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晨房东让一位大学生来清理院子的杂草,清江老师注意到一个细节—她拿出一个很小的垫子放在地上,跪在垫子上用工具拔草。令清江老师陷入思考中,拔草这样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被一个年轻的女孩做得如此用心和专业。看到了国外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意识、独立自主的体验意识和规范细致的专业精神。</h3> <h3>我出去与她聊天,她说她去中国做过一家户外运动公司的英文教师,每个假期她都会出去体验生活、勤工俭学。我问她:"你愿意在假期来我们学校教英语吗??"她很开心的表示愿意。真是意外收获!</h3> <h3>今天我们将带上四个孩子参观坎特伯雷大学和林肯大学。来到第一站,坎大特别帅气的印度小伙Sandeep接待了我们。他带领我们参观校园,介绍了艺术、科学、工程等专业的阶梯教室,课堂上学生们用电脑与教授进行交流和互动。</h3> <h3>美丽的坎大校园</h3> <h3>坎大图书馆</h3> <h3>坎大正在建设中的科学大楼将在年底投入使用,投资2.5亿纽币,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学生活动中心,投资4.5亿纽币。我们尽可想象一个巨额投资的学生活动中心是怎样的,这里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们可在此勤工俭学。</h3> <h3>学生自学区域</h3> <h3>Sandeep想了解颐和,我做了简单的介绍,他非常感兴趣问我们要名片。非常尴尬的是我们都没有名片,好在可以加微信好友。谈起印度电影,孩子们积极应答,彼此的距离马上拉近了。他还向我们推荐《地球上的星星》,谢谢Sandeep!</h3> <h3>姿仪写道:"坎大真的特别注重学生本身,基本上走到哪里都会闻见饭菜的香味,因为有很多休息区。坎大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很多的餐馆咖啡厅,各种活动都是学生会自己组织的。你可以在这里打工,我真的有一个愿望就是去打工,因为往往国内会觉得这会很难以启齿很丢脸的事情,但这并不是,是体验完全的机会。而我们的清江爸爸及时的给我方向,我想在坎大开一家中国餐厅,让中国的美食在新西兰传递。然后还可以自己赚到一点劳动基金,继续捐给孝亲营、未来营……想想就很美好。"</h3> <h3>"今天在坎大我特别被我自己感动,我特别能感受到自己强烈的内心。当我听说,心理学和教育学因为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所以要雅思最少考到7分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并不是要不要寻找别的兴趣点?要不要用别的方式再逃避?而是心中想到我想要拯救中国的教育,想帮助更多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一个孩子对着我甜美的笑的画面。我内心非常坚定的说:为了他们,拼了!我特别惊讶于自己坚定的内心,想为自己鼓掌</h3><h3>我想来新西兰,因为这次被这里的事和人感动。也因为这里有新西兰工作站的家人,特别感动与他们这里为我们做的。想来新西兰给她们做点很细碎很细小的事。"</h3> <h3>"所以我整个一天,全部都在亢奋的状态,我终于知道我怎么去实现我想要的东西了。我特别开心,我找到了让我心动的大学。"</h3> <h3>静雯说:"我以前没有什么概念,这次通过参观学习我开始有兴趣了,内心有想要的冲动。觉得这里的大学都挺好的。"</h3> <h3>子皓说:"这些学校都很好,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先学好英文再说。"</h3> <h3>林肯大学位于基督城的郊区,接待我们的是华裔青年Patric.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林肯大学的第一栋楼即现在的图书馆,建于1878年。</h3> <h3>门口的金属架子与这栋楼同岁,Patric让我们猜是做什么用的,孩子们说是拴马用的,Patric笑着说:"差不多啦!林肯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农学院,学生都要下地干活,脚上总会有泥巴,这是用来蹭泥巴用的。"我们马上找清江笑长,强烈要求在颐和也装上这个,太实用了!</h3><h3> </h3> <h3>走进图书馆,藏书量非常大。遇到一位来自苏州的留学生,问他在此学习的感受如何,他笑着说:"非常好,只是这儿比较偏,特别安静!"所以呢,喜欢安静、喜欢农业、喜欢景观设计、喜欢葡萄酒酿造、喜欢食品安全的你尽可以来次读书,这儿的就业率可是高达93%哦!</h3> <h3>林肯大学重视运动,健身房、篮球馆、橄榄球草坪令我们印象深刻。</h3> <h3>清江老师说:"了解这里的教育环境和设施,感觉特别舒服、也特别适合孩子在此学习。对学科的认识更清晰了、更有方向性了。新西兰的教育资源不是单一资源而是社会资源,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人性化需求做得特别好。上这里的大学可以与其他国际性大学互为交换生,可以拿双学位也可以拿双大学的毕业证书。学校选择的多样化,综合性大学(比如坎大)、专业性大学(比如林肯大学)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选择,重点是孩子们有目标、有方向、有主动性。"</h3> <h3>Partric耐心讲解道:如果孩子完成高二学业或高三毕业,可以来林肯大学通过桥梁课程进入本科学习。通过桥梁课程的考试不需要雅思成绩便可升到本科了。</h3> <h3>看到孩子们点滴的收获,说不出的开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