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 光线:扬长避短</h3> <h3>平淡的顺光、通透的侧光、出彩的逆光,赋予了各异的生活影像。用好不同的光线,是拍出好照片的基础。</h3><h3><br /></h3><h3>而用手机拍摄,你要尤其注意光影效果和曝光控制在这些方面,手机毕竟很难和专业相机相比,需要我们自己来扬长避短。</h3><h3><br /></h3><h3>比如说,在侧光下进行拍摄,人物的脸部很容易留下阴影,所以拍 MM 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至少别让阴影打在她脸上;</h3> <h3>斜侧光下,脸部会产生阴影,拍 MM 时要小心</h3> <h3>再比如说,在逆光光位下,手机想拍出"正常"的逆光人像难度是很高的,毕竟手机的宽容度低,用 HDR 也很难彻底解决。</h3><h3><br /></h3><h3>既然如此,还不如扬长避短,拍个剪影呢!手机宽容度低?正合我意!</h3> <h3>2. 人景互动</h3> <h3>当画面里只有单独的一个人物时,他便会当仁不让地成为画面的焦点。在构图上,把人物放在不同的地方,画面效果也是很不一样的。</h3><h3><br /></h3><h3>你可以多多尝试各种构图和拍摄角度,看看哪种最适合你。</h3> <h3>不断尝试多种人景相互关系吧</h3> <h3>让人物和背景中的元素产生互动,能让画面更生动,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也是提升手机人像逼格的一种好方法。</h3><h3><br /></h3><h3>举个例子说明,同样以"伦敦的红色电话亭"为主题拍旅游人像,在模特颜值差不多的情况下,站在电话亭旁边的,肯定不如站在电话亭里的;</h3><h3><br /></h3><h3>而只是站在电话亭里不动的,肯定不如正在推门或者假装正在打电话的。</h3> <h3>外不如内,内不如动</h3> <h3>人和景的互动感越多,人物就越容易融入环境,现场感也越强,出片的几率自然也跟着提高啦~</h3> <h3>3. 放飞脑洞</h3> <h3>拍多了中规中矩的照片,不妨脑洞大开,玩一些创意,比如说,多重曝光。</h3><h3><br /></h3><h3>实焦拍景,虚焦拍人,让近乎透明的你,飘飘乎于景中央。</h3><h3><br /></h3><h3>要简单快速地在手机上实现多重曝光,可以借助后期 APP。</h3> <h3>倒影也是提高人像摄影格调的利器。不需要很宽广的水域,哪怕是雨后的一个小水洼也行。</h3><h3><br /></h3><h3>以超低角度贴近地面拍摄,能让实体和倒影更接近对称;除了对称之外,也可以尝试只拍倒影,构建一个虚幻的神秘空间。</h3> <h3>雨中影,影中人,似梦如幻</h3> <h3>拍多了静态的画面,不妨再试着拍一拍动态画面。</h3><h3><br /></h3><h3>我说的不是长曝,长曝是需要手机脚架的;你可以试试高速连拍,用数张照片记录一个连续的动作,再放在一起。</h3><h3><br /></h3><h3>动态的你,没准比静态的更有味儿。</h3> <h3>请多多放飞脑洞。有时候,只需一两个 APP,三四个小步骤,就能让你的照片新奇而富有创意。</h3> <h3>总结</h3> <h3>手机之于单反,没有浅景深和高画质,却能带来绝妙的灵感和故事性。</h3><h3><br /></h3><h3>如何将叙事的现场感、人与人的状态、人与景的互动恰到好处呈现,才是手机出大片的精髓所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