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故事

小蚂蚁

<h3>  陈新刚 权兆阳 张保德<br>  <br>  2017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10套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进驻河南方城拍摄。三进赵河镇石寨的深度挖掘,竟然撩不完周氏家族的神秘传奇。<br>  这座距方城城西二十公里的石寨,原名叫石鼓泉。富有诗意的名字,源于眼前这处池塘里从石板下发出“咕咚咕咚”的泉水声。</h3> <h3>  当年北洛家声远,如今南阳世泽长 。周家祖居洛阳,明末清初迁至石鼓泉,后逐渐成为名扬宛北的大家族,修建南北两座高大坚固的石头寨,在此演绎了其四百年兴衰沉浮的历史。<br> <br>  <br>  </h3> <h3>  石寨共有南北两座城堡,都是周氏家族的庄园。寨墙高三丈八,宽一丈二,因规模宏大,被称之为“小皇城”。保存至今建制规整的周家大院,见证着周氏家族往昔的尊贵和荣耀。<br></h3> <h3>  坚固森严的石头寨,在防御匪患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周氏家族被府、县树为防卫自治的典范,南阳知府顾嘉蘅亲书“保卫功高”予以嘉勉。</h3> <h3>  比北京紫禁城还要高五尺的石头寨“小皇城",是伏牛山丝绸、药材、木炭出山与内地日用小商品进山的物埠。如今,S331线省道从寨前穿过,车水马龙,续写着古道的繁荣。</h3> <h3> 1947年11月27日,陈谢兵团四纵十一旅三十一团一举攻破石头寨。《人民日报》刊发消息,报道了解放石头寨战况。</h3> <h3>  石头寨的沧桑历史,成为周氏家族和当地村民挥之不去的记忆。</h3> <h3>  摄制组不断地变换设备和机位,调整拍摄方案,用无人机、摇臂、摄像机、照相机等多种手段,追寻和记录着石寨的前世今生。</h3> <h3>  摄像机在轨道上缓缓滑行,拍摄下石寨古朴的村貌。</h3> <h3>  在柔和的光线中,摄影师把镜头推向历史深处。</h3> <h3>  自1952年建立在石寨的方城县第二高中,培养出了郭长宇、张德广、孙兰卿、于献忠、郎建召、方国恩等一大批党政军高级人才,2009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静静地矗立在岁月的时空中。</h3> <h3>  沧桑历史,烙印处处。</h3> <h3>  一套又一套老房子就好象一个个老人,默默地注视着你,等待着你。</h3> <h3>  解放后,寨墙石头在拆除后用于水利、铁路、学校和民房等建设,现仅存有少量墙基。</h3> <h3>  方城二中长达两百多米的围墙,所用石头全是从石寨寨墙拆来的。</h3> <h3>   摄制组紧张的工作,成了村民少见的戏。</h3> <h3>  摄制组的后勤和联络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h3> <h3>  从私塾屋里,宛若飘出朗朗的读书声。</h3> <h3> 厚重的历史,使得摄影师每次的拍摄记录,都是凝视良久才开始的。</h3> <h3>  石寨解放弹痕墙,铭刻着岁月的记忆。</h3> <h3>  一位叫周文龙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身世如同石寨古城墙一样沧桑。</h3> <h3>  一座老房子就是一部书。</h3> <h3>  建筑工艺的高超,折射出当年周氏家族的奢华。</h3> <h3>  慈祥的周家老人不想随子女待在城市里,守望着老房子最舒心。</h3> <h3>  石寨村民保护古民居的意识不断增强,省级传统村落保护方案批准后,对恢复石头寨“小皇城"发展文化旅游业更加充满信心。</h3> <h3>  质朴的父老乡亲们,充满了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h3> <h3>  村民对摄制组的工作非常关注和支持,融洽的气氛感动了导演王振国,他说,“村民一句‘你回来了’,叫我心里热乎乎的。咱方城人就是亲”。 <br>石寨故事,会不断延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