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北极

<h1>虞舜----孝感动天 &nbsp;</h1><h1> 陶渔耕稼一贫民 </h1><h1> 弟傲父顽母又嚣 </h1><h1> 协帝重华称大孝 &nbsp;</h1><h1>空山号泣见天真 </h1><h1> 自古以来,磐石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磐石、三皇和五帝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虞舜是五帝之一。<br> 虞舜,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号有虞氏,冀州(今山西永济一带)人。父亲叫瞽叟,母亲叫握登。按家谱算应是皇帝的第九代孙。不过他的家世早就衰败了,祖辈几代都是贫苦的贫民。<br> 他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又瞎了双眼,小小年纪的虞舜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br> 后来,他父亲又娶妻,后娘人性不好,人称母夜叉。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取名象。从此后舜的父亲就偏心,痛爱后妻,痛爱幼子,心目中再没有虞舜了。后娘更是冷眼看待。虞舜在家成了一个多余的人。经常挨打受骂。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但虞舜天性孝顺,不论父母怎样对待自己,他从不顶撞,尊父敬母,没有一句怨言。<br> 虞舜的弟弟一天天长大了,父母亲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娇惯成性,一切都向着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后更显得自私、贪梦、狂傲,横行霸道。与虞舜成了主仆关系,经常在父母面前说长道短,告黑状。父母百依百顺,偏听偏信,对虞舜进行处罚,轻则骂,重则打,有时几天不给饭吃。虞舜一如既往,绝不反抗。<br> 虞舜越是恭敬瞽叟夫妇越是气,象就给父母出主意,干脆把虞舜害死算了。他们竟然同意象的主意。秘密安排在食中下毒,虞舜很聪明,对父母的用意有所觉擦,便跑进深山老林藏了起来,暂时保住了性命。几天后他回到家中,亲热地叫爹叫娘和弟弟,并捧着采摘的新鲜山果请他们品尝,好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br> 虞舜到了20岁,远近都知道他是个大孝子。又过了10年,唐尧帝让部下推荐接班人,部下众口一致说舜一心尽孝道,做善事,而且能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的很好。唐尧帝同意进一步考察。于是唐尧帝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虞舜交往,观察他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又将两个女儿蛾皇和女英嫁虞舜为妻,以观察他治家本领。<br> 虞舜忠厚实在。婚后外靠九个小舅帮助,内靠两个妻子支持,社会、家庭事务都处理的得心应手。井井有条,他用自己的品性感化、影响周围的人,因此在历山(今山西永济境内)耕作和在雷泽(今山西永济南)打渔的时候,当地人都表现出了谦让的风格,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他又到黄河之畔制作陶器,短短三年时间,那里就发展成为人烟稠密的部落。唐尧帝十分高兴,特赐给他一件细葛布衣,一张琴,并帮他建造了一座粮仓,赠给他一群牛羊,虞舜过上了富裕生活。<br> 虞舜的爹和后娘及弟弟看到舜那么富裕,而且每天有如花似玉的大美人陪伴,十分忌恨,尤其是象,看到两个嫂嫂那么美丽,温柔,便起了邪恶念头,设下毒计,鼓动父母害死虞舜,想把嫂嫂和财产夺为己有。瞽叟夫妇同意了象的坏主意。有一天瞽叟叫虞舜修自家的谷仓,虞舜性孝,恭敬从命,就爬到谷仓上抹泥,其父和弟弟在下面放起大火,顿时火苗冲天,浓烟腾空,整个谷仓变成了一团烈焰,虞舜见势不好,急忙用斗笠护住身子,张开双臂,终身跳下,逃过了一场劫难。<br>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瞽叟夫妇和象叫虞舜去淘井,虞舜知道他们心存不良有意想害自己,便多了个心眼,先在井壁上凿了个洞,和旁边的井贯通,当他们用筐奋力往井里填土时,虞舜爬到了另一个井那边,井填满了,他们认为这次必死无疑。<br> 象提议,牛羊归父母,两个嫂嫂和张琴归自己。象正在得意忘形时,虞舜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象大吃一惊,瞪着眼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喃喃道:我正揪心想哥哥,虞舜一点也没有生气,笑道:这样你可以和我一起给百姓办事了。象面红耳赤,夺门而去。