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根 好 花 自 香</h3><div><br></div><div> </div><div>辛酸身世,锤炼出刚毅性格</div><div><br></div><div>妈妈叫张根花,三河镇西台村坳下组人,现84岁,肖狗。岁月无情和病痛的折磨,让妈妈从一个精明坚强、勇于担当的女强人变成了一个思维模糊、弱不禁风的老小孩。妈妈的一生历尽坎坷,饱经风霜,令人唏嘘,但她的坚强乐观、纯朴善良及谆谆教诲令我们做子女的受益终身,永远难忘。<br></div><div><br></div> <h3>妈妈4岁时,年仅31岁的外公因病撒手人寰;妈妈9岁时,7岁的弟弟又因病不幸夭折,这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山崩地裂,但外婆坚强地承受住了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打击,外婆深知自己的希望就是抚育好年幼的妈妈,妈妈唯一的依靠就是单瘦、体弱的外婆,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外婆终身未再嫁,含辛茹苦地将妈妈抚养成人。</h3> <h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妈妈跟着外婆干农活和家务,“双抢”时,“守水”是一件劳神费力的事情,就是要将水渠的水引流入自家田里,有水禾苗才能生长。因田多水少,常常会为水发生争执,别人家夜里守水都是派的男劳力,外婆和妈妈为了田里有个好的收成,同样日夜守水。一次,邻近的一户将流入自己田里的水口子开的很大,堵住了流入外婆田里的口子,妈妈二话不讲,扛起锄头就挖口子,大爷爷来了也严厉训斥那个自私的邻居,邻居自认理亏,以后再也不敢欺负外婆和妈妈了。</h3> <h3>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女俩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外出干活遭受冷眼,走亲访友被人瞧不起,就连旁系的一个舅舅也欺负人,在维修房子时,为图方便,将排水沟引向外婆家墙脚,土坯结构的房子墙脚要是长期浸泡了水,就会有倒塌的危险,妈妈勇敢地站出来,和这个有几兄弟的舅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后在其他亲戚的调解下,妈妈赢了,房子也免遭了损失。<br></h3> <h3>就这样,不幸的家庭和遭遇造就了妈妈顽强抗争、坚韧不屈的性格,也正是这种刚烈的性格,彻底改变她人生的命运。1956年,22岁的妈妈被招到县烟酒糖专卖公司工作,迎来了她美好生活的春天。</h3> <h3><br></h3><div>大难不死,诠释着好人好报</div><div><br></div><div>算八字的先生说妈妈家“举女不举男”,外公和舅舅都英年早逝,外婆对独苗妈妈自然格外小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时才7岁的妈妈在门口塘边玩耍时不慎落水,一沉一浮地在塘里挣扎,外婆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快来人啊,救救起我女儿!”心想老天难道这么不公平,就一个女儿都不放过?!正当亲戚朋友有的拿竹篙有的卷裤脚时,妈妈奇迹般地踩住了塘底的藕兜露出了头,被成功地救上了岸,有惊无险。</div><div><br></div> <h3>抗战时期,日军地面部队到了茶陵,还没有进入炎陵,但日军的飞机超低空飞进了妈妈家上空,据老人说,当时飞机上的飞行员和“膏药”旗标志都清晰可见,日机不时用机关枪对着地面扫射,妈妈当时正在门前禾坪里玩耍,全然不知危险临近,外婆吓得大喊着快进屋,妈妈刚踏进屋,听到身后一声巨响,一颗炸弹在屋前禾坪上炸开,瞬间浓烟滚滚,尘土飞扬,等烟散土落后,看到禾坪被炸成一个直径约10米,深1米多的坑,妈妈又幸运地躲过一劫。<br></h3><div><br></div> <h3>1984年2月,妈妈的同事黄菊华在城东供销社中团分部熏腊肉不慎引发火灾,火灾发生时,爸爸要妈妈一起赶紧逃生,但妈妈想抢救点衣物,叫爸爸先离开,等妈妈收拾衣物准备逃离时,大火已成燎原之势,封锁了大门,为了活命,50岁的妈妈不得不从二楼的窗户上抱了一床被子纵身跳下,妈妈踝关节骨折了,她强忍着剧痛,匍匐挪动身躯到十几米外的安全区。巧的是,沅江县有位叫陈明的接骨游医,当晚在距火灾现场500米的一农户家收徒,并准备了接骨的示范药,好像知道有人会骨折。陈明非常娴熟地为妈妈进行了接骨处理,由于抢救及时,妈妈20多天就能下床行走了,没留下丁点后遗症。陈明高超的接骨技术在当时也小有名气,收治了好些病人,还带了几个徒弟。后来,陈明因年事已高回沅江老家了,妈妈还经常寄钱给他,以表感谢。<br></h3><div>“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妈妈三次大难不死的经历,也正好印证了这句俗语。<br></div> <h3>里外操持,赢得乡邻好口碑</h3><div><br></div><div>妈妈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县烟酒糖专卖公司、船形、水口、中村、城东等乡镇供销社从事业务、营业员、仓库保管员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她对工作都是满腔热情、兢兢业业、精益求精。那时是国家计划经济,没有个体工商户,城关、城东及部分乡下的群众购物就挤向县城的两个门市部,妈妈在城东乡供销社工作,每天上班10多个小时,导购、收款、收票、给货,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程序。因售出的货物很多,抽屉装的货款总是满满的,常常要用手把钱压的紧紧的严严的。