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怎样理解断连?</h3><div><br></div><div>断连是研究笔画间、字间关系和节奏变化的重要内容。篆隶楷书的断连变化简单些,行草书的断连变化复杂些,故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才能真正掌握。我以为,断连要从相离、相交、相合三个层面去分析。</div><div><br></div> <h3>相离的笔画之间本身是断开的,怎么连?字内上下左右笔画间相离、字间尾首笔画间相离都靠一条牵丝来连。</h3><h3><br></h3><h3>这种行笔相当于“开汽车”,笔画是老路,而牵丝是笔画间接通的新路,新路接通后汽车才能开过去。</h3><h3><br></h3><h3>这牵丝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到有长有短、有粗(宽)有细(窄)、有曲有直,既要自然流畅,又要随机应变,切忌做作刻板,尽量不要出现两条上下或左右平行的牵丝。总之,牵丝的形状和方向都要不一样。</h3><h3><br></h3><h3>不过,牵丝一般要比笔画细(除狂草外),粗了容易与笔画混淆。牵丝不要太多,太多字容易太花,故要用笔断意连的办法来调整处理。</h3><h3><br></h3><h3>笔断意连是笔画在空中相连,或露锋断开,笔画间呼应关系明显,或藏锋断开,笔画间关系含蓄。这种行笔相当于“开飞机”,地上只留下起飞和降下的痕迹,或没有一点起降痕迹(直升飞机才能做到),这里,还要讲究起降间距的远近,以体现黑白、疏密、虚实变化。</h3><div><br></div> <h3>相交是笔画间相连的一种特殊形式。字内相交的笔画本身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相交的位置有差异性,交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移动,可左移右移,也可上移下移,甚至可以移到某个笔画一端边缘,还可以离开某个笔画,形成相离状态即笔断意连。笔画间不同的交法,会形成不同的疏密效果,故相交与疏密联系很大哦。</h3><h3><br></h3><h3>笔画间的连接处、转折处、钩处可以理解成笔画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都可用断连和方圆、提按的组合搭配及角度和位置的移动来变化处理。</h3><h3><br></h3><h3>字间相交是指上一个字最后一笔写下来刚好碰着下一个字第一个笔画的某一端(起笔或收笔处),从而交在一起。</h3><div><br></div> <h3>相合也是笔画间相连的一种特殊形式。字内笔画相合是行草书中为了夸张虚实和疏密的变化,需将某些笔画间距有意拉开留出空白,同时将某些笔画拉近距离粘合在一起而重合。</h3><h3><br></h3><h3>字间笔画相合则是上一个字最后一笔连下来刚好与下一个字第一笔方向相同而重合。</h3><div><br></div> <h3>字间的断连,主要看上字尾笔和下字首笔,靠上字最后一个笔画与下字第一个笔画间的断连来处理。实际上,偏旁部首间的断连和字间的断连都是笔画间的断连。</h3><h3><br></h3><h3>篆隶楷书的断连以笔断意连为主,比较容易掌握。行草书的断连变化则特别丰富,既有笔断意连(空中相连),又有牵丝相连。</h3><h3><br></h3><h3>这条牵丝可不能小看。既有相交连法,即上笔连下来刚好与下笔起笔处相交接,又有相合连法,即上笔连下来刚好与下笔重合,还有粗连细连、长连短连、曲连直连等等。</h3><h3><br></h3><h3>要掌握不同的连法很不容易,关健要看我们能否会用阴阳理念,能否举一反三,能否自然和谐处理。</h3><div><br></div> <h3>看下二字,字内上下或左右偏旁部首间断开了(笔断意连),多空灵!</h3> <h3>看下二字,字内各有二笔画间相连叫相合连法,找一下?</h3><h3><br></h3><h3>那个“然”字,字内笔画都连在一起,多流畅!</h3> <h3>看下面“并”字,字内笔画间断多连少,多空灵松动!</h3> <h3>看下面的字,字内笔画有断也有连。其实行草书大多数都这样,字内笔画间要断连组合,只不过有的连得多一些,有的断得多一些。</h3> <h3>看下面的字,这种字间相连叫相合连法。