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奠文:我的慈母在天堂

(書香門第)

<h3>网络奠文:</h3><h3>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母亲是最美好的型象,我的慈母在天堂,此篇怀念慈母的奠文,自推荐发布后深受广大网友和中老年朋友所喜爱,文章之图片由尼康单反相机攝影并通过剪辑完成,这是慈母一生中最美的一张照片,留照时年八十三岁;天堂沒有痛苦!</h3> <h3>慈母与父亲乃是一对苦人儿,可谓是同命相伴,乃前世之姻缘结伴于今世受苦的相思鸟,同年同岁同生肖,同是兔年异月的亥时生,命相上就是一对苦夫妻,我父儿时家祖请命相师为其算命,说了是兔年生人亥时生,不害爷娘害自身;我慈母是三十守寡抚子孙,谈起来字字见血声声有泪,……</h3> <p>慈母离世时享年八十有六,病因是老人病肺气肿,这是一种常見的老人离世的病因。慈母走得很安祥,几乎无什么痛苦,离世前数日尚有知觉时知自己己無过多的日时,声称此次是真的要走了,分呼家人不必难受,红尘世门,有生必有死,死乃是一种人生解脱,是另一种重生!</p><p>接电后我赶到家时老人己无太大的知觉,双目中带有一种淡淡的蓝光,招风耳有些黑暗色;有邻人搭其脉,知已无过多的时辰;兄弟二人为老人家净便清身,去买方便纸尿裤也一包只用了一块,夜里守夜,也不知何时己无气息,这一日正是全国纪念的中国女人节三月八日;上三存照乃是老人家故去时病床上的留影,其神态清楚,……</p><p>全家人从上海开车回去协同办完了丧事,慈母享年八十有六,家中用一条龙租赁的冰棺安放遗体,兄弟二人守灵三天三夜,送置慈母遗体和亲友告别,办丧席豆腐饭答谢亲友,又用速递购来了白事毛巾礼碗送邻人送亲亲送朋友,又请八个和尚念经超度……愿亡母在天堂安好!</p><p><br></p> <p class="ql-block">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慈母是个很苦命的女人,江苏泰州人,祖籍江苏南京,父祖辈因太平天国战乱的岁月而移民于江苏泰州,儿幼时双亲早故,随兄嫂长成,又由长兄做主嫁于80公里外的我父;我父乃是江苏东台人,系朱姓平成堂第二十四代孙,祖籍因满清入中原而躲避战祸和朱姓灭族,祖先从河南移民于江苏东台,系朱姓平成堂二十四世孙;我父乃家中独子少爷,家中姐妹五人,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其母于其年幼时早故。(大姐务农,二姐原是东台医院的护士长,嫁于江苏灌南的职业軍人,系原国軍参谋总长頋祝同部队的上校团长,毕业于黄浦十五期步兵科,三姐早年报考黄浦軍校的女子大队。小妹当时年幼随二姐在徐州的国軍随軍家属的流亡学校读书,后国军退守台湾,随二姐二姐夫去了台湾,在台湾台北嫁于黄浦20期的江苏涟水籍的职业軍人,系台湾澎湖驻軍上校参谋长,现已定居美国🇺🇸年101岁,小姑母92岁!)</p><p class="ql-block">四九年末国府退守台湾,二姐小妹二人与身为国军上校的二姐夫及子女随退守部队去台湾,二十二岁的我父身为国军上尉军需官,因恋家中老父而不愿流亡海外,在上海吴淞离别二姐妹和姐父以及侄儿侄女回乡,和我母结婚,一年后生下长子的我,次年生二弟。</p><p class="ql-block">我父乃少爷出身,早年在姐父军中任职上尉军需官,回乡后手不能提蓝肩不能担斤,新政府对他们这种有高学历又有过从國军政历的人采取的不录用的政策,每星期每月没完没了的都要到政府部门的公安派出所回报自身情况,无休止的开会学习,回报自已的每日之行情,证明自己没有做过对不起新政府的事情;由于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之来源,自身所有的身家財产都在内战中丢去失尽;只能流落于街头卖饭粥与卖红薯渡日,或用自行車载客的营生;在那种艰难困苦日子和自身之育育不得志的苦恼;让其痛不欲身,制使早夭,享年三十,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慈母三十岁守寡,手中吊着7岁的幼子肩背着5岁的二子,一米五十的瘦小女人的背影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伤。那种记忆中的日子总是使人伤心落泪,老人家咬着牙走在艰难生活路中的每一步,养育着亡夫遗留下的血脉二子;有邻人介绍单身部队转业干部以图換个出路,但任何一个处于那个时代与一穷二白的社会的女子,那怕其再有姿色,别人也不愿为别人家撫养拖油瓶的孩子,而且还是二个,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只能继续靠自身的努力与痛苦的挣扎来撫养亡夫留下的血脉二子;此种水深火热的苦痛现在回忆起来都令我们全家四代人伤心痛苦不己。</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新政府好不容易发了善心,将我母亲安排了一个月薪24元的服务生,就这24元的微薄之薪金维持了我兄弟二人长成,慈母也从未因贫穷而使我兄弟二人缺食少衣;(慈母)艰难的日子还在继续,经历那令现代人闻而胆失的三年自然灾害年代中,中国饿死了几千万缺衣少食的人,亡母利用工作之余暗中走走单帮,販买些市面上紧缺的生活用品来补贴家用,在死亡的边缘上躲过了那个生死煎熬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慈母于艰难的生活中学会了苦中作乐,学唱京剧成了其唯一之爱好,于夜晚休息前或无人之时亨唱上几段京剧戏曲辽以解闷,不知不觉之中大气晚成成了梅派剧曲的忠实票友,后来我们全家人称之为老人家善于苦中找乐。69年慈母被政府发配乡间务农十年,那种苦得心里滴血的日子使我亡母过早白了头。慈母是个不识字的文盲女人,尽管人很聪明但也是烂泥不能涂墙,只能做那种苦力边缘的活,继续过着煎熬的日子,等待二子长大成人是慈母唯一的念想;……</p><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六年由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有所解冻,流亡海外的小姑母和表弟从台湾回乡祀祖,数十年未見的妯娌在海峡两岸苦苦等待,终于在人生末年看到了点滴黎明前的晨光,小姑母代表朱氏家族的女儿对我慈母表示感谢,相互抱头痛哭,感谢我慈母将兄长之血脉撫养成人。(二姑父二姑母已于二年前年老故去,终未等到重回故里祀祖扫墓。二姑父五o年被台湾国防部任命为台湾新竹市兵役课长)</p><p class="ql-block">……慈母走了,走得很远很远,她告别了無需留念的凡尘,她去了遥远天堂,留给凡尘世间的只有她的儿孙们对她老人家的无限思念和真诚的回忆。愿慈母天堂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愿天堂没有痛苦与苦恼,有的只是快乐!推荐此文阅读,此篇怀念慈母的文章己在网络文阅中深受中老年网友的喜爱!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