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琴伊查,玛雅文明的挽歌

李斌

<p class="ql-block">  奇琴伊查Chichen Itza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是玛雅古典时期最大最繁华的城邦,被称为“羽蛇神的故乡”,1986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奇琴伊查城邦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在最鼎盛的7世纪,占地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直至13世纪,奇琴伊察一直是玛雅古国最大、最繁荣的城邦。玛雅人在这里建造了数百座建筑物,金字塔、武士庙、蹴球场、天象台……这些建筑无不揭示出玛雅古国曾有过惊世骇俗的文明。此后,玛雅爆发了部落争斗和内战,导致了这座城市的迅速没落,并再也没有恢复。到了西班牙人在16世纪征服尤卡坦的时候,城市中心已经被很大程度地被遗弃而成为了废墟。</p><p class="ql-block"> 奇琴伊查是我墨西哥之行的第二站,因为这里位于梅里达和坎昆两个城市之间,地理位置和往来交通都很方便。行前我了解到旅行者大多不住在当地酒店,而是从梅里达或坎昆等城市当天往返。出于多年来对玛雅文明的好奇和惊异,我把奇琴伊查当作此次玛雅文化之旅的主要目的地。在梅里达停留一天之后,次日一早七点多起来,立马收拾好行装,在酒店吃了一顿很素食的早餐后就出发前往这个被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城。今天的行程比较紧张和辛苦,中午之前要先赶到奇琴伊察,在景点游览四个小时后购买四点半的车票赶往另一处玛雅遗址图卢姆。梅里达到奇琴伊察的单程票价是98比索,相当于人民币40元,需时2个半小时。</p> 来往于墨西哥各地的旅行巴士 <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一点赶到奇琴伊查后,简单啃点面包就来到停车场对面的售票窗口。十月份已是当地的旅游淡季,窗口买票并不需要排成长龙,大概十五分钟就买到了门票,加上消费税共242比索,与国内同类景区票价基本同价。今天购票的游客看起来都来自北美和欧洲国家,有的是爸爸背萌娃,萌娃又背娃。这些欧美人也挺逗的,出门去哪都带着娃。</p> 亲琴伊查景区地图 一进入景区,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著名的羽蛇神金字塔Kukulcan Pyramid ,虽然这个金字塔远不及埃及金字塔那样闻名于世,但如果说到“2012的预言”,玛雅人会被更多人想起,金字塔就是他们用来进行天文历法的“神器”。而奇琴伊察的金字塔是玛雅人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也是修复得最好的尤卡坦玛雅景点。 因为前几年因游客太多塔顶发生过坍塌,现在游客已无法登上和进入金字塔,所以那上面一些精美的雕刻和内部的雕像今天都无法看到, 这座建筑实际上是用石头建成的玛雅历法。塔高共有9层,每一层都被楼梯分成两半,形成了18个分离的露台。对应着玛雅年中的18个月,每个月有20天。4个楼梯各有91个台阶,加上顶端平台,总数是365级。台阶数代表了玛雅太阳历一年的天数。 在金字塔的每一个面上都有52块镶嵌板,代表玛雅历法轮回的52年。这个时候就是太阳历和宗教日历交汇的时间。 春分秋分之日,夕阳西下之时,从某个角度望去,就会看到夕阳余晖正好照射到金字塔拐角蛇神头上,在北面的阶梯上投下羽蛇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在北侧滑行下降。这便是奇琴伊查特有的“光影蛇形”的神秘景象。这个景观表明,当时的玛雅人已掌握了精密的计算技术和天文知识,但他们却把这一奇景看做是羽蛇神从天而降,赋予他们太平盛世的吉兆。这种融天文、地理、物理和建筑学为一体所造成的艺术幻觉,至今令人惊叹。它不仅充分显示玛雅人的宗教感情,也显示出玛雅古建筑的历法意义。 一个老美帮我拍了一个造型 金字塔后面坐落着一座神庙,玛雅人称之为“武士神庙',这座四层的精美建筑,被认为是玛雅神庙建筑中最美观、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座。武士神庙是一个阶梯状金字塔顶的石头建筑,内部的支柱被刻成武士的形状。金字塔阶梯顶端通往神庙入口处有查克莫天使(Chac Mool)的祭坛雕像。 神庙两端都刻有呲牙咧嘴的蛇头 武士神庙旁边是由柱子围绕的广场,被称之为千柱广场 <p class="ql-block">  从金字塔广场左行,就来到最大的玛雅遗址-奇琴伊查蹴球场,当时我一看到,就感到一种震撼。</p> 在中美洲共有7个蹴球球场,其中奇琴伊查的蹴球场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古代美洲大陆最大的球场,有166米长68米宽。