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精神丢了,扶贫就成了毒品!

王禹

<h3>  当前,村里正对原贫困户退出审核和对新增加贫困户或返贫户进行识别认定,行政村三委班、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组织群众参加评审会议,现场听到的满是争吵,争论,议论,一些贫困户为自己成为贫困感到无比光荣,脸上有光,有的没有争得贫困而羞言:我家比他家还穷呢。有的非贫困户还愤愤不平的讲到:扶贫尽扶些懒人、馋人、老人、残人。后两者的确在情理之中,但前两者不可理解,甚至不可理喻。</h3> <h3>  这些话,并不是无风之浪。我们工作队进了一户人家,家里家外无插脚之处,家里家外味道都让你难以承受。堂屋堆满了历年喝完酒的空瓶子,或许上几百,我们是快中午去的他们家,但正在住妈家的姑娘还围着被窝稳排大坐的坐在炕上,还为父母的贫穷找说辞。</h3><div> 还有的贫困户,拿上扶贫款去赌博,村里人嘲讽,自己懒的去翻牌,雇人去翻牌。到了忙于春耕秋收的时候,富裕户都在地里忙乎,而部分贫困户在文化室里打牌。有的因没评上贫困户,还怪怨儿女有车有楼,拖拽了自己。</div> <h3>  在当前,一些人以当选"贫困户"为荣,无非是想依靠扶贫政策,不劳而获得到钱物补助。如此,不论你客观原因如何,在主观上,你志已穷。再精准的扶贫,也是扶有志脱贫之人,人人争当"贫困户"、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绝非扶贫攻坚工作的本意。</h3><div>  在人人争当贫困户、人人固守贫困户的环境中,贫困成为不知羞耻的文化怪异,势必渐渐稀释着人穷志不穷的精神之源,无形培育了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无庸之人,导致的将是急速堕落的循环贫困。</div> <h3> 原本儿女应尽孝道,爹娘安静养老的一些人家,却在扶贫政策面前,有的昧着良心沉默,不认爹娘,有的却想办法为爹娘争个贫困户,把孝老的责任推给政府,转推扶贫干部,村干部。贫困的原因有多种,但要真正消除贫困,势必也要预防不以“贫”为耻的贫困心理。对“教育脱贫”应准确理解,教育人们自强自立,以勤劳致富为荣,以坐等扶持为耻,正如一些富裕户所讲,动一动就比靠政府扶持强;教育子女们独立生活,早“断奶”,早尽孝敬之责任。</h3> <h3>  在到村里走访中,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感激之声,他们认为现在的政府比养个不成器的赖儿还强;另一种声音就是群众对扶贫的怨气。尽管现在竭尽全力、绞尽脑汁来确保“精准”,但在走访的群众中,还有人说扶贫不公平,在哭穷,有的住着宽阔的房屋,家里有着小轿车,却说自己从来没得到政府送来的米、油等照顾,欠了不少的帐,算下来,自己最贫困,自己应该得到政府的照顾。</h3><div>  有的贫困户家有儿女几个,儿女甚至在呼市、广州等地购买了房屋,过着现代化生活,父母还得背负还贷的重负,让父母住在黑湫湫的老屋里,年老体衰,无收入来源,美其名曰:贫困户,作为扶贫工作队的一员,的确感慨颇深,我要是在呼市买一套楼,日子也不好过,更不要说北京上海了。</div> <h3>  如今政府对贫困户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不是买油就是买米,甚至有的地方给贫困户买牛买羊给贫困户。于是催生了人人哭穷,人人争当贫困户,“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到懒不懒,政府不管”,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文化。</h3><div> 如果你是暂时的贫困户,希望你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如果你不是贫困户,希望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帮扶贫困,小善积成大德,助人度过难关。如过你的确病无劳力、老无依靠,你也不必担忧,你也不必歉疚,现在政府不仅扶持贫穷,还扶养贫穷,让鳏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div> <h3>  扶贫先扶志,否则永远扶不起来,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想办法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现实,争当贫困户不是啥光彩事,只能永远处在贫困层,会毁了一生脱贫的斗志,更会毁了一家人甚至子子孙孙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