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莲花山 (二)

望望蓝天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立冬相聚莲花山 (二)</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望海观音</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莲花山山的望海欢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莲花山的望海观音宝像是港澳知名人士何厚铧先生提议, 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率先捐资, 各方善者襄助建造的, 于1994年10月23日建成开光。 观音宝像总高度40.88米, 用120吨青铜铸成, 外貼纯金180两, 是目前箔金铜像世界之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7年宝像重塑金身, 经大师洒净上供更为璀璨夺目, 气势恢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宝像手持玉净瓶, 眉目慈善, 正对东南18度, 庄严而又慈祥地望着浩瀚的狮子洋, 望着珠三角大地, 日夜佑护着这方土地和百姓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深得人们崇敬。 每逢初一、 十五、 观音诞及重大节日的晚上, 观音宝像和整个观音圣境都会放出万道金光, 照耀方圆数十里, 其一个霞披狮海光泽南天的神圣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观音阁</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阁是望海观音配套工程, 于1997年10月20日 (农历9月19观音诞) 落成。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阁是大型仿古单体建筑, 三层, 面凋七闻开, 有外廊, 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阁雄伟庄重, 气势恢宏, 古色古香, 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观音文物馆。 在工艺方面, 整个建筑用料精良, 作工精细, 独具风格。 阁中所有木雕包括门窗、 斗拱、 神龛、 供案等都用名贵红木制作。 所用的青砖, 全部经过水磨的真正古砖,砖缝不大于3毫米。更值一提的是, 阁内3362个无花井藻和数百条横梁的彩绘, 都是手工绘制, 一个井藻, 就要一个画工仰臥四天才能描绘出来。 可见这个工程的确是非同凡响的仿古建筑的成功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阁宏大殿堂内, 收藏的玉雕、 木雕、 铸铜、 彩瓷各种造型观音圣像共一千尊, 计有主观音像两座——13米高的香樟木雕成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和2.5米高的汉白玉正观音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至三层两侧分别是木雕观音像, 铸铜箔金观音像和彩瓷观音像,每层各18个尊像。 50多种造型的观音小瓷像900多尊, 浮雕观音像40多个。 因此,观音阁是名副其实的 “千佛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阁的外廊是狮子洋畔最好的观景台, 珠江口风光、 观音阁花园、 朝圣放生池、 竹林等等可以尽览无遗。 飞阁留丹, 水天一色, 綠草如茵, 的确又一番景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古采石场</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州莲花山古采石场是中国罕见的大型古代采石场, 开釆时间自西汉初年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 有两千多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广州南越王墓其建筑墓室所用石料, 与莲花山砂岩石相似, 两者组织、 硬度等完全相同, 可以基本确定, 该墓石材主要采自莲花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看到那高几十米, 地面垂直的赤壁丹崖, 以 “人工无意夺天工” 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 其悬崖峭壁、 奇岩异洞有 “人工丹霞” 之誉。 至今依然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在一凿一铣中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采石场遗址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 面积30余万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 遗留了釆石面平均高为25米, 最高达40米, 最深在地面下13米。 釆石场至今仍保留古代釆石时留下的石柱、 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1年莲花山古采石场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2年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莲花湖</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