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庐山真面目 必定身在此山中

穷游老憨

<h3>横看成岭侧成峰,</h3><div>远近高低各不同;</div><div>不识庐山真面目,</div><div>只缘身在此山中。</div><div><br></div><div>这首宋代大诗人苏东波的著名诗句,早已妇孺皆知!相信读过这首诗和听过庐山种种传说的朋友,对庐山必定心向往之!我亦如此!</div><div><br></div><div>有幸的是在今年刚入深秋的时节,我来到庐山并与她亲密的接触了两天,真正见识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真容。我的体会是:要识庐山真面目,必定亲临此山中!除此,永远也见识不到她的奇秀与美丽的真容!</div> <h3>我到达的时间是11月初,算是旅游的淡季了。景区游人确实不多,自驾车被允许直接进入景区。牯岭街是景区内非常好的生活集散地,吃住行游十分方便,并且价格与山下一样实惠。</h3><h3><br></h3><h3>庐山又称匡庐,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庐山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距市区36公里,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大部分山峰在1000米以上,主峰1474米,自古以“雄、险、奇、秀”闻名于世,是我国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以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著称于世。</h3> <h3>我是早上七点多自庐山南入口开车上山,约八点左右到达芦林湖畔。此时,只见阳光柔和的撒在湖面上,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的小亭秀丽精巧,景色非常令人陶醉!有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正在陶醉的拍摄着。美景的吸引力自是强大的,不用说了,赶紧停车、赏景、拍照……</h3> <h3>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景致优美。1954年筑坝蓄水,是目前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湖中击水畅游。</h3> <h3>毛泽东旧居~芦林一号别墅,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芦林湖畔,这也是芦林湖畔唯一的一栋别墅。1961年7-9月,毛泽东在此住了两个月,1970年,毛泽东主持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也住在这里,芦林湖曾是毛泽东游泳的地方。1985年庐山博物馆也迁入了这里。遗憾的是,我到达这里的时间正是工作人员闭馆休息时间,没能进入馆内游览。</h3> <h3>在庐山博物馆(芦林一号别墅)旁边,为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1993年修建了“毛泽东诗碑苑”,碑上刻有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h3> <h3>庐山会议旧址,原名庐山大礼堂,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于1935-1937年修建。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1980年代以后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保留1970年时的会场布置。这里留下的是新中国一个特殊时代真实的历史记忆!</h3> <h3>与庐山会议旧址紧连的还有庐山抗战纪念馆,其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同庐山会议旧址一样,始建于1935年,同为当时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抗战宣言”,由此拉开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序幕。</h3> <h3>庐山老别墅是庐山旅游不得不看的地方,因为它不仅建得早、建得多、建筑风格多样,而且是集16国名流同住一山的名符其实的世界村。它最早是1895年由英国传道士李德立花200两白银租借800亩土地建造避暑之所开始,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建造了16个国家636栋别墅,形成了现在规模的别墅群,可谓是“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庐山如琴湖,坐落于庐山西谷,建于1961年,因湖面形如小提琴而得名。峰岭围抱,环境优雅,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白居易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指此地。湖中有湖心岛,岛上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湖与花径相连,亦称花径湖。</h3> <h3>花径位于如琴湖畔,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是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1988年在园中建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像立于湖畔。在唐代,这里被誉为“匡庐第一景”。</h3><div><br></div><div>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门上书有“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对联。</div> <h3>庐山黄龙寺,坐落于玉屏峰麓,为明代僧人释彻空于万历年间修建。现为庐山上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成为庐山佛教协会的会址所在。</h3> <h3>黄龙寺山门前有三棵特殊的古树,其中两棵柳杉树龄约600年,一棵银杏树龄约1500年,因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称“三宝树”。三棵大树为庐山树木之王,也被誉称镇山之宝。</h3> <h3>沿黄龙寺和三宝树继续下行就到了天桥,而自天桥至仙人洞距离长约1.5公里,是一段秀丽山谷,这就是1980年新辟的著名景点~锦绣谷。</h3> <h3>位于锦绣谷中的天桥,其实有天无桥,堪称庐山一奇,是属于第四季冰川作用形成的奇特景观。</h3> <h3>庐山锦绣谷,四时花繁,灿若锦绣,怪石嶙峋,雄伟壮观,正如宋代诗人孔武仲所诗:“江城三月芳菲尽,浅紫深绯到谷中。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h3> <h3>这个谈判台,是1946年7-9月,蒋介石与马歇尔为国共谈判“调处”会谈之处。</h3> <h3>仙人洞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高、深各约10米,传说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故名“仙人洞”。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更使仙人洞名扬四海。这里也是道教的福地洞天。</h3> <h3>庐山御碑亭,位于仙人洞出口内,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为纪念周颠等人所建,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借此向天下宣扬他的君权神授观念。</h3> <h3>庐山植物园,位于含鄱口附近,是中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成立于1934年。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就产于此。现有植物3400余种,植物标本10余万种。这里景色优美,观赏价值极高。秋天的景色更加精彩迷人!</h3> <h3>含鄱口海拔1211米,左有五老峰,右有太乙峰,山势高峻,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出地之一,含鄱口就是庐山最佳观日出地点。可惜我五点多就早早到达这里等待日出,因云层太厚而没能看到最好的日出!据说毛泽东当年在庐山时很喜欢此地。</h3> <h3>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称“五老峰”。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身入其境感受确实非常美妙。</h3> <h3>三叠泉风景区位于五老峰的下部,山峰高峻,峡谷幽深,泉水三叠,故称三叠泉。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美誉。李白著名的诗篇《望庐山瀑布》就是写的这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叠泉总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一叠直垂,二叠弯曲,站在三叠仰望,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騰长空,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h3> <h3>见到三叠泉的真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庐山游之中最考验人体力和毅力的一个景点!到三叠泉可分两段行程,上段可乘缆车亦可步行,下段只有步行别无代步,尤其是下段特别难走,不仅坡陡路险,而且单程需2.5小时左右、约3300级的台阶,足以让许多游人在此崩溃。我想“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道理就在于此吧!<br></h3> <h3>最后再说说牯岭街,这是庐山景区的中心,也是游客的集散地。她是一座美丽的、别致的、公园式的小山城。这里遍布着档次不同的宾馆、饭店、商店以及邮局、银行、电影院等各种生活、服务、娱乐场所和设施,是到庐山两日以上旅游的首选根据地,并且价格与山下和市区差别不大。</h3><h3><br></h3><h3>以上是我在庐山两日游的简要经历与感受,仅供参考。谢谢光临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