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在巍山

老甘哥

<h3>2017年11月2—4日,大理农校农学专业23班的部分同学在巍山相聚。1977年冬国家改革教育制度,恢复了高考,1978年春48名同学(其中:男38名、女10名),到大理农校农学23班学习。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同学们不仅完成了三年的课程,还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1980年8月初,圆满完成学业的48名同学毕业后,自觉服从组织分配,奔赴全州13个县市(下关市和大理县1983年才合并),参与到我州农业科研、示范、推广工作中,虽然部分同学后来改行做其他工作,但是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大理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h3><h3>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37年弹指一挥间,夕日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均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绝大多数均已退休,同学之间的情谊日益深厚,在巍山籍同学沈家惠的倡导和与陈建平同学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才能在巍山聚会。</h3> <h3>巍山是南沼发祥地。公元649年,细奴罗在巍山建蒙舍诏,又称南诏。南诏在巍山经营四代,历时90余年。公元738年,皮罗阁统一六诏,第二年迁都太和城,因此,巍山是南诏国的古都,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h3> <h3>建于明清时期的拱辰楼。</h3> <h3>聚会的同学们在酒店合影留念。</h3> <h3>夕日的10位美女,现在健在的还有8位。</h3> <h3>八美相聚笑开颜。</h3> <h3>有11位男同学参加了聚会,但因国事或家事的原因,一人早退,一人迟到,未能参加合影。</h3> <h3>现生活在大理市并参加聚会的同学 。</h3> <h3>巍山不愧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古迹和文物,同学们在</h3><h3>参观文庙。</h3> <h3>在拱辰楼前留影。</h3> <h3>漫步在古老的街道。</h3> <h3>在巍山博物馆中。</h3> <h3>详细讲解。</h3> <h3>何拥同学携夫人及孙女参加聚会。</h3> <h3>雨中漫步。</h3> <h3>沈家惠将家中珍藏的泡酒拿出来款待同学们。</h3> <h3>大家纷纷举杯对东道主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h3> <h3>闻名遐迩的巍山小吃街。</h3> <h3>独具特色的巍山油粉。</h3> <h3>3日清晨的早餐是最有特色的巍山张家𤆵肉饵丝。</h3> <h3>师傅在厨房忙碌着。</h3> <h3>4日的早餐是巍山朱记一根面。</h3> <h3>色、香、味俱佳的一根面。</h3> <h3>因工作 而迟到的李树军分别向每一位同学敬酒。</h3> <h3>虽然聚会时间遇上降雨,不得不临时调整活动行程,但是大家都感觉非常愉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下次的聚会。</h3> <h3>谨以此篇献给亲爱的同学们,并对沈家惠和陈建平同学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