<br> 父亲瞽叟和后娘不好意思再见虞舜,但虞舜宽宏大量,根本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他和妻子更加精心、周到地伺候父母,关心爱护弟弟,瞽叟夫妇和象终于觉悟了,改变了对虞舜的态度。从此,一家人同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br> 唐尧经过长期考察,确认虞舜治民治国有方。就主动让出帝位,虞舜继位当了国君。担当重任,不负众望,更加体恤百姓,尊父敬母,竭尽心力,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天下大治,风化一新。<br> 传说虞舜的孝道感动天地,都在帮助他。说他在历山耕种庄家时,有大象帮他耕地,又有百鸟帮他播种。当父母、弟弟加害他时,娥皇、女英施用法术,让他穿鹃衣和龙衣,化险为夷。人民把他的孝行概括为“孝感动天.”</h1><h1><br></h1><h3></h3> <h1>郯子----鹿乳奉亲 </h1><h1> 莘野鹿鸣呦复呦 </h1><h1> 物非同类乳难求</h1><h1> 化装别有生新法</h1><h1> 猎户惊心佳话留</h1><h1> 在春秋时期,今山东半岛一带,最大的国家是鲁国,鲁国附近有个国家是郯国(今山东郯城县北)国君姓名至今无从考证,历史上通常称他为郯子。郯子小时候就非常孝顺父母。后来,父母年迈,都患上眼病。他继承王位,当了国君。<br> 郯子当了国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朝拜鲁国的国君鲁襄公。寻求大国的庇护。<br> 鲁襄公热情接待郯子,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可郯子心中思念家乡的父母,对此兴趣不大,宴会一结束,他就赶紧回家,请最好的医生想方设法给父母治疗眼病。医生告知,想要治好眼病,必须抓紧时间要用鹿乳洗眼睛,而且还的饮鹿乳。拖延了时间,老人的眼睛就可能失明。<br> 郯子听了医生的话后,带了几个侍从钻到深山老林寻找鹿群,设法弄到鹿乳,可机灵的鹿不等他们靠近,一溜烟跑的无影无踪。近期如果找不到鹿群,父母的眼睛就可能失明。<br> 郯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苦思冥想。突然他想到,何不把自己化妆成鹿,去接近鹿群,弄到鹿乳。侍从不同意他的想法,认为哪有国君装鹿的,万一有个闪失,怎样向郯国的民众交待。郯子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父母现在有病,非用鹿乳不行。我能顾虑那么多吗?侍从们见国君态度坚决,就建议,装鹿取乳由侍从完成,郯子说:不行,我的父母理应我供奉,让你们代劳,我不安心。<br> 于是,郯子找来鹿皮披在身上,头上安上假鹿角,趴在路上左蹦右跳,看起来像一只小鹿,模仿鹿跑,学着鹿叫,独自一人进来深山老林。心里想,鹿啊,求求你们快来与我为伍吧,不然我父母的眼睛就要失明了。<br> 人装鹿,只能在地上趴行,并且还的学着叫和跑,两天下来,手磨烂了脚起泡了,口干舌燥,头晕眼花,浑身像散了架。但一想到父母的眼病,就咬紧牙关,硬忍着、撑着。有几次,鹿群确实经过,但当靠近他时,一看,一嗅,调头就飞快地跑了。郯子眼红心跳,就是抓不到一只鹿。一天,郯子在一大早就进入深山老林,从早到晚也没有鹿群的影子。他趴在地上左看右观,突然发现,远处有一支箭正瞄着自己,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猎人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小鹿。郯子急忙站起来喊道:我是人,请别射。猎人下了一跳,郯子脱了鹿皮,露出了原形,猎人没好气地说:你装鹿干什么,要不是你造化大,早被我射死了。<br> 郯子抱歉而又恭敬地向猎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装鹿的原因。猎人才明白,眼前这人是自己的国君,是个大孝子。猎人很受感动,就把以前猎回的一头母鹿挤出的鹿乳一大桶送给郯子,还说,以后需要,尽管来取。<br> 郯子对猎人感恩谢别,带着鹿乳回到家中,将鹿乳分成两半,分别用于父母洗眼和饮用,几天后,父母的眼病果然痊愈,比原来更清亮。郯子的孝心有了回报。事后郯子多次去感谢猎人,猎人憨厚淳朴地对他说:不用谢,你只要把咱郯国治理好就行啦!郯子牢记猎人的话,精心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提倡孝敬,使小小的郯国变得昌盛富裕。<br> 大圣人孔子小时候曾拜郯子为老师,受到许多有益的教诲。鲁昭公十七年(525)秋天,郯子已当了40多年的国君。</h1> <h1>  老莱子----戏彩娱亲 <br>古称纯孝老莱子<br>曾着班衣效小儿 <br>博得双亲欢喜甚<br>每多啼笑忘言时。<br>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他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与妻子辛勤种庄稼种菜,维持家庭生活。夜深人静,他才坐在灯下读书写作,探索世间和人生的真谛。著有15篇专门阐述道家奥妙的文章,名气很大。