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天堂,后有赞皇——寺峪村

好孩子i

<h3>赞皇县,千年古县,寺峪村地处太行山东麓,背靠大山,因山中有寺得名∶“寺峪”。早年间就有∶“先有天堂,后有赞皇”之称。</h3> <h3>寺峪村,苹果果园闻名,产自山里的红富士苹果,生长周期长,营养极高,每当采摘季节,村里都会有采摘节,热热闹闹的比出谁家苹果最好,最大,便会成为这一年的苹果王。</h3> <h3>金丝大枣,青枣用来做蜜枣,儿时,每当八月十五中秋节,红枣自然长成,都会到山坡上摘着吃,咬一口,清脆甜口,现在想起来,真是回味~~</h3> <h3>村里除了红富士苹果,金丝大枣,另外还有好多果木,李子,杏子,桃子,柿子,梨,樱桃……好多水果,简直就是应有尽有~</h3> <h3>  俗话说∶“有山就有庙,此言不差!”天堂寺处于山脚下,里面供奉四大天王,寺后有一山峰名曰“云锁山”传说汉末王莽篡位,追杀汉室后裔刘秀,刘秀逃至寺峪,藏到山上,眼看王莽追兵就要追上搜山,顿时天色突变,大雾笼罩山体,王莽不敢进前,后终退去,保下刘秀一命不死,刘秀登基后,将此山命名"云锁山"。</h3> <h3>云锁山有一峰名曰"望龟峰",这座山峰联通左右两座山峰,前后看都是一座盘膝而坐的弥勒佛像。天然形成双面的弥勒佛,在探龟峰下方有块山坡名叫石鼓坡,这里什么植被都不长,用力敲击,其声如鼓响,所以叫做石鼓坡,据说石鼓坡就是弥勒佛的肚子,寓意度量大如山。为什么俗话都说"男戴观音女戴佛"?男人戴观音是说男人要有菩萨心肠,常怀慈悲之心;女戴佛是说女人要有弥勒佛肚大能容的度量。这跟石鼓坡寓意相同。</h3> <h3>望龟峰还有一说法。据说赞皇又名龟城,其地理形状好像一个灵龟,龟身就是望龟峰,有风水术士说,站在望龟峰放眼望去,赞皇县城尽收眼底。赞皇县委大院就在灵龟头部位置,神龟的头部为镇压之地,这也是赞皇县风调雨顺的原因吧。</h3><div>古代龟蛇都是有灵性的瑞兽,真武大帝不就足踏灵龟,后背灵蛇嘛😊 </div> <h3>这座庙,可有大来头,当地人称“老庙”,这座古寺据传已有千年历史,其特色在于倚山而建,就山势开凿,庙顶全是石头堆砌,无一椽一檩。听老一辈人言讲,古时有一员外,晚上偶得一梦,菩萨显灵,指点员外建一座庙,须∶“火烧不得,水冲不得”方可保佑平安,老员外想了一夜未眠,才想出来这依山而建的石头庙。</h3><div><br></div> <h3>石头庙,曾经也有众多僧人在此修行,只可惜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搜山,剿杀我军,寺里住持命人在山顶挂一大钟,作为消息的警报,每当敌人搜山,都会敲响警钟,一个夜里敌人突然来犯,钟声响起,村里人都听到了,可惜庙里修行的僧人没有一个醒来,就这样,庙里僧众没有一个屈服的,他们视死如归,全部英勇就义,以自己生命保全了我军有生力量!</h3> <h3>古庙旁边一座山头,这座山头也有一个传说,古时候山神见附近百姓,勤劳朴实,但还是很清苦,山神发善心,磨了好多金豆子,每年打开山门,乡亲们可以进来,拿一颗金豆子回家度日,每人一颗,大家拿走以后山门就自动关住了,乡亲们都特别感激山神,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后来,邻村有一对夫妇听说了,也跟着来拿金豆子,这对贪心的夫妇,拿着麻袋来装了,没等他们装满,山门关上了,这对贪心夫妇再也没能出去。从此山门紧闭,再也没有打开过。据说有钥匙可以打开山门,就是一花双果的葫子瓜出现,用这个葫子瓜就可以打开山门,但大家从来没见过这种葫子瓜。大家都记住了:为人莫贪心!</h3> <h3>翻过山头,顺着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往下走,还真是小路,窄的就能走过一个人,下到半山坡,不太远处就能发现一眼古井。井水不深,但特别清澈,据说无论旱涝,水位始终如此,干旱不降,洪涝不升。顺手汲水上来,直接饮用,喝一口,甘甜清凉,刚才爬山时的燥热感一点都没了,顿觉神清气爽!村里人称为“神井”,喝了井水可治百病,每当元宵节,村里有游百病的习俗,正月十六早上村里的人们还有远道而来的邻村人都会携带着瓶子杯子,不辞辛苦来到这里喝上一碗,在一年当中都会健康快乐!每想起儿时游百病的回忆都会不禁想起这井水的感觉,啧啧,真甜!</h3> <h3>井边三块石头搭起一座小庙,我估计是龙王庙。井一边放着一个蓝色塑料桶,这就是让人们汲水用的。方便来往人们饮水</h3> <h3>登上山顶,山里的景色尽收眼底,顿时神清气爽,生活在这么美的仙境里,真的是益寿延年呀。</h3> <h3>山,无水则不灵,翻过山坡,除了山里的小溪和井水,还有另外一条河,这条河叫做黄沙河。</h3><h3>关于黄沙河,也有不少典故,说是早年间,有一位挑担子卖针线的年轻人,有一天路过黄沙河,半路遇到了一条小蟒蛇,年轻人见蛇可怜,便挑在担子里收养起来,从此便和小蛇一起度日,天长日久,小蛇慢慢生长,长大了,挑担子的挑不动了,这位恩人便对蛇说∶“你走吧,以后自谋生路吧”,就这样,恩人走了,但是,分别后蟒蛇并未离开黄沙河,在黄沙河住下了,吸收日月精华慢慢的修行,一条蛇慢慢的长成了大蟒蛇,有了力量,每当行人过河,蟒蛇张开大嘴吸起行人,慢慢的传开了,百姓们肉眼凡胎,感到神奇,但看不出来,以为每当走到黄沙河就会飞起来了,天长日久,大蟒蛇慢慢力量变大,开始吸食百姓,开始吃人了!百姓才知道原来山顶住着一盘大蟒蛇,从此百姓晨昏时刻便不敢过河,若干年后消息传到了当年挑担子卖针线的那位恩人耳中,此时已经不再是年轻人,变得十分苍老,他就想起当初救蛇一事,不会真的是它吧,想到这里就和街坊四邻一起来到黄沙河边,一看,果真是当初的小蛇,这位恩人也怕,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对莽蛇劝说,怎奈蟒蛇忘恩负义连昔日恩公也吞下肚去,在吞下去的过程中恩人用手中的剪刀,将整个蟒蛇肚子划开,就这样,蟒蛇也死了,恩人也离开了人世,附近村民为了纪念这位恩公,便称他为神,在河边建起一座小庙,世代纪念,至今还有庙的存在,这,就是黄沙河,救一条蛇,杀一盘蟒的故事。</h3> <h3>寺峪村还有很多的典故,很多美丽的景色,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只有回家过年过节才能回去看看,这些典故又有多少人知道,有机会实景游玩,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