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感《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青松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不看《三国》,少不看《红楼梦》,这是谁说的?豪无逻辑道理!但无需追究词源。</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青松)</span></h3> <h3>《三国演义》中如能读懂一个"忍"字,就能使人们受用终生。</h3><h3><br></h3><h3>孔子曰:"小不忍乱大谋"。</h3><h3>道家说:忍耐是远离灾祸的法宝。</h3><h3><br></h3><h3>笔者却认为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有时候忍是一种"大谋",有时候忍是一种"无奈",有时候则是一种"智慧",无论何种忍能忍者都是值得敬佩的。</h3><h3><br></h3><h3>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等…… 武有吕布、关羽、赵云、典韦等…… 而这些值得我们称赞的英雄,大多都靠"忍"字求得生存,谋得霸业。</h3> <h3>《三国演义》真实地写出了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向我们展示了:雄才伟略,足智多谋,尽在三国。</h3><h3> 原著描述了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开始,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到孔明未出茅庐而定下三分,直至三国鼎立,最后三国皆归于晋的故事,描述了一幅精彩的历史画卷</h3><h3> 该原著,重笔勾画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将近一个世纪的多方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而紧张尖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皆知三国人物,书中讲述了一串串耳熟能祥的动人故事。随着退休后的闲暇之余,重读老三国,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深入心底,但还是愿意再次浅谈赏析。</span></h3> <h3>刘备:看过《三国》的读者,其基本共识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概。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h3><h3><br /></h3><h3>在原著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给予描述,尽管极尽夸张,也算恰到好处,不算为过。</h3> <h3>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说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从书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长于诗文、草书、围棋。他是中国历史上可称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h3><h3>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往往被人们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尽管作者有所夸大,但也被广大读者认可为之。因此,作者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h3> <h3>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卧龙先生"。</h3><h3> 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谦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h3><h3>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h3><h3> 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是作者对诸葛亮真实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h3><h3> 他的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击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骂死王朗,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和做不到的。</h3> <h3>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出色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读者很多人都认为他阴险狡诈,他绝对是一个很杰出的政治家。在人才济济的魏国,也就是他能让诸葛亮仰视他三分,放在眼里。至于他的人品,虽然不是光明磊落,但成大事者,首先需要一种站的高看得远的远光。古有越王卧薪尝胆。所言就是这个道理。</h3> <h3>对关羽的评说:</h3><h3>关羽:原著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做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知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为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见信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h3><h3> 笔者以为一代英雄关羽的结局悲惨、未得善终,有时看到此处引起个人痛惜,因为:关羽忠义神武打动人,忠贞不二,投奔刘备后至死不渝,对富贵不动摇不变志,对死亡不贪生不变节,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性情中人,一生重情义、守承诺,有性格、有担当,其忠义神勇的一生注定让后人永远铭记、崇敬、慨叹。</h3><h3><br /></h3> <h3>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称他有"王佐之资"。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因此:《三国演义》中作者描写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在他病入膏育,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即生瑜,何生亮"。</h3> <h3>赵云: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这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赵云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其原因是:在《三国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人物,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语。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他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之活,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张飞之死<br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缺少一个"忍"字</span></h3><h3>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最后死在两个部下小卒之手。</h3><h3>张飞是皇叔刘备"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五虎上将,勇猛无比。在刘备撤离荆州时,曾率领20余骑兵阻挡曹操数千虎豹追兵,一声怒吼便吓退了百万雄兵。但就这样一员虎将,却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脾气火爆,还一直改不了,从刘备第一次当官鞭督邮时就表现出来。</h3><h3> </h3><h3>特别当听到二兄关羽被东吴所害后,更是情绪失控,每日滴血痛苦。虽然义气冲天,但暴躁脾气使他情绪失常,为报仇心切,日夜逼着手下赶造兵器,达不到要求,就借醉鞭打士兵,最后被逼急的部下范疆与张达趁张飞再一次醉酒时,将杀死在了军营里。</h3><h3> 人非圣人,每个人都有情绪,而能否控制情绪就将人分出了三六九等。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切记大喜大悲,情绪潮涨潮落。要将情绪调整到一定程度,如果泛滥,伦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人。</h3><h3>对我们老年人更是一个警示⚠️</h3><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 编后语——</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听到《三国演义》这首主题歌都会遥想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各路豪杰纷纷登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龙争虎斗笑谈中,&nbsp;多少豪杰一梦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明月青山依旧在,世间不见众英雄。</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长江有意化作泪,黄河有情起歌声。<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数不清的星,</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间一股英雄气永在驰骋纵横。</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国演义》中国历史经典名著,演绎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演绎的却是经典不衰的历史。</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笔者才疏学浅,不敢深度妄论。</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