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目标,聚焦同课异构!—儋州市第一幼儿园开展中班语言《水果屋》观摩研讨活动纪实

蓝色畅想

<h1>  为了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目标,提高我园教师在集体教学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发扬"种子"教师的效应。11月3日在曾江霞园长的部署及刘金灵副园长的组织下,我园开展了中班语言"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h1> <h1>  2017年11月3日,在刘金灵副园长的组织下,老师们针对中班语言活动《水果屋》进行集体备课,大家各抒己见,参与讨论适合幼儿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内容的多元化以及呈现形式的多样化。</h1><h3> </h3><h3><br /></h3> <h1>记录人:符凤梅 </h1><h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3日 </h1><h1>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h1><h1>主持人:刘金灵 </h1><h1>参加人员:语言坊教师 </h1><h1>活动主题:中班《水果屋》 </h1><h1>活动目标:1、能用连贯的语音复述故事,讲述用水果盖房子的过程。</h1><h1>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丰收</h1><h1> 3、萌发幼儿对童话的兴趣。</h1><h1>集体备课流程:</h1><h1> 1.领会语言领域的教学目标: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中班幼儿语言目标: 讲述比较连贯,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h1><h1> 2. 研究《水果屋》故事。本故事是一个童话故事,短小,但是故事情节比较有趣,有高潮部分,转折点是熊妈妈和小熊的对话部分。</h1><h1> 3.教师朗读,讲述故事。重点是丰收情境的描述和对话,研究讲述的语气,语速。</h1><h1> 4.研究教学准备:挂图、动画、幼儿用书。没有挂图,教师用手机拍动画制作成ppt格式播放。动画的讲述比较生动,色彩、动画,声调适合中班的幼儿,适用于本节活动完整讲述部分。 </h1><h1> 5.研究教学过程:</h1><h1> (1)本节活动采用先分后总的过程进行教学,教师讲述第一自然段提问:熊妈妈的水果园怎么啦?谁知道丰收是什么意思?讲述"一天-----熊妈妈高兴地说"。提问:水果丰收了,熊妈妈怎么办?它们把水果放在哪里?它们遇到什么问题?是咋样解决的?讲述:"第二天-----高兴级了!"提问:它们是怎么做房子的?后来呢?</h1><h1> (2)教师出示ppt图片,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遇到什么困难?它们是咋样解决的?它们是咋样用水果造房子的?心情是怎么样的?</h1><h1> (3)集体讲述故事,感受故事中快乐的情趣。教师带领幼儿讲述故事。</h1> <h1>💐老师们在酝酿讲故事的技巧。🌷</h1> <h1>  执教的老师在历经了"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等的多元集体备课之后,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孩子的学习发展就更有底气了。</h1><h1>👏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h1> <h1>  符凤梅老师通过PPT,采用先分后总的形式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熊妈妈和熊宝是怎样用水果造房子的?她侧重于引导幼儿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并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h1> <h1>  有效的提问,激发了宝贝们的表现欲!👍👍👍</h1> <h1>  王杰英老师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分段讲述后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学会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h1> <h1>  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宝贝们的思维跟着活跃起来!👍👍👍</h1> <h1>  现场的园长和老师们在全神贯注地观摩活动。</h1> <h1>  一样的教学活动,一样的教育核心,但2位老师却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内容,让我们进一步明确语言领域的核心经验和教学模式。</h1><h1> 首先执教的2位教师分别进行反思性的说课,说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以及不足之处,紧接着教师们分别针对今天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的核心经验、教学方法及师幼互动等方面畅所欲言,大家都提出了可行、可操作的宝贵意见。最后,由刘金灵副园长做了细致的点评,并对今天的活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h1><h1>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观摩与研讨,大家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满满……</h1> <h1>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h1><h1>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共促成长!</h1><h1> 我们在教研的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