<br> 当时诸侯争霸,战争四起,为使父母免受兵荒马乱之苦,他与妻子陪着老人逃到蒙山(今山东中部)南鹿定居。开荒种地,自食其力。他砍来芦苇、莎草和蓬蒿,搭了四间小屋,遮风避雨驱寒,又用木头自制床,用蓍艾织成席,尽量让父母睡得舒适一些,最困难的还是缺少吃的,他打柴卖柴换粮食,供父母享用。妻子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米面留给父母,夫妻二人野菜充饥。<br> 后来,老莱子在门前的山坡上开垦了一块荒地并种上庄稼,尽心作务,精心管理。老天不负有心人,春去秋来,有了好收成,他们从此不再为饿肚子发愁。<br>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老莱子已经70岁了。他的父母更是老态龙钟,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行动不便。老莱子赤胆诚心,一片孝心,对父母体贴入微,关心备至,只希望二老长命百岁,晚年更幸福,老莱子不顾自己年老体迈想方设法逗老人发笑,唤起老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一次,他在脸上涂满油彩,穿上一件五颜六色的花衣,在地上爬,翻跟头,学狗叫,让父母笑的流出来眼泪。又有一次,他弄来一面大鼓,边敲边唱以前他父母教他的女蜗补天、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哪吒闹海等等。演唱时他故意怪腔怪调,洋相百出,目的就是想让父母开心,又有一次,他挑水进门,故意跌倒,躺在地上学婴儿啼哭,父母上前搀扶他时,他一跃而起,说:我是和二老玩耍哩。逗的父母脸上笑开了花。并说:老啦老啦还这么顽皮。<br> 老莱子避世躬耕,孝顺双亲,不求荣显。自甘淡泊,满腔经论,事亲至孝的贤才传到楚国的国王耳里。楚国国王亲自带人来到蒙山登门求贤。聘请老莱子出山到朝廷为官助朝辅政,建功立业。许诺他高官厚爵,荣华富贵。但老莱子对此事毫不动心,心中只想守在老人身边照料、侍奉老人,尽到做儿子的孝道,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表示只要父母在世他就不会离开半步,恳请国王体谅,楚王见老莱子态度坚决,也没有强人所难,带着随从而去。<br> 楚王访老莱子的消息很快被传开,人们人们对老莱子特别尊重,蒙山一带的人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都来看望老莱子,并以结识老莱子为荣耀。老莱子考虑到父母年近百岁,过惯了平静的生活,承受不了过多纷扰。他征求父母同意后,把家搬到了长江南岸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住。为使父母开心,他象从前一样,常在父母面前翻跟头、学狗叫,说唱有趣的故事。他说:人生在世不应有奢求,重要的是侍奉父母要至诚至孝,不忘养育之恩,克尽孝敬之心。<br> 后世有人写诗颂扬他的孝行:<br>欢舞学娇痴<br>舂风动彩衣<br>双亲开口笑<br>喜色满庭闹</h1> <h3><br></h3> <h1>闵损----单衣顺母<br>自古偏心是后娘 </h1><h1> 芦花难做御寒装<br> 彼言母去儿均苦 </h1><h1> 感动黑心易热肠<br> 一年以后,后娘生了个儿子,闵损见小家伙白白胖胖,十分可爱,想去摸摸小弟。后娘见后横眉立眼,不让他碰小弟一下,闵损胆战心惊,不明白因为什么。又过了几年,后娘又生了个儿子,同样严词严厉,不许他碰自己的心肝宝贝。<br> 眨眼间,闵损和两个弟弟都十多岁了,闵损渐渐懂事了,知道后娘偏爱弟弟,另眼看待自己,不过,他不记恨后娘,他想有后娘给父亲做饭、洗衣服、照看弟弟、料理家务,也很好呀。闵损是个重孝道懂事的孩子,每天清晨必到父母跟前请安,向父母问好,大小事情从不自作主张,对弟弟更是体贴入微,关心、谦让。好吃的,好穿的先给弟弟,和弟弟捉迷藏也会让着弟弟。弟弟只赢不输。<br> 闵损的父亲忠厚老实,辛勤劳动,很少过问家中事情,闵损善良内向,能忍辱负重,凡事讲孝悌,从不说三道四,弟弟天真活泼,无有邪念。唯独后娘,心底不纯,见识短浅,偏心偏爱,常做一些不近人情的事情。<br> 这年冬天,天气寒冷,闵损的后娘缝了三件棉衣,三个儿子每人一件,闵损穿上棉衣后,感觉和单衣一样,冻的浑身发抖,只打冷战。弟弟穿上棉衣后大叫"暖和“。闵损偷偷拆开自己的棉衣,发现狠心的后娘给自己絮的是芦花。眼泪唰地流出来,他怕因这事爹和后娘吵架,后娘失体面不好见人。他只好忍着冷也不告诉父亲,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当冷的不行时,就拼命干活,推磨、劈材、担水,通过劳动来御寒。<br> 一天夜里,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天明之后,闵损的父亲起来,叫闵损快套马车,但冻的只打哆嗦。手脚麻木,别说套车,就连拴马的绳子也解不开,好不容易解开,又掉在地上,父亲见闵损怕冷没出息,气不打一处来,朝着闵损就抽了一马鞭。由于手太重,撕破了儿子的棉衣。棉衣里飞出了片片芦花,才知道儿子的棉衣里装的不是棉花,而是芦花。把闵损搂在怀里说,你为什么不早跟爹说。