了第一次英语作业,很欣喜地发现咱班家长对孩子的高度重视和对老师工作的积极支持!我深知,孩子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更是你们全部!期待各位家长能始终关注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谢谢!第二天课程结束,我给家长发的信息是:请家长关注:1.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2.学习资料的准备情况。3.孩子上课的听课效率。第三天的信息内容是:对孩子英语这个学科有期待值的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你负责作业,我负责课堂,愿对孩子的心情一致,你我的合作形成孩子向上的合力!我坚持着每一天用微信这一形式向家长反馈着孩子们每一天的课前准备能力,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的听课状态……半个月后我给家长发的微信内容是:尊敬的各位家长,这是我代咱班英语课的第三周,半个月的时间里,咱们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懂礼﹑有灵气,对知识的接受领悟力超强;有待提升的是孩子的规则意识﹑时间观念,作业完成的认真度。部分同学惰性强,只有家长多陪伴,多正面引导,加强孩子的作业监管,孩子定会如你所愿不断进步的!这段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最初和班级的一个强势的男生发生过一次激烈的冲突外,一切安好。而家庭中因为我的工作变得颇为不平。工作时难免出现因为课间给孩子答疑解惑,回家过晚的情形,孩子因为过度饥饿引发的喷奶现象,吐湿了衣服,枕头,床单,被子,把我吓哭,愤怒的先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强烈的质疑,那一刻,冷硬的我想的是抱着孩子决然离去,而走到门前的我听到的是来自于先生更为绝情的话语:孩子是你的吗?要走你走,孩子留下!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心如刀割,抱着娃娃追问:娃娃,妈妈该怎么办?!工作和照顾孩子不停的冲突着,然而,提早踏出家门工作的我无悔!</h3><h3> 2个月和学生相伴的时光波澜无惊,一边陪伴着学生,一边陪伴着女儿,尤其是在深夜,一边等着给夜里醒来的女儿哺乳,一边给学生们批卷,虽然困倦无比,竟然找到了岁月静好 的感觉。</h3><h3> 2个月的陪伴,和学生们完成了4套卷子:《龙江中考标准卷》﹑《中考信息卷》﹑《名校冲刺》﹑《六月冲刺》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反馈样本如下:</h3><h3> 中考标准卷 (满分:120)(略)</h3><h3>请各位家长朋友关注:《名校冲刺》非常重要,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我们花费了2周的时间,利用部分课上的时间和在家的极少时间完成了8套试卷的书写。通过学生做--老师批--课上答疑解惑的环节,意在实现做过的题学生必会的结果。请孩子们一定把八套试卷及答案按顺序订好,有时间就翻看错题,确定做过的每一道题都会。(无分数的说明没交卷)。</h3><h3> 二模结束后,看过成绩后,我觉得孩子们的英语成绩再提高一些,会对他们的整体提升大有裨益,于是说了一句非常欠扁的话:三模我重点要看你们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呦,如果英语比数学高,奖励!如果数学比英语高,等着挨揍!三模成绩揭晓,有17名学生英语成绩比数学高,我兑现了自己的一半诺言:奖励!而另一半则没有兑现,因为我是老师,不是打手!奖励前,我要求他们自己写条写明自己想要的礼物,当然必须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半信半疑,但很讲究,没有任何过分的要求,而我一一满足了他们需求,只有一名要迈克尔杰克逊海报的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没有买到,买了一本东野奎吾的书给他。提到要求就得到满足,学生们感觉很惊讶,而我则平静地告诉他们这也是我给他们的课程之一:要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抓住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当然,我也没有亏待那些没有主动提出要求但进步了的孩子,自己做了手工品给他们,有穿上外套的笔,有纸折玫瑰打成的手捧花……</h3><h3>若值得被记住,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也会永驻心间。</h3><h3>若只是不重要的记忆,那不如就此别过,倒也云淡风轻,天高海阔,彼此留下的只有短暂却鲜活的美好。</h3><h3>何必向周遭努力地证明曾经的过往?深情不如久伴!陪伴在学生们的身边,是作为老师的我能给予的最深情的告白!鼓励孩子们想学了就毫不犹豫的投入,专注并执着于学习的过程中,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美的自己,给予孩子们一个回首时光不后悔的优质人生!</h3><h3>中考前夕,最为忙碌,每天利用微信给孩子们讲题,批改作文,当然也少不了鼓励:偶尔投影在你们波心的Miss Ren恭祝学子们在明日的英语考试中:执自信之笔,答满意之卷,写高分之字,考幸运之试,做如意之题,品成功之果!孩子们请记住,考试是成长中的必然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心态上的较量,所以请记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交一份初中阶段最为满意的一份答卷,仔细审题,严谨作答,稳中求胜,千万不要跳跃思维,千万不要凭经验做题。请记住:把每一道题都当做从未见过的新题来做。中考当日,我穿着红色的旗袍送孩子们进入考场,俨如自己当班任时,那时,我全然未想:我只是他们的代课老师,我已经习惯了对我的教师岗位恪尽职守!</h3><h3>一句:老师,谢谢您!如果不是你,我已然放弃这个学科!一句:感谢老师,您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负责的好老师!谢谢您给孩子的礼物,孩子说会一直珍藏着,这是她最喜欢的礼物,因为是老师亲手做的……</h3><h3>不期盼他人的记忆,在经历时,用更多的心思去珍惜去付出,因为我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h3><h3>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心的爱过,就是最好的证明!</h3><h3>照片会风化,字迹会模糊,砖瓦会腐蚀。百年之后,除了风声依旧,即使你我都早如流沙,散入风中,爱生的情怀已然融入血脉,成为永久的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