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书所指的素食则以副食中的素食为主,作为主食的大米、白面等几乎天天见面的素食不在本书的推广中。但有部分粗粮,虽然也有个别地区和人群作为主食,由于它对人体的营养均衡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其中一些重要的品种作为素食文化的一部份予以推广。</h3> <h3>《素食新经》除绪言和后记,共有八编。祥述了素食对人体和环保的十大益处;最受人们青睐的九类素食;坚持素食的八项注意;常吃素食的七个不宜;平衡营养的六点建议;食品安全五常识;长期素食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採摘野菜的三大纪律。</h3> <h3><font color="#010101">历史上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有许多人都提倡素食,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印度国父甘地、美国总统林肯、天才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以及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都向民众倡导素食。毛泽东虽然爱吃红烧肉,但他仍坚持“基本吃素”。</font></h3> <h3>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世俊中将为本书题词:弘扬素食文化,增强健康意识</h3> <h3>俗话说,要想身体好,清心寡欲多吃“草”!素食品都是植物的花、茎、根、叶、果、仁,他们吸收阳光、空气、水土中的天然养份而成长,没有动物肉食自身所产生和感染的种种病毒、坏细胞等污染。素食品种繁多,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又清洁卫生,素食者少得疾病,健康长寿是必然的结果。</h3> <h3>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韩邦彦为本书题词:素食为主,善莫大焉</h3> <h3>素食经济节省,时间节约。肉食总比素食贵,多吃素食少吃肉食在经济上会节省很大一笔开支。一日三餐的伙食,如果肉食安排过多,从计划到买、洗、烧、吃及后续的清洁整理等,花费很多时间。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对有事业感的人来说,同一过程,吃素食比吃荤食会节约很多时间。</h3> <h3>原成都军区联勤部政委陈开礼少将为本书题词:素食省钱省时省力,有助健康</h3> <h3>素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亦有好处。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为了防止骨质疏松,提倡多吃含钙质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绿色蔬菜,西红柿和某些瓜果等富含维生素C。相反,动物食品有时却会削弱身体吸收钙质的能力。 </h3> <h3>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钟世钦少将为本书题词:老年常吃素,健康有好处</h3> <h3>素食可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公布的一个研究报告证实,堵塞的冠状动脉,可以通过素食、运动、服药和减少精神压力等综合措施重新通畅,而不需要依赖手术打通 。单靠素食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且在以後十年中不发生使心脏病猝发的冠状动脉病。而热衷于荤腥食物者,则可能出现冠状病重度再发。 </h3> <h3>原第十三集团军副军长谭振亚少将为本书题词:素食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h3> <h3>素食者较具有健康意识,不抽烟,少喝酒,多具有清心寡欲的生活习惯。因为素食当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多吃素食者的血脂肪含量较低,也较少罹患心脏疾病和癌症,体重适度。</h3> <h3>云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志军少将为本书题词:多吃素食,有益健康</h3> <h3>素食者心地慈祥,不杀害动物,使更多的动物生命得到了拯救,不闻血污惨声和怨气,环境清净。因此,多吃素食少吃肉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h3> <h3>四川省军区原参谋长张培敏少将为本书题词:常吃素,多走路,身体健康有好处。‘’嵌书‘’毛主席语录:‘’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h3> <h3>成都川菜博物馆鼎力支持推广素食文化,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非常经典的素食食谱。</h3> <h3>成都川菜博物馆文化研究院院长、原成都军区怒江军分区司令员庄宏华大校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并题词:素食新境界,素食新观念</h3> <h3>本书的指导思想不是禁绝人们享用荤腥食物,也不专门研究素食流派,只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适当而均衡地多吃素食,减少荤腥食物的摄入量,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食物摄入过程中把住病从口入关,引导人们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适度调整和改善膳食结构,多吃素食就是提升生活品质。</h3><h3>朋友,为了你的健康,还是少吃荤多吃素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