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园的秋色

丛亚平

<h3>从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至今已有34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4年?对新华社的感情,自不必言说!</h3> <h3>前几天,踏出宣武门站地铁口往社里走去时,在浓浓的秋色中,突然想,这么多年来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的拍一下自己多年工作过的新华社园区。为什么不拍一集《新华园秋色》呢!</h3> <h3>这是和新闻大厦连接的东配楼。这里运行产生着新华社最核心的拳头产品。</h3> <h3>每天伴着这样的景致走向社大门真的好爽,真希望冬天永远别来北京。</h3> <h3>  这是新华社正门。朝南,武警站岗,守卫着国家通讯社的安全。</h3> <h3>这个新闻大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建。听说当时还是万里特批的。因为新华社离天安门和新华门、中南海并不远,无论从保护古城区环境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国家规划都规定在二环之内不许修建高楼。万里能给特批,也是考虑到国家通讯社业务发展的特殊需要吧?</h3> <h3>新闻大厦去年重新装修过,那闪亮的饰面反光中,映出浓浓的秋色。那是我们楼前的一排银杏树。</h3> <h3>右下角有一个站着的小黑影儿就是本人了。拍照时反光,把自己也拍进去了。</h3> <h3>这是位于新闻大厦里的发稿大平台,24小时都有人在编辑发稿。</h3> <h3>新华社的报刊楼。许多重要的报刊杂志,在这里编辑出版。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就在这里运行!</h3> <h3>还有《参考资料》《新华每日电讯》《世界问题研究》等,也在这里产生。</h3> <h3>报刊楼连在一起的老工字楼(就是那挂着红色爬山虎的),是和民国初年所建的议会大厦一同建的建筑群,老有历史了!</h3> <h3>从报刊楼7层往下望,可以看到中间那个现在看来显矮的“国会大厦”,别看它只有两层,在当年(1913年)可是豪华建筑,在清末民初 能建出这样现代风格的建筑也是不易。</h3> <h3>在绿房顶的民国议会场周围,是几幢新华社员工居住的宿舍楼。</h3> <h3>这就是国民议会大厦的正景,原为清朝末年的京师法律学堂和财政学堂。后来成为民国初年国会开会和办公的场所。</h3> <h3>第一次国民议会大会便在此举办。这建筑被定为全国重要文物,所以无论新华社多么需要新的大礼堂,这里都是不能拆的。</h3> <h3>想到这栋楼里曾穿行着袁世凯、孙中山的身影,想到中国第一部宪法曾在这里起草诞生,心里还真的感慨呀!</h3> <h3>左下两栋灰色的四层楼和二层楼建筑,就是和国会大厦一同建的仁义楼、礼智楼等建筑群了,都是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了。我们新华社的人叫它们 工字楼,口字楼,是从空中俯瞰楼的建筑外形来简称的。</h3> <h3>顺着左下角的口字楼往上看,在这张照片的中心部位能看到一个圆弧形顶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国家大剧院了。弧形的大剧院右边露出来的,就是天安门旁边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了。</h3> <h3>还有这新华人称为“圆楼”的,也是这著名老建筑群里的一栋,现在作为新华社离退休老干部局宣西支部的活动场所。</h3> <h3>这是“圆楼”的背面。看不出它有百年沧桑吧!今年刚维修过。</h3> <h3>这是圆楼内的二层会议室,老干部宣西支部正在开会</h3> <h3>这是圆楼的顶,现在真知道为什么叫圆楼了。</h3> <h3>透过圆楼看见的新华社餐厅大楼</h3> <h3>和楼前小广场。</h3> <h3>在圆楼的后边就是新华社新建的多功能大厦。1到3层为餐厅,四层有健身房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新华社的食堂,几十年前就声名远扬。品种繁多,规模浩大。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新华社餐厅吃饭。</h3> <h3>  楼前的银杏树叶几乎以每天减少1/10的速度在脱落。本来前两天要拍的,没带手机,今天拍时就残了一半。秋暮逼人呀!<br></h3> <h3>多功能大搂的正门。</h3> <h3>走进多功能厅正门,迎面就是新华社所发新闻的横幅走字条,每时每刻都在滚动的播发新闻。地面上是一个大地球,好像隐含着毛主席曾说过的 “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的喻意,老人家真希望全世界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呵!而在习主席的带领下,中国的声音确实在这些年逐渐鸣响在全球。</h3> <h3>这幢多功能大搂的地下一层不仅有车库,还有一个日不落餐厅,也就是一天24小时都开着的餐厅,新华社在全球有上百个分社,24小时都有全球不同地方发来的新闻,必须有人24小时不间断的处理这些新闻业务。因此24小时的后勤保障是不能缺的。</h3> <h3>从这边走下去就是24小时餐厅。</h3> <h3>最后的银杏叶,黄到桔红,做一番最后的极致表达。</h3> <h3>我挺喜欢这张照片,翠绿、银黄、蓝天,映衬着红楼。餐厅右边的这两栋老红楼,也是民国建筑群里的两栋。</h3> <h3>红二楼的二层,现在做了新华社历史陈列馆,一层最左边就是工商银行,右边还有邮局和超市。这也是新华人的骄傲,在一个单位院里面,有国家的银行和邮局来设点,这也是不多的吧。想来,1949年国家刚刚建立,还来不及建办公场所,就把国民议会场建筑群这么重要的建筑给了新华社办公,足见国家对新华社的重视。作为新华人,最不该辜负国家和人民!</h3> <h3>两栋红楼边,银杏树在灼灼晚辉下如同燃烧般的艳放。红树后面的,是新华社的招待所,再次装修后,规格如同宾馆。</h3> <h3>这是新华社最大的一栋宿舍楼。我们叫它“三叉楼”。因为它分三个叉。这里曾住着我尊重的一位老新华社记者——戴煌。他因为生性耿直,秉笔直言,很早就被打为右派,历尽沧桑而不悔。他和老伴儿常在这楼下活动,去年他去世了。每次去往餐厅,路过这几个健身活动器时,我都会想起老戴,想起他一边蹬着脚踏轮,一边引吭高歌的身影,不由湿了眼眶。。。</h3> <h3>这幢我们叫它“二叉楼”,因为它的两头都分成两叉。我在这里曾经住了十多年。</h3> <h3>往事不可追忆。。。。</h3> <h3>秋风萧瑟。大多数黄叶都已脱落,成了黑白素描。人也会老去,这是自然规律。只要活着的时候,对人民、对社会、对世界、做了有益的事,默默的消失,也没有什么遗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