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湖

蚂蚁蝴蝶湾

<h3><h3 align="center"><b>涸湖废塘为田,与水争地,增加了水旱几率</b><br></h3><br>随着明清时期江淮社会经济的逐步开发,围湖废塘为田造成水旱灾害频发的事情屡见记载。<br><br>宿松县南八里的排山、巢林、长安3庄,原本是“滨河泥滩地亩,明时河道深广,泥滩多没于水中。清雍乾后,河渐淤涨,滩壅愈高,附近居民于是傍河筑围,开垦田亩。当各围初建之时,正值乾嘉间,江潮低落,湖水不波,所垦之田,丰收有庆。自道光后连年大水,溃决之患,几于无岁无之,是昔之易荒原为腴壤者,今又变腴壤为荒原。邑境患水之庄二十有七,而九城围田则受灾称首。<br></h3> <h3><h3 align="center"><b>垦山拓地,水土流失,河道变迁,洪涝加剧</b><br></h3><br>大别山地是长江下游北岸一些支流和淮河多数支流的发源地。荒坡山地,因坡度大、土质疏松,在植被破坏以后,涵养水源、滞留地表径流的功能大为下降,所以加剧水土流失。<br><br>一方面,造成新开垦土地本身不耐水旱,出现“垦砂砾以为田,凿石隙以耕地,小潦即泄,小旱即枯”、“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的局面。<br>另一方面,发源处皆山,近时开山人众,岁潦则多淤涨之患。每逢暴雨就会直接引起山洪灾害。青草湖地处山岗腹地,河流漫延,由于山地被肆意开垦,大河溪港歧出,“河底皆细沙,每逢山洪暴发,两岸泛溢,漂没田庐人畜”。<br><br>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则更为深远而广泛,河流挟泥沙而下,造成河流下游河床的淤塞垫高。西去万山,昔惟草树蒙茸虎狼窟宅,近人烟辐辏,崇山悉开,熟地土松雨涤,逐渐归河。<br><br>山石颓落,淤塞河道,水多旁溢,旁溢则河行反缓,行缓则泥沙随在下坠,河面日渐平浅,干河浅则支河亦淤,水行地上,能勿涝乎”?是故,每逢汛期,河流两岸泛溢成灾。<br><br>在大别山山前东南平原和安庆谷地,则以潜、皖二水水患为重。<br><br>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太湖大水决堤,破城数百尺。时任县令张宝镕认为:湖邑水患由西北山乡开挖者所致,因“沙土松浮,夏雨湍涨,水挟沙趋,河身淤垫日高,遇水潦即浸溢”。<br><br>潜山县则因“潜皖二水环绕乎其旁”,“然地势西北多山,东南滨河。山多则缺粮,滨河则苦潦。缺粮则山尽垦辟,水无停蓄,盛涨挟泥沙俱下,而河患愈烈”。 “每逢夏潦泛滥冲决,滨河之民荡析离居”。系棚民开山积土壅塞所至”。<br>水土流失日积月累,就会引起河流的巨大变迁。<br></h3> <h3>兴修和利用塘、坝、坂、堰、涵洞等水利设施。而塘坝等水利设施的兴修、管理和使用,涉及国家和民间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若处理和协调不当,便会激化水利矛盾,进而使得水利设施遭到破坏或不能很好地发挥防灾减灾效益,水旱灾度被人为地放大。<br><br>豪强占塞:奸民辄截上流利己,筑拦河堤,断绝水源,陂流遂淤,陂底之田“多苦旱”。<br>毁源建田:水源上游筑坝拦水,淹为私田;<br>截河外坝障上流,以资灌溉。涝则以邻为壑<br>强佃刁民“遇旱年则筑坝以蓄己水,既令己田充足,并可偷卖得钱;遇水年则放水以淹邻田,抑或纠凶堵坝,不许他人宣泄”<br><br>运河闸洞,民田皆资灌溉。水小则闭以济漕,而民苦旱;水大又启以保堤,而民苦潦<br></h3> <h3>从水系看,江淮是著名的水网地区,长江迤其南,淮河界其北,如此复杂的水系极易造成河湖漫溢、堤坝决口之洪涝灾害。<br> 长江进入江西湖口以下,沿江淮南缘东走为下游。河段北岸有华阳河、皖河、埭沟河等支流汇入。其中埭沟河,在望江县北60里,其水“纳怀宁连沙滩,趋石窟,达于山口,入于江。水溢则一望无际”。<br><br>长江下游两岸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南岸多山溪性河流,北岸则多洼地和湖泊,主要湖泊有巢湖、大官湖、泊湖、白湖、武昌湖、菜子湖等,其中以巢湖为最大。泊湖,在望江县西40里,其水“受香山、月山、连龙,南北涝,仰泷西金口诸水达于急水镇河,入于江。水涨则沙嘴、赤上、香草、蓝家、罗家一带田俱受涝”。武昌湖,在望江县东北30里,其水“受茗山、凤楼、乌龙汇、马头芦、薪连、青草,以达于江。水涨则张公鸦滩、毛池一带田亩多为所侵。”[8]850<br><br>黄河北徙后,淮流虽未复故道,“然地脉之疏通,支川之分泄,必有暗减其流者”,所以“每遇时雨衍期,忧旱之岁且半于忧水”,“此水利之一变也”。[<br></h3> <h3>江淮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的北缘,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简称副高)的位置、强弱及其随季节变化的早晚等因素的影响,加之靠海、地形等因子的配合,使得江淮地区水旱灾害频发。<br> 冬季,副高位置偏南,它的主体位于热带洋面上。这样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而干燥的冷空气控制江淮一带,造成此时江淮雨水稀少的局面。