那条相连的牵丝刚好与下字首笔重合,牵丝较短则叫短连,较长则叫长连,较直则叫直连,较曲则叫曲连,较粗则叫粗连,较细则叫细连。</h3> <h3>看下面的字,这种字间相连叫相交连法。上字连下来刚好交在下字首笔的起笔处。</h3> <h3>看下图,左行连续三字相连,这三字相连也叫相合连法,上字连下来刚好与下字首笔重合。</h3> <h3>请看上图(王羲之行书)</h3><h3>右边三字间断开,属笔断而意连。左边三字则相连(上二字细连而下二字粗连),都属相离牵丝连法。</h3> <h3>请看上图(王献之行草)</h3><h3>左右二行字间都用牵丝相连呢,这条牵丝有粗细、长短、直曲之别。其中,只有一处是相交连法(後与不的连线),其它都是相合连法(上笔下来刚好与下笔重合)。想一下,这相合连法的牵丝为何可以这么粗?因为其本身就是笔画呀。这相交连法的牵丝为何不可太粗?因为其本身只是牵丝而不是笔画呀。</h3><div><br></div> <h3>看上图(米芾行书)</h3><h3>第一排有6个字相连呢,首尾几个字是相交连法(牵丝不可太粗),中间几个字则是相合连法(牵丝可粗可丝)。看出来了吗?</h3> <h3>请看上图(米芾行书)</h3><h3>我不介绍了,请你找一下,哪些是笔断意连?哪些是牵丝相连?哪些是长连短连、粗连细连、曲连直连?</h3> <h3>现在有很多人学书法喜欢写行草,因为写行草爽快。要写好行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学会连,只可惜很多人连不象,到底怎么连呢?<br></h3><div><br></div><div>其实,只要学会笔画间的连,就能解决连的问题。大家知道,连有笔画间的连、偏旁部首间的连、字间的连。偏旁部首间的连和字间的连实际上都是笔画间的连。</div><div><br></div> <h3>从空间角度分析,有相离、相交、相合三种连法。相交和相合的笔画本身连在一起,相离的笔画除了笔断意连,只能靠一条牵丝来连,于是,相离的笔画从空间位置角度可概括细分为三种连法:</h3><h3>一是横向笔画间的连(如横与横相连),</h3><h3>二是纵向笔画间的连(如竖与竖相连),</h3><h3>三是纵横笔画间的连(如横与竖相连)。</h3><h3><br></h3><h3>相离的笔画从牵丝方向角度可概括细分为二种连法,一是相交连法,指上笔写下去刚好碰着下笔的起笔部位。二是相合连法,指上笔写下去刚好与下笔重合在一起。</h3><div><br></div> <h3>从虚实角度分析,有虚连、实连二种连法。虚连有"笔断意连"(笔画间有明显的呼应关系)和"笔断意断“(笔画间无明显的呼应关系)之分。实连有"牵丝相连“(细线相连)和"笔画相连“(粗线相连)之分。</h3><div><br></div> <h3>从形状角度分析,有粗连细连、长连短连、直连曲连、方连圆连等。</h3><h3><br></h3><h3>从墨色角度分析,还有枯连湿连、浓连淡连等。然而不管怎么连,关健要连得轻松自然,不可生硬做作。如果连得生硬做作,那还不如不连为好。</h3><div><br></div> <h3>从书体角度分析,连还可分行书间的连、行草间的连、草书间的连。</h3><h3><br></h3><h3>当然,连不是说一定要所有的笔画都连,而是要有断有连,断连交叉组合为妙。故有时为了更好地断,要适当使用楷书的写法,有时为了更好地连,要灵活使用草书的写法。将楷书和草书的字法适当夹在行书中,形成行草或行楷,才能写得更有节奏、更精彩(见下图)。</h3><div><br></div> <h3>我们在读行草古帖时,会发现字内的笔画间相连有三种类型:一是字内所有的笔画都不相连,二是字内笔画有断有连,三是字内所有的笔画都相连。</h3><h3><br></h3><h3>也会发现整行的字间相连也有三种类型:一是整行字间全不相连,二是整行字间有断有连,三是整行字间全都相连,有时会出现连读五六个字甚至连续十个字以上相连。</h3><h3><br></h3><h3>其实,以上三种类型都需要在作品中存在,因为它们要起相互调剂补充和衬托配套的作用。于此,我们在实际书写时也要把握好分寸,学会及时调整。断得太多时,就会太板,缺乏气势和动感,缺少流畅性,故要马上想到用连来调整。连得太多时,就会太花,缺少意趣和静气,缺少含蓄感,故要马上想到用断来调整。</h3><div><br></div> <h3>其实,世间的事物都这样,要讲究中和,而不能太偏面太偏激。</h3><h3><br></h3><h3>不过,在实际操作时,我们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缺什么就要补什么。