下班后的清理工作更是繁琐,要将1、2、5分的硬币分放,以100个为单位,然后用纸卷成筒状。纸币和粮票则按面值分好,每100张为一叠。因布票限当年有效,清理布票要按面额分类后,整齐地贴在过了期的《红旗》杂志上,核对后按要求上交保存。还有烟票、糖票、手表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都要汇总好,进行物票核对。当缺什么商品时,要及时列出计划,到县或江西宁冈县的商业批发公司调货,以补充货源。新商品陈列或遇到商品调价,妈妈就会及时写好商品牌,其内容有品名、货号、规格、产地、单价等,字写得不是很好,但非常的认真仔细,能让群众认识和了解到该商品的基本信息。每到月底,妈妈会提前把商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然后手工抄上几十页的盘点表,停业1至2天,对几百种商品一一点数、过称,最后根据盘点结果将商品调进、售出、结存等内容填写在商品盘点表上,盘点表需审核和监督人签字。由于妈妈平时工作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每月盘点的结果都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和赞誉。<br></div> <h3>妈妈在家里也是“顶梁柱”。爸爸年轻时一直在郴州地委工作,妈妈带着年迈的外婆和我们四姊妹在酃县生活。计划经济时代,定量的米远远不够给正在长身体的四姊妹吃。妈妈便常常下了班后,到城东乡石玉村买红薯,以弥补米的不足。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用箩担上百余斤的红薯,趟过齐膝盖深的碧江河,回到家时,天已漆黑。当时一个人口每月有半斤肉票指标,用于改善生活,但因家里人多收入少,肉票指标无钱购买用不完,这时妈妈就会找到肉食公司有权又神气的秋兰阿姨,买点便宜的猪脚、猪尾、猪头等 “搭头”,妈妈有求,阿姨必应,我们就能吃到津津有味的“搭头”,既补充了营养又节约了支出。冬天取暖的木炭,也是每年的必须。每到秋季,山上木炭出窖时,妈妈总会根据往年的用炭量和天气情况,有计划的去买炭。为了省钱,天破晓时,妈妈一个人挑担箩,到城东乡的回龙仙山上买炭,到了山上,不但能精心挑选上乘的木炭,而且价格上也比市面便宜许多,挑着木炭回到家时,清晨广播上的整点《歌唱祖国》歌声才响起,然后匆匆洗漱、早餐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四姊妹在穿着上,妈妈也会有计划、巧安排。那个年代的衣裤鞋帽大都是手工缝制,布料也是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只有1丈4尺5的布票,因我们姊妹几个身材偏高,布票不够,妈妈就会尽量买点“尾子布”,“尾子布”可以少出5寸布的钱,但布的多少由不得自己。穿衣接力是办法,姐姐长高后穿不了的衣裤就给妹妹、弟弟穿,姐姐的衣裤要是花的或是点子的,妈妈就会把衣裤送到染坊染成青色给我两兄弟穿,我和弟弟满脸的不高兴,妈妈这时会开导兄弟俩说,“穿的差点没关系,关键要穿的干净、精神”。我们虽极不情愿,但从妈妈的言语中懵懵懂懂似乎知道了节俭的道理。</h3> <h3><br></h3><div>抗争病魔,保持乐观平常心</div><div><br></div><div>1986年7月,妈妈提前退休。四个子女都参加了工作,两个姐姐也已出嫁,家里经济条件慢慢地好了,照理妈妈应该歇歇脚、享享福了。但勤劳了一生的妈妈居然退而不休,又萌发了建房的想法。以前,我们一家租住东门口蔡奶奶家一间房,单位城东供销社一间房,一家六口人挤住在两间房,其中城东供销社的一间房还住了一位湘潭“知青”张湘英阿姨。后来蔡奶奶要卖房,妈妈又四处寻找,才在沿成大队古兴生产队租了两间房,吃尽了无房住的苦头。由于妈妈在中团分部工作的时间较长,加之当地的群众纯朴,妈妈在中团村买了块地筹划建房。为了建房,妈妈起早贪黑,红砖来了,自己戴上手套下车,沙子少了,到门口河里捞,卵石不够,用铁锤亲手锤,资金不足,四处筹集,门窗木料,托同事到十都购买。历经千辛万苦,1987年房子终于建好了,妈也病倒了。有一天,妈妈突然晕倒在菜土上。经医院检查,妈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病。按医嘱,要坚持服药,长期修养,适当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身体稍微恢复,这时,医师的嘱咐又成了“耳边风”,养鸡、养猪、种菜等又是她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后来还加上带外孙女,有时背上驮着外孙女,肩上挑着潲水桶,上班的人都没她忙。<br></div> <h3>随着年龄增大,她的高血压和冠心病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每年要住院六七次,但她坚强乐观,保持一颗平常心,常常说,“我80多岁了,随时可以开路”。子女们对她非常孝顺,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看,特别是姐姐,对妈妈病的症状、用药、药量都了如指掌,对妈妈生活的习惯、爱好、要求也心有灵犀。</h3> <h3>妈妈最爱吃以糯米为原料蒸、炸、煎、煮的各种米馃。每当春上艾叶长出时,姐姐就会摘些嫩嫩的艾叶,亲自做出香甜可口的艾叶米馃,妈妈就会高兴得喜上眉梢,连说好吃好吃。<br></h3> <p class="ql-block">苦日子过完了,妈妈却老了。妈妈是撑起这个家的梁和柱,也是我们晚辈在寒冷时想一想就温暖,困难时念一念就有信心去战胜的原动力。“根好花自香”,就像她的名字,香的纯,香的正。妈妈的真诚耿直、勤劳善良,永远是传世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激励着子孙后代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