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

边走边悟

<h3> 用粘土和陶土制作陶器,在我国已有10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h3><h3> 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曾经极具使用价值的土陶生活用品,遭遇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碰撞。新材料、新技能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用品几乎被现代器皿所取代。</h3><h3> </h3><h3> </h3> <h3> 目前的土陶生活用品主要集中在酱菜的腌制储存、特色酒器、餐馆用汤罐、花钵、鱼缸……。善溪窑就是在这种极小的市场需求中艰难生存。</h3><h3> 宜昌枝江百洋镇的善溪窑开创于清康熙年间,远近闻名,鼎盛时期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用这里生产的陶器。当陶陶罐罐陆续退出百姓家庭后,需求量逐渐减少,善溪窑,这个以生产百姓一般生活用品的窑场就在这狭小的市场中跋涉。</h3> <h3> 老板告诉我,这样的窑场全国已不多,但是各种陶器需求还是有的,只是不赚钱,活又脏又累,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窑场的员工大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涉足这个行业的不多。</h3> <h3>烧制车间</h3> <h3> 工人正在把制作好的器皿码放到推车上,准备送入窑中烧制。</h3> <h3> 还是延用烧柴的方式,木柴是经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边角废料。</h3> <h3> 这个季节是宜昌邓村&quot;豆腐乳&quot;大量上市的时候,工人们赶制的罐罐上还印有邓村的名号呢!</h3> <h3>为餐馆制作汤罐</h3> <h3>制作大口径陶缸</h3> <h3>认真修边整形,保证质量。</h3> <h3> 放在通风的地方,吹干、上釉,之后就可以上窑烧制了。</h3> <h3> 老板很认真地对待这个狭小的市场,工人仔细地做着手头的活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希望"陶土生活用品"不要离开我们太快、太远!</h3><h3> 老板说烧柴污染环境,马上要改烧天然气了。喜耶?悲耶?还需市场检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