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年轻时喜欢读戴尔·卡耐基的书,养成了不和人争辩的习惯。其实我从小就是很木讷、寡言、逆来顺受的人。</b></h3><h3><b><br></b></h3><h3><b>后来为了练口才,学习研究过辩论术,观看过电视上“大专辩论会”,和朋友们在课堂上练过“舌战群儒”,体验过唇枪舌剑的风采。</b></h3><h3><b><br></b></h3><h3><b>其实我在生活中很少或者几乎不和人辩论,因为我知道懂我的人不用我解释,不懂我的人解释了也是对牛弹琴,浪费精力。</b></h3><h3><b><br></b></h3><h3><b>我观察生活中的辩论解释通常以情绪激动开始,以各人感觉自己更加正确而结束。喜欢辩论的人,华而不实,处处标榜自己,处处惹人讨厌。</b></h3><h3><b><br></b></h3><h3><b>《道德经》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的话经常警策着我。学佛十多年,古人“闻谤不辩”和“默摈”的习惯也扎根我的心意识,任何误解都只能默默消化,还要如饮甘露,心怀感激。</b></h3><h3><b><br></b></h3><h3><b>艺术界有评论家、批评家,各行各业都有实干家,也有旁观者和“评论家”。当一个人不能实干时,就喜欢发表不同意见和空谈。当一个人很无知时往往说话嗓门特别高。当一个人非常自卑时就想战胜天下所有人,来显示他的实力。</b></h3><h3><b><br></b></h3><h3><b>实在的人通过业绩和成就证明自己,浮华的人通过诋毁别人来提高自己。</b></h3><h3><b><br></b></h3><h3><b>低头走自己选择的路,动手写自己想说的话,不解释,不争辩。</b></h3><h3><br></h3><h3>(2017.11.0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