<br> 春末夏初,副高位置发生跳动,西南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常在江淮交绥,构成了“梅雨锋”,使该地区进入一年中最为明显的多雨季节,即梅雨期。在异常的梅雨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而位置偏南,江淮上空的梅雨锋相对稳定,所以暴雨多、雨量大、雨区广、雨时长,易形成十分严重的局部洪涝。持续20天左右以后,同高空西风急流再一次北跳相联系,副高再一次北跳,江淮受到副高的相对稳定的控制,梅雨期结束,进入了炎炎夏季。此时要是无台风影响,或无高空冷平流南下,或无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影响,则本区就基本上缺乏大面积降透雨的条件,江淮丘陵会形成大范围的干旱。<br> 梅雨过后,副高北抬,海上台风活动频繁,路径偏北。当台风深入江淮中西部时,如果发生打转、停滞,并有弱冷空气配合,大别山区和苏皖交界的滁县、来安、嘉山和盱眙四县的浅山区,因高大山系阻挡了暖湿气流前进,降水丰富,从而成为降水高值区,形成暴雨中心。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东部近海地带,一般最早的在7月,最迟至10月,7—9月是台风的集中期,这一时期的台风占台风总数的84%,8月上旬到9月中旬最盛,占总数的56%。“海中之潮日起落,每到秋来辄大作。年年七月八月间,风头鼓浪如山岳”[6] 一诗就是江淮地区东部台风活动规律及其所引起的风暴潮灾害的真实写照。<br> 另外,副高的进退、伸缩使江淮地区的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各季节分配又极不均匀,秋冬季节降水较少,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秋季占15%—20%。春季降水量开始偏多,约占25%—33%。夏季(6—8月)受夏季风的影响,雨水较多,约占40%—50%。[7] 由于降水年际变化大和季节分配的不均,所以容易形成春夏季节旱涝交替的局面,或春旱夏涝,或春雨绵绵而夏季则伏旱炎炎。<br><br></h3> <h3>从地形地貌看,江淮地区地形类型多样,平原、冈地、山地、丘陵皆有,它们都是造成江淮水旱灾害多发的重要因子。<br> 西部大别山地坡度大,花岗岩、片麻岩为主的母岩上风化发育的土壤土质粗松,所以蓄水、滞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就比较脆弱,如六安北属淮南阶地,西属大别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洼下,不堪久雨,雨则所在为陂塘,禾且?{死”。[3]128<br> 中北部江淮丘陵土层虽较深厚,但由于它既向南、北两面倾斜而又有岗冲起伏,土质粘重,下有粘盘,大气降水难以滞留和下渗,地下缺少良好蓄水层,地表及地下水均感缺乏,尤以高程较大的东段为重,易形成干旱灾害。如六安东部属江淮丘陵岗地,“不堪久旱,旱则一望炎炎,陂池尽涸,无涓滴之濡”。[3]128 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平原,丘陵岗地在其中只是孤岛,洼地平原却是主流,所以它的最大特点是地势低洼,汛期常有洪涝之虞。接连沿淮洼地和阶状平原的是洪泽湖盆地,遇河湖盛涨时,湖盆低谷往往遭淹没,清代李应珏就认为地处湖盆的泗州“地多洼下,且系沙土,旱潦均易成灾”;[4]173 盱眙“北乡沿淮与五河接,夏令辄遭水涨,横八九十里,纵近十里;极北即新丈出之西滩。得地五千三百余亩,盛涨即没,只种豆麦”。[4]175<br> 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平原主要由安徽和江苏境内镇江、扬州以上江段北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北岸平原组成。其中,安庆谷地平原是夹峙于皖西山地和长江之间的狭长平原,其间湖泊众多,多筑圩成田。但由于长江在此段多有摆动,且近代地壳的下沉,使得望江、安庆、怀宁、枞阳、桐城一带的圩田常受洪灾。和无平原,位于铜陵以东的长江北岸,即和县、含山、无为一带,主要由一些阶地和河漫滩组成。阶地蓄水能力有限而易旱,河漫滩则由于地势十分低洼,大部分海拔在8米以下,部分地方仅有5—6米,每遇长江汛期,洪涝威胁特别严重。如清人就认为“(无为)州东南泽农十之七,其西北山农十之三”,“山忧旱,泽悯雨”。“分秧后,莳艺如绣。然涧谷无堰闸,旬余不雨,山民望霓而叹矣。霖雨甚,山洪暴发,蛟水奔泷,兼大江潮涨,泽民抢救圩堤,昼夜洵懼,桔槔声连数十里不绝。”[5] 长江三角洲北岸平原地势也低,海拔一般在3.5米以下,有些地方仅2—3米,江水若受潮水顶托,就容易被洪水淹浸。<br> 江淮东部地区为江淮平原和滨海平原,江淮平原位于今天的苏北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之间,西与江淮丘陵岗地的东缘相接,东到串场河一线。滨海平原,在串场河以东,北起射阳河畔,南达东串场河。以里下河平原地势最低,且形如锅底,周边高中间低,这种“锅底洼”的地形特征使得里下河地区排水极为不畅,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水盆”。<br><br></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