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底、八月初,不要奇怪为什么是七月底八月初,因为这趟列车跨了两个月,就像你们津津乐道跨年一样,我来谈一谈“跨月”——七月底八月初。在跨月的这段时间,我在昆明到乌鲁木齐的列车上浑浑噩噩,浑噩的原因是没有买到卧铺,这么远的旅途,动辄三十小时加,个中滋味,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明白。这趟列车从我的家乡陕西出来后,便一头扎进了甘肃,甘肃他狭长啊,走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只有到了西北,你才能感受到祖国的广博,尤其是广。<div> </div> 出去旅行的话,我是倾向于坐火车的,除了经济实惠外,陌生的地方,火车外的景色也是陌生的,也是旅行体验的一部分。<div> </div> <h3> 但是这个大西北不一样啊,它广博啊,在整个甘肃途中,越往西北走,越难看到人,站台上是看到人最多的地方,火车边上广阔的土地也难以看到动物,山差不多是一样的,土差不多是一样的,天空差不多是一样的,靠近新疆的那边,铁路两边是白乎乎的盐碱地,就像刚下过小雪。</h3><div> </div> <h3> 这样的旅途,完全和以前不同,幸好我带了一本书——《路遥传》,高中的时候看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觉得这个作者太懂得普通人的生活了,他写的真的是这个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那时候一度把路遥当做精神导师,把《平凡的世界》当做精神食粮。大学的时候又在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路遥就安眠在后山“文汇山”,也曾去瞻观过几次,和那些文学青年不同,在路遥墓前,除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我什么也没想到,除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我什么也没看到,不像他们一想就是一篇《×××颂》、《×××有感》,一看就看穿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的本质。 </h3> <h3> 虽然近年来一方面是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一路畅销,另一方面也有人对路遥作品提出了质疑。但种种机缘,我还是对路遥充满了兴趣。</h3><div> </div> <h3> 这本《路遥传》因为之前看了一部分,后面很快就看完了。好在列车上播放的歌儿还对我的味口,张学友、Beyond、王菲、民谣(赵雷、李志、尧十三等,包括许巍、朴树。)等,看书的时候会被带偏,有时会跟着哼、有时会抖腿。后来放了一首我感觉熟悉却不知道名字的歌,只是无意间腿抖得更凶了,我停下来认真地听了几句,只记了两句歌词——“迎着太阳,看着远方,我只要你一个承诺。”百度了一下,知道了这首歌叫做《天涯》,因为是漫游流量,没有在线听。下了车,到了目的地,发现这两句歌词忘不掉了,就找来听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初听那么好,和某些火及一时的歌没什么差别,歌词简单,旋律简单,节奏强而明快,这样的结果就是每次听都想抖腿或者晃脑袋,听了几次就删掉没再听了。 </h3> <h3> 可是,我永远也忘不了昆明到乌鲁木齐列车上的《天涯》,那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让我不顾《路遥传》而抖腿的一首歌,或者说是我在去远方的途中听见了那句带感的歌词——迎着太阳,看着远方。奋斗的人,愿你们在去远方的途中,都能迎着太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