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粮仓 华丽变身

园方

<h3>与杨浦滨江隔江相望,曾经的亚洲最大粮仓,如今已经变身空间艺术季主展场。2018年1月15日前免费开放。在这里,不仅可以见证筒仓的华丽变身,观看空间艺术展览,更能欣赏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彩活动!</h3> <h3></h3> <h3>一排高达48米的巨大水泥桶非常醒目,充满了工业时代的烙印与力量。</h3><h3></h3> <h3>清光绪年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委托英商太古洋行收购瑞记洋油栈码头(即民生码头),1956年使用现名至今。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两座容量分别为4万吨和8万吨的粮食筒仓以及颇具特色的吸粮机,服务于米、糖这两项攸关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货物。目前所保留的大部分单体建筑多为1907年至1925年间英商所建。</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一条斜斜的传输带从黄浦江畔直通筒仓三层,这便是曾经连接码头与筒仓的交通要道,米面、煤炭等从水路运输而来的物资都曾由此而进入筒仓。这个传输带本次没有进行改造,目前依然维持原样。</h3><h3></h3> <h3></h3> <h3></h3> <h3>作为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筒仓建筑的底层和顶层是主要的展览空间。同时,筒仓内设4座疏散楼梯,筒仓与辅楼缝隙中增设中庭与自动扶梯。</h3> <h3></h3> <h3>筒仓周围有开阔的露天场地,金属架构雕塑、木质结构作品在展馆周围呈现。</h3> <h3></h3> <h3></h3> <h3></h3> <h3>外挂扶梯成为最大亮点。10个巨大筒仓外立面搭建了一组外挂自动扶梯。</h3><h3></h3> <h3>这座户外扶梯以轻盈简约的形式,低姿态地融入筒仓建筑,既满足交通等建筑功能需求,又成为观景的最佳去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重新利用后所注入的新能量。</h3> <h3></h3> <h3></h3> <h3>乘坐外挂自动扶梯,可以从三层直接乘坐扶梯前往顶层展厅。可以看到对岸的杨浦滨江,同时也能将黄浦江的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除了悬浮在筒仓外的外挂扶梯,筒仓本身几乎未做大量改动,极大地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h3><h3></h3> <h3></h3> <h3></h3> <h3></h3> <h3>筒仓内的空间艺术季展览包括4大主题展及12个特展。4大主题展集中在筒仓1楼展出,每个筒仓下方陈列1至2名艺术家的作品;12个特展汇集众多中外建筑事务所在城市、建筑、空间方面的探索。</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