<br> 闵损的父亲十分气愤,叫来妻子,指着闵损棉衣里的芦花,斥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后娘楞着,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来。闵损的父亲痛恨自己瞎了眼,娶了这样个后妻。感到既对不起前妻,又对不起闵损,决定把她休了赶出家门。<br>  闵损见父亲要休掉后娘,吓得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她虽是我的后娘,毕竟是娘啊!又说:爹爹还要为两个弟弟着想啊。后娘在,只有我一个孩子受冻,后娘不在 我与弟弟三个孩子都得受冻,娘不能走啊!闵损放声大哭,抱住父亲的双腿,父亲不答应,就一直跪着,不起来。两个弟弟也跪倒在地,恳求父亲不能休掉母亲。闵损的父亲看着三个孝顺的孩子,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告诫她一定要仁慈宽厚,不分亲疏,当好他们的母亲,妻子点头应允。<br>  闵损尊父敬母的孝心和孝行,使后娘深受感动。从此,她完全改变了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三个儿子,这一家人真正的和睦了,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br>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一带),他出生于公元前536年,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15岁。他出生不久,母亲生病身亡,父亲既当娘又当爹,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照料他。后来,经人介绍,父亲又娶妻为他的后娘。</h1><h3></h3> <h1>仲由----为亲负米 </h1><h1> 早岁曾肩米一囊 </h1><h1> 迢迢百里供高堂</h1><h1> 哪知禄厚官高日 </h1><h1> 不逮双亲大可伤<br></h1><h1> 仲由,字子路,鲁国卡(今山东泗水)人,生于公元前542年,比孔子小9岁,死于公元前480年,比孔子早一年去世。他是孔子的七十余人弟子之一。他以好勇和孝顺而闻名。<br> 他自幼家贫,缺衣少食,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父母心痛儿子,宁可挨饿,也要让儿子吃饱,而仲由很懂事,非常孝顺父母,每当父母让自己“多吃饭,快长大“时,他就会脱口而出”我吃饱了、喝足啦”,请二老吃吧“,心里一直担心父母每天挨饿。<br> 仲由长到十几岁时,就帮助父母下地干活,样样都是好手,很快,他就挑起维持全家生计的重担,父母负责料理家务,农忙时,他在地理劳作,农闲时,他砍柴、捕猎,打渔。到集市上卖掉后给父母买一点酒和肉,自己经常用野菜充饥。<br> 仲由渐渐长大成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豪爽勇敢,自己想读书长知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可家境贫寒,没有富裕的钱供他进私塾学习。<br>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进城卖柴时遇到了孔子,他不认识孔子,因为一点小事还顶撞了孔子,孔子的弟子见仲由不懂礼貌,围上来来指责他。这时一个好心人悄悄告诉仲由,他顶撞的是孔老先生。仲由马上认错,拱手作揖,并跪在地上请求孔子收自己为徒,孔子历来主张有教无类,凡愿拜他为师的人,不管贫富贵贱、不论年长年幼他都愿意接纳。可跟随孔子的学生认为,刚才仲由粗暴无理,不能收他为徒,孔子也认为时间仓促,以后再定。<br> 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荒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有很多人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求生路。仲由家也不例外,他的父母留恋故土,宁死也不离开家乡,仲由眼看老人饿的前胸贴后背,面黄肌瘦。他想起来百里之外的亲戚,决定去他家借的粮食,以解燃眉之急。于是他大步流星,一路小跑,一天内赶到亲戚家,亲戚借给他一斗小米、半袋面,让他赶快回去给二老弄点吃的,。仲由背起东西连夜往家里赶,想到家里可怜的二老,他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他一步并作两步,脚底打了泡,两腿又胀又痛,口干舌燥,真想坐下来缓口气,歇歇脚,一想二老焦急盼望自己的样子,他丝毫不敢休息,脑海里的”孝"字给他增添了无群的力量,他咬着牙,坚持走呀跑呀,次日天明时他回到了家,来回二百多里路,为父母背回了救命粮。<br> 他的孝行很快传到四面八方,孔子也知道了。孔子对仲由的品质大加赞赏。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孝产生出来的。仲由不辞劳苦,为亲负米,表明他是个大孝子,从此,仲由就成为孔子的弟子。<br> 仲由成为孔子