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玲玲

<h3>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h3> <h3>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h3> <h3>1.宫缩乏力</h3><div>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分布是内环、外纵、中交织。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div> <h3>2.胎盘因素</h3><div>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div><div>3.软产道裂伤</div><div>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div><div>4.凝血功能障碍</div><div>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div><div>5.子宫内翻</div><div>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等。</div> <h3>临床表现</h3><div>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前后兼有。阴道流血可为短期内大出血,亦可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一般为显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div><div>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若失血过多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的轻重视失血量、速度及合并贫血与否而不同。短期内大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需要注意在休克早期由于机体内的代偿机制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可能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仍需要严密监测,对风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评估出血量并进行积极救治。临床中往往存在当失血到一定程度出现失代偿表现如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才引起重视,这样失去了最佳救治时机。此外,如产妇原已患贫血,即使出血不多,亦可发生休克,且不易纠正。因此,对每个产妇必须作全面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免延误抢救时机。</div> <h3> 产后出血患者健康指导</h3><div>1 心理支持与自我调适指导 (1)向产妇做好环境介绍和与产妇有关的仪器,操作目的与配合说明,减少产妇紧张、恐惧情绪。(2)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保持床单清洁干燥。</div><div>2 饮食与营养指导 产后出血的产妇因产后失血多,体力消耗大,饮食宜提供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的热汤类食物,可吃鲜活的鸡、鸭、鱼、肉、蛋、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烹饪方法有炖、煮、蒸、炒等。忌食生、冷、硬、刺激性强的食物,忌暴饮暴食。</div><div>3 休息与活动指导 产后出血产妇宜卧床休息,以利体力恢复,24 h后生命体征平稳,体力恢复良好者,可下床活动,但不可操之过急,活动应循序渐进,第一次下床前应先在床旁端坐20~30 min后方可下床活动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div><div>4 产后出血产妇最常见的问题是(1)疲乏,要求产妇卧床休息,注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皮肤颜色、温度、阴道流血性质与量,加强生活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食富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等,少量多餐,保持心情舒畅,在血色素恢复正常后,鼓励下床。(2)有感染的危险:工作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环境清洁,嘱产妇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内衣内裤,勤换卫生护垫,保持会阴清洁,用1∶2 000高锰酸钾液清洗会阴;注意保暖以免感冒,产褥期禁盆浴及性生活。</div><div>5 用药指导(宫缩剂)缩宫素是妇产科临床应用最普遍的药物之一,是治疗产后出血时的首选药物,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最迅速有效的出血方法,按摩子宫的同时,可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缩宫素10 u(加入 20 ml 10%~25%葡萄糖液内),然后将缩宫素10~30 u加于10%葡萄糖液500 ml内静脉滴注,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6 出院指导 产后出血产妇因产后流血多,体力消耗大,故应较正常产褥期妇女有更多的休息及营养,活动时间推迟并缩短,应根据个体体力恢复情况量力而行。</div>

出血

子宫

产后

胎盘

宫缩

产妇

乏力

肌纤维

引起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