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走向共融____广州市“百千万”小学语文三组第四天跟岗学习日志。

赤东小语

<h3>  2017年11月9日,阴。</h3><h3> 今天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组员们充满期待,因为今天活动内容充实,课例展示(北京、广州同课异构)+议课+科组课程建设交流,海淀实验小学王校长,北京教育学院王艳教授将莅临会场,这无疑是一场接地气的南北教学思想碰撞交流沙龙。</h3><h3> </h3> <h3>   听课</h3><h3> 赵老师以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的策略推动教学,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蓝老师则以提问和朗读的策略推动教学,让学生品读语句中了解说明方法,感受大峡谷的”奇“。两堂课展示了南北教学风格的差异,为接下来的交流提供了契机。</h3> <h3> 议课</h3><div> 来自广州的三大组学员和贵州遵义跟岗校长,各抒己见,以课标为切入点,以两节课为载体,畅谈语文的教学认识。王校长结合本校近年以课程开设为平台促学科队伍建设的历程,再次解读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触动老师思考。王燕教授则从文体的视角梳理,梳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认识,诠释”何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建议老师们要树立大格局的教育观。</div> <h3> 科组分享</h3><h3> 下午,海淀实验小学语数英三大科组就课程建设工作分享,英语科分享《无私奉献,勉力前行》,语文科分享《行走静悄悄》,数学科分享《课题引领下的研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海淀小学科组是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兼备的优秀团队。汇报后,各自写下感受和自由发问交流,再次把研讨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在海淀实验小学课改主任言简意赅的总结后,活动圆满结束。</h3> <h3> 收获</h3><h3> 真正的思考是建立在其内心世界的基础上,包含信念、态度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研讨不是为了一分高低,而是为了碰撞、思考。不管是何处,教学都要紧扣新课标,要有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课堂教学观,在交流中,教学相长,追求”和而不同,走向共融“的教学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