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ff8a00">为孩子的牙齿做窝沟封闭:一件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事!!!</font></b></h1><h3><br></h3><h3><font color="#167efb"><b>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b></font></h3><div>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70.1%,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兰溪也差不多)。</div><div>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即1000位龋患儿童,只有41位去看过牙医治疗过)。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城市高于农村。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说明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div> <h1><font color="#ff8a00"><b>一、六龄齿窝沟封闭宜在6-7岁做!</b></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b>【什么是六龄齿?】</b></font></div><div>宝宝在6岁的时候,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牙列的最后面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面萌出的牙,那个就是第一恒磨牙。第一恒磨牙在胚胎3-4个月左右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2-3岁左右牙冠钙化完成,6-7岁萌出于口腔内,上下左右各有一颗,正是因为其在宝宝6岁左右萌出,所以习惯称为“六龄齿”。</div><div><br></div><h1><font color="#ff8a00"><b>二、六龄齿“劳苦功高”,龋坏率也高</b></font></h1><div><b><font color="#ed2308">1、不可替换</font></b></div><div> “六龄牙”是在6岁左右萌出的4颗大牙,是医学上叫第一恒磨牙(伴随一生的牙齿)。由于它是最先萌出的磨牙,有很多爸爸妈妈会把它误认为是乳牙,以为可以替换,对其龋坏不重视,不积极进行治疗,以致严重龋坏而早失。要切记一点,六龄齿是不可以替换的。</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2、保持面部正常发育</font></b></div><div> 因为六龄齿的牙根分叉角度大而特别结实,所以它是恒牙列中最强壮的。而且它牙冠最大,牙尖最多,咀嚼面积最宽,承担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都比其它恒牙大。</div><div> 除此之外,六龄齿位于整个牙弓的中部,成为牙弓的主要支柱,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正常的排列,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以及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3、咀嚼能力最强</b></font></div><div> 四颗六龄齿萌出之后将会成为宝宝人生中第一批恒牙,它们是咬合面面积最大的一颗牙齿,就像一个石磨,对研磨食物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它们受到的咀嚼压力也最大。同时,它的牙尖多,牙尖与牙尖之间的窝沟多,且又深又窄,容易藏垢纳污,发生龋病,甚至造成过早脱落。它们是属于“劳苦功高”的牙齿。所以爸爸妈妈要一定要好好帮助宝宝保护好它们。</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4、容易发生龋齿,诱发全身疾病</b></font> </div><div>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主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根据统计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9%,且60%的龋齿发生在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一旦六龄牙龋坏,它引起的疼痛,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对宝宝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div><div> 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严重的还会诱发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div><div><br></div><h1> <font color="#ff8a00"><b>三、护齿只能靠注意卫生+及时修复</b></font></h1><div> 成人的牙病大多数是由于在小儿时期龋病后新增加的种类,所以在患龋敏感期,如5-9岁期间,防止“六龄齿”的龋病对预防今后的牙病非常必要。爸爸妈妈一定要为宝宝守好这一关。</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1、注意用牙卫生</b></font></div><div> 一般在宝宝2岁的时候开始教宝宝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让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宝宝3岁左右的时候,再逐步教会宝宝“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咬面别忘了”的刷牙方法。</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2、定期检查</b></font></div><div> 作为妈妈的,更要注意在宝宝牙齿萌出后的两三年,应尽量做到每半年做一次检查,发现龋洞,立即填补,不要让龋洞扩展,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3、及时修补龋齿</b></font></div><div>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龋齿,牙髓已坏死,也不要轻易作出拔除的决定,如果可以的话请医生做根管治疗后保留,牙体损坏严重的可使用金属套冠修复。</div><div> 如果实在不能保留,拔除后应及早镶假牙,填补缺失,一切都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4、为“六龄齿”穿上“防护衣”</b></font></div><div> 由于"六龄齿"萌出最早、牙合面的窝沟裂隙较多,矿化程度较差,食物容易滞留。如果宝宝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又喜食甜食、零食,那么这颗牙是最容易发生龋病的。因此,对"六龄齿"应倍加爱护。若“六龄齿”尚未龋坏,采取窝沟封闭术,给它们穿上“保护衣”可预防其龋坏。</div><div><br></div> <h3><font color="#167efb"><b>【什么是窝沟封闭?】</b></font></h3><h3> 刚刚萌出的“六龄齿”并不是十分结实,未经磨耗的咬合面凹凸不平,而且窝沟很深,这样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且不容易清洁,所以它们受到细菌产酸的侵蚀,很容易出现龋坏。不少的爸爸妈妈会带宝宝去看牙科,医生会建议在六龄牙表面的窝沟点隙上涂一层树脂材料,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h3><div> 所以可以用窝沟封闭的方法,在龋齿发生之前,填平咬合面深的窝沟,使食物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div><div>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咬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div><div><font color="#ed2308"><b>窝沟封闭术于1967年作为预防龋病最有效手段推荐</b></font></div><div>• 1971年ADA(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确认疗效</div><div>• 欧美国家作为政府公众卫生项目推广</div> <h3><font color="#167efb"><b>【窝沟封闭的方法】</b></font></h3><h3> 通过清洁牙齿、隔湿干燥、酸蚀、冲洗吹干、涂布封闭剂和固化几个步骤来完成。当材料固化后与沟壁紧密黏合,便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压力,这样对宝宝进食来说并不存在障碍。而且材料固化后没有毒,对人体也不会造成伤害。</h3><div> 窝沟封闭成功的标志是封闭剂能够完整存在,可以磨损但不能脱落,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定期检查检查一下宝宝的牙齿,如果材料脱落需重新封闭。</div> <h3>窝沟封闭前后比较</h3> <h3>兰溪市教育局 卫计局从2013年开始每年在全市各小学开展适龄儿童(二年级新生)窝沟封闭项目(政府买单,完全免费),截至2017年8月,完成口腔健康检查17309人,窝沟封闭10805人,封闭牙数40753颗。</h3><h3>2017年项目实施期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但考虑到6个月后要复查,家长们还是2017年年底前带孩子检查封闭好。</h3> <h3>兰溪市窝沟封闭项目由16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辖区实施。大家可电话咨询各定点医疗机构,或发电子邮件(联系QQ号:3118685281)。欢迎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您的参与将为口腔健康事业做出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