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蹴球场的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祭司会先算上一卦,卦上可能是说,如果甲队赢,当年就会风调雨顺,否则就是个灾年。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 不知道卦上的内容. 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可能乙队赢了。祭司揭开卦的内容,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以平熄神怒。这种场景,可以从球场上的一幅队长断头图上看到。球场的一面外墙上建有美洲虎神庙,上面有另一个美洲虎王冠。因为在地下掩埋了一千年,上面的红漆以及镶的玉点都已经消磨不见了。 从蹴球场穿过一条300米长的崎岖不平道路,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灰岩坑,这里是个令人敬畏的自然奇观,直径大约有60米,35米深。顶端和水面之间的石壁上布满了藤蔓和一些看似古老的植物。 据资料记载,玛雅人对雨神极为崇拜,每到春季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献仪式。每当祭献的日子,国王都要将挑选出来的一名14 岁的美丽少女投入这口通往“雨神宫殿”的圣井,让她去做雨神的新娘子,向雨神乞求风调雨顺。在献美女的同时,祭司和贵族们也把各种黄金珠宝投入圣井,以示诚意。那些在井中数小时后仍存活的人则被救起,并受到礼遇,他们被认为已与雨神交谈过了。许多从井内发现的物品属于特尔托克时期以后的年代,所以有理由认为,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口井一直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然而,在玛雅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传说中的这口聚集着巨大宝藏的圣井也渐渐被荒野丛林所湮没。 奇琴伊查的第一个发现者-美国冒险家汤普逊曾以17美元的代价向当地玛雅人后裔购买了圣井附近土地的所有权,他对圣井的发掘结果证实了这里曾用活人祭雨神的记载。 汤普逊从圣井打捞出数以千计的宝物,后来这些宝物全被运回美国出售,流散各方,墨西哥政府多次交涉,才从美国的博物馆收回了一部分。 在寻找玛雅天文台时,我费了好大劲,用半生不熟的英语打听了一路,看到时觉得真心值得跑了这么多路。 椭圆形天文台'('El Caracol'),又名'蜗牛',得名于圆形建筑内部螺旋状的石头阶梯。天文台是为掌管风和学习的羽蛇神而设,门设在可以观察春季昼夜平分点、月亮最大南北倾斜及其他天文现象的位置。玛雅人用太阳照射在门上在屋内形成的阴影来判断夏至与冬至的到来。在建筑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 天文台附近就是修女院,这组建筑是奇琴伊察最令人注目的古典时期建筑之一,一组精美的普克(Puuc)风格建筑群。后被西班牙人起了'修女院'('Las Monjas','The Nunnery')的绰号,这组建筑实际上是奇琴伊查在古典时期的政府宫殿。东边不远是一座不大的庙宇,绰号'教堂'('La Iglesia','The Church'),装饰有精美的雨神面具。 奇琴伊查是玛雅文明的一个奇迹,在南北近4000米的“羽蛇”城里,神庙、宫殿、祭坛、球场、天象台等都建筑得井井有条,这表明当时的玛雅人有着良好的社会组织。公元十世纪,托尔特克人占据了奇琴伊查,并作为他们的首都,玛雅文明因此受到了冲击,但托尔特克人在统治时期,也建筑了非凡的石殿、柱廊和神庙,把玛雅文明与托尔特克文明交织在一起,如武士神庙和千柱广场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大约1224年,玛雅人重新收复了奇琴伊查,但好景不长,在屡屡遭到其他部落入侵之后,奇琴伊查被戏剧般地遗弃了,这里曾有的文明随之消失。今天,我们看到的奇琴伊查大片遗址,既不全属于玛雅风格,也不纯粹是托尔特克风格,而是柔合了两种文化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 奇琴伊查的玛雅文明似乎突然而来又毫不留恋地悠然而去,除了那些发掘出来的珍宝,对这个文明,我们知道的并不比它尚未被发现时更多。也许,它确切是受到了另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的点化,那么,墨西哥和中美洲许多民族都信奉的羽蛇神是不是那个文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