不会连,我们就要多练各种连法,直到连爽快为止。不会断,我们就要多练各种断法,直到断爽快为止。</h3><div><br></div> <h3>要练连爽快为止,就选择张旭、怀素、王铎的狂草吧!</h3> <h3>不要以为张旭怀素的字全都连在一起,其实是连中有断呢,何处断?字内有断,字间也有断,找找看?</h3> <h3>看下图王铎的草书,尽管字间连的不多,没有连爽快,而字内笔画间连的就比较多,还是连爽快的(如佛、難等字)。</h3> <h3>看下面苏东坡的天下第三行书,字间很少有牵丝相连,而字内笔画间就有断有连。找一下,字内笔画间有没有三种连法?哪些全断(楷意)?哪些全连(草意)?哪些有断有连(行意)?</h3> <h3>看一下下面的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字内字间牵丝相连多了些吧。哪些枯连?哪些湿连?哪些粗连?哪些细连?连和断有没有交叉组合?断和连为啥要交叉组合?感悟一下。</h3> <h3>断有断的味道,连有连的好处,连和断要交叉组合哦,分寸把握要讲究哦。</h3> <h3>看下面那根字间相连的牵丝,多少有力量!象钢丝一样。牵丝也要有质量哦。</h3> <h3>下面是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姪稿》结尾的这些字,连贯性更强化了吧!说明写到最后往往会越写越轻松,越熟练,越有激情。你有这种感觉吗?</h3> <h3>下面是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姪稿》开头部分的这些字。相对连少断多吧,说明开始写作品时,往往会比较拘谨,比较慎重,比较沉着,是吧!这很正常,你有这种体验吗?</h3> <h3>看一下下图王羲之行书的那种连法,我们是否会想到,粗细连法其实还可细分呢。那根牵丝可以从粗到细,从细到粗,也可以从细到细,从粗到粗呢。</h3> <h3>看下面王珣《伯远帖》行书的断法,笔断意连其实更含蓄,更有味道呢。这空中相连有没有“飞机起降”的感觉?</h3> <h3>看下面王铎的行草,断连跨度是很大的,连爽快断爽快都会,粗连细连都来,实连虚连随便玩玩呢!</h3> <h3>看下面陽字右上部的笔画间的相交连法,这么大胆的笔画相交穿插处理,我们一般人吃不消吧!所以,笔画间怎么相交穿插处理?在什么位置上去相交去穿插?怎样形成相交而茂密?怎样形成断开而疏通?两者怎样交叉组合?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的。</h3> <h3>看下面王铎典型的上下字相离牵丝连法,注意不要在形状和方向上老是做重复动作哦,要变变这根牵丝的形状和方向哦,否则会出现很多平行线的牵丝,书法上很忌违哦。</h3> <h3>看下面钟繇的楷书,那种点画间的故意断开而不相交接,那种笔断意连,点画间的呼应关系,空中相连的感觉,那些偏旁部首和局部的简写连法,使楷字更显得通透,更显得活灵活现呢。我们如果写楷书老是很死板,那就向钟繇学几招去吧。</h3> <h3>看看下面米芾写的行书,既能做到字内字间断爽快为止,又能做到字内字间连爽快为止,他才是将断连做到极致的高手呢。</h3> <h3>看下面王铎的行草,左右两行间的断连交叉组合,都是我们创作时章法安排的最好参照呢,好好感悟吧!</h3> <h3>王铎的连绵法是顶级的,可以轻松自然地把10几个字连续相连在一起。如果我们把这相连的10几个字理解成一个字,那就更容易上手了,谁敢试试?</h3> <h3>下面是我对古人作品的感悟分析,如果我们在把握断连节奏变化的同时,还能关注粗细、轻重、快慢、曲直、动静、藏露、收放、疏密、黑白、正斜等阴阳内容的变化,那才叫厉害呢。</h3><h3><br></h3><h3>其实,笔画间相离、相交、相合的位置不同,就已经决定了其虚实、黑白、疏密等空间布白的效果不同。如果再用几条不同形状和方向的牵丝相连,那么其空间布白效果又会有新的改变。</h3><h3><br></h3><h3>笔画间的断连还隐含着书写时间的快慢、节奏的提按起伏,每条牵丝的加入和改变也隐含着时间节奏的重新安排和组合。好好感悟吧!</h3> <h3>下面是我平时写的一些狂草作业,尺幅为4尺至8尺,重在把握断连交叉组合的基础上,还要兼顾粗细、曲直、长短、收放、疏密、正斜等阴阳变化,写小纸小品重在精细,写大纸大品重在气势,总之,要连爽快为止才过瘾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