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襄阳黄集镇、古驿镇志愿者服务纪实</span><br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作者:襄阳技师学院教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span></h3> <h3> 前言:<span style="line-height: 1.5;">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在过去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孩子、如今孩子意外死亡的"失独"家庭显得格外边缘。</span><br /></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中国将独生子女计划生育作为国家政策实施了三十余年,形成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家庭,其中一部分家庭的子女由于疾病、意外等原因死亡,使得这些家庭成为了所谓的"失独"家庭。</span><br /></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这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面临生活照料、大病医治、养老保障、精神慰藉、后嗣传承、丧葬善后等各种困难。</span><br /></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2016年的3月,"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和帮助"被写进了我国的"十三五"规划。除了政策、物质上的支持,精神、心理方面的支持亦不容迟缓。</span><br /></h3> <h3>老爷爷慢坐下</h3> <h3>11月4日,星期六,襄阳市计生协会帮我们联系好入户人员信息,上午九点,我们准时来到襄州区黄集镇养老院,这里有三位失独老人。</h3><h3><br /></h3><h3> 黄集养老院是一所中学改建而成的镇上唯一的公办养老院,现入住其中的有几十个老人。驱车前往的路上,老家是黄集的志愿者瑜瑜还与当地计生办同志谈起,自己有一个哑巴舅舅终身未婚,不知还在不在人世。汽车刚刚进养老院大门,就听见呀呀呜呜的叫声,眼尖的瑜瑜一眼就认出:哑巴舅舅!世界上真就有那么一种诉不清的血脉因缘,一大早启程时,我们就谈论:回到老家去做公益,真的是回馈报答自己的家乡呢。离开曾经贫穷落后的家乡谋求发展,家乡人守在原地;回到心心念念的故土梳理未了情谊,故土老人就在那里等着你!公益心帮我们回归,公益项目让我们捧一颗滚烫烫的心,助老亦助自己。</h3><h3><br /></h3><h3> 我们探望的第一位老人是2008年入住养老院的72岁失独老人吴家乐,吴老失独亦丧偶,目前身体不错,精神也还饱满。老人谈到政府对自己的生活和就医等各方面的关心,有许多人都来探望过,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政府和养老院还都发了月饼。去年因为肺部不适和眼疾,老人还两次来到襄阳市区医院住院,享受就医绿色通道。老人也很满意自己的为人处事,在自己身体不错的时候,经常主动帮助别人,现在福利院有个50多岁的老伙伴眼睛不好,还得益于 吴老的帮助和陪伴呢。老人感到自己房间收拾得不错,算得上福利院里的头一块牌,说道这儿时,老人用手摸摸水泥地板,期待我们看见他的"一尘不染",我们立即对老人竖起大拇哥,称他太棒了! ……一切听起来都不错,只是在老人谈到医院让自己手术时,老人说:"我不手术,我没有人签字,我该怎样就怎样吧"。但在老人抬起头坚定地看向对面白墙的那双含笑的眼睛里,一份恒久的丧失感与孤独感一览无余……</h3> <h3>孩子的小小照片在两个福字上不显眼地挂着</h3> <h3> 活着,也许是为了一份惦记。我抬头看吴老屋中间用广告横幅拉起来的大红隔布上,一上一下两个"福"字很是喜庆,在福字的边角,挂着孩子的一张小小的照片。一块红布隔着的也许是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两片天地,作为心理帮扶志愿者,深深懂得被隐藏起来的那个世界是多么需要畅然的释放和久久的温情……探访的时间结束了,志愿者们在内心里和老人告别,同时也希望国家有更多的项目能覆盖老人生活的更多方面。</h3><h3><br /></h3><h3> 吴老房间左手过道旁第一间屋子,住着三位老人,其中独立单间房里住着73岁的汪秋旺失独老人。汪老也是2008年入住养老院的,如今老人行走不便,视力越来越差,双眼眼皮下垂,眼球浑浊无神,听力还算灵敏。失独亦丧偶的汪老平和中凸显出些无力,表示尽量生活自理,吃饱穿暖之外,尽量照顾好自己,不给养老院添麻烦,汪老的样子看起来像一个特别听话懂事又分外让人心痛的乖孩子。深秋了,已穿起棉衣毛裤的老人,拉起毛裤,告诉志愿者,腿子骨头有些发炎了,我们建议老人尽快看医生祛痛。在老人掏出卫生纸擦眼睛的功夫里,志愿者们默默地帮老人整理好军大衣等散乱堆放,叠好老人的铺盖,把床单枕头铺摆地整整齐齐。清理好房间,志愿者们搀扶着老人一起去享受安静院子里的秋日暖阳,毕竟,能享受太阳的日子仍然是美好的。</h3> <h3>我们记下你的愿望</h3> <h3> 失独老人程禾是志愿者到访的日子里最兴奋的人。从志愿者往她房间方向走的时候,老人就显得兴奋又热情。痴哑的程老太衣衫邋遢,眼角猩红堆着眼屎,看见志愿者就急急地拉起她们的手往自己家里走,一瘸一拐地走到家门,激动地半天才掏出钥匙。打开的房间实在是一个"百宝盆地"!琳琅繁杂的高高低低堆砌中,一只安静的小白猫用眼睛欢迎着我们。无法交流不是问题,心若无隙,爱便无界!欣赏完老人拉着我们指指点点自己的"宝宝贝贝",志愿者们带领老人做手指操:"握握你的拳头,伸伸你的手指;擦擦你的鼻涕,揉揉你的脸……"此刻,那个脏脏的程老太多像一个依偎在志愿者妈妈们怀抱里的快乐小女孩啊!尽情地笑、尽情地叫、尽情地抱……老人一定要让每个志愿者都抱抱。</h3><h3> 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志愿者用生命贴近生命、用温暖润泽孤独,傻笑、尖叫、咿咿呀呀……这是一个卑微生命最原始、最可爱地情不自禁!陪在老人身边的小猫咪也喵喵喵喵地伴奏出生命的协奏曲呢!当程老太紧紧抓着志愿者的手拍拍打打的时候,当这个愚痴傻哑的脏老太婆颤颤巍巍登上凳子细心藏好志愿者们送上的小小礼物的时候,我想起了特蕾莎修女,特蕾沙修女用世界上最干净的灵魂救助收养无数麻风病、传染病人,让他们有尊严地死去。步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有幸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也是新时代的志愿者们自我灵魂净化和升华的好机遇啊。</h3><h3><br /></h3><h3> 链接已经发生,告别却已悄然临近。手握了又握,老人们送了又送,此刻,告别,成为一件漫长漫长而又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h3> <h3>礼物被老太藏起来了,好高兴!我们抱抱吧</h3> <h3>真是一个乖宝宝</h3> <h3>握握你的拳头,伸伸你的手指;擦擦你的鼻涕,揉揉你的脸</h3> <h3>慢慢走,多多来</h3> <h3> 黄集镇街道口,住着两次失独的张士徳、胡悦夫妇。64岁的女主人身体硬朗,穿戴干净利落,听闻志愿者到访,专门从二楼搬板凳招呼大家在太阳底下落座。张夫妇与侄女侄子同建三层楼房,居住在一起互相照应。胡女士日常生活之外还承担照顾侄孙子的职责,贻侄弄孙也亲情融融。不仅要求自己坚强起来,胡女士也鼓励丈夫多参加社会活动,志愿者们没能见着的张先生当天就是外出参与一项工程建设了。衣食无忧的初老夫妇感到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却无滋无味,的确,虽生犹死莫大于心哀!胡女士左边眼角上下眼皮上长着黑黑浓密的"眉毛"格外引人注目。人说晶莹璀璨的珍珠是沙落肉腔蚌的眼泪的堆积,胡女士眼角生长着的茂密黑森林该是由多少公升的泪流成河浇灌而成啊!心中苦楚向谁诉?在服务需求调查表上,胡女士选下了"节日陪伴、心理辅导、同类抱团取暖"三个选项。在胡女士一再丧失后的无助与绝望中,我们深感计生特服项目真如沙漠甘泉、荒原清甜,惟愿特服项目服务深入长久,惟愿人间灾难走远再走远。</h3> <h3>节日陪伴、心理疏导、同类抱团取暖是吴女士的期盼</h3> <h3> 一上午的密集服务很是消耗专家老师、志愿者们的体力和心力,但去途遥远,服务团队还是辗转到古驿镇,期待能提供更多服务。</h3><h3><br /></h3><h3> 服务团队来到古驿镇襄阳市原种场,曾经企业化管理的农场早已萧条破败。拥挤平房里住着的失独家庭余光涛、马克夫妇邻里关系和睦,相对于农村失独家庭而言,他们享有"单位"带来的归属感,也能享受农场一分田地种植的充实感。劳作之余他们帮助左右邻舍、帮助看护侄孙女。马女士说:"日子能过不好过,不看不想闭眼过"。说话其间,帮邻居干完活又浅饮小醉微醺的余老汉回到家中,高大魁梧的汉子重重地坐下,捂起脸来就是老泪纵横,一旁的妻子更是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平日里用汗水消解泪水,今天在心理老师面前,哭吧哭吧,眼泪也是世界上情感最丰富的语言。倾听、同理、零极限……默默地注视、静静地感受,心灵的呵护,就是爱与陪伴。</h3> <h3>你们忘我地哭吧,我来帮你照料侄孙女</h3> <h3> 穿田越坡、跨沟过林。计生志愿者团队因着特殊家庭的痛而去、伴着特殊家庭的难而为。你痛我懂,你怨我容,你冷我爱,志愿者们在公益事业中助人自助,在公益服务项目中稳健成长。</h3><h3>注:文中人名全部使用化名</h3> <h3>你痛我懂,你怨我容,你冷我爱,翻坡越林来看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