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白桦林合唱团演唱系列之二

齐鲁愚人

<h3>对于中国的老一辈人,俄罗斯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国家,地大物博,美丽而神秘。<h3></h3></h3> <h3>俄罗斯与中国一起,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法西斯展开了惊天地动鬼神的殊死搏斗,并最终赢得了胜利。<h3></h3></h3> <h3>因为如此,中俄之间便多了许多共同语言,中俄人民便有了许多交流。<h3></h3></h3> <h3>  俄罗斯民族的异域风情,从俄罗斯民歌里可以窥探一二。例如,在中国与整个世界上备受推崇,广泛流传的《喀秋莎》。</h3><h3></h3> <h3>喀秋莎,本是俄罗斯女孩常用的一个名字---</h3><h3></h3> <h3>与冬妮娅,娜达莎,丽达,,,,,等等一样普通<h3></h3></h3> <h3>俄罗斯的女孩子,美丽,高挑----<h3></h3></h3> <h3>热情,奔放------<h3></h3></h3> <h3>对于情感特别是爱恋的表达-------</h3><h3></h3> <h3>是毫无隐晦的炽热。<h3></h3></h3> <h3>高高耸立的乌拉尔山,奔流不息的伏尔加河,,,是坚定、顽强的图腾。</h3><h3><br></h3><h3></h3> <h3>  而在惨烈的战争中,这种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的双排连发速射、威力巨大的自行火箭炮,由于其炮身上涂有生产该炮的兵工厂的首字母“K”,被俄罗斯的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喀秋莎”。</h3><h3></h3> <h3>喀秋莎,你是战士的挚爱,为了亲爱的祖国和心中的姑娘,战士愿意血洒疆场;喀秋莎,你是战士的武器,你的神威助我消灭法西斯。<h3></h3></h3> <h3>战争的硝烟散去了,但是,人们将铭记历史。<h3></h3></h3> <h3>  今天,俄罗斯小伙子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是带着心爱的喀秋莎姑娘,去城市的无名烈士墓,在燃烧了半个多世纪的长明火墓碑上敬献鲜花。<h3></h3></h3> <h3>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没有规定,没有文件。<h3></h3></h3> <h3>“喀秋莎”本来是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诗歌作品(白桦林合唱团女小合演唱的“有谁知道他”、“红莓花儿开”也是伊萨科夫斯基的作品)。在卫国战争中由作曲家勃兰切尔谱曲,迅速走红,成为了一首鼓舞士气的战歌。</h3><h3>“苏联”----这是一个久违了的词汇。但是,人们永远记得喀秋莎。</h3><h3></h3> <h3>每当胜利纪念日,红场上空就一定会响起“喀秋莎”。俄罗斯人民在唱,中国人也在唱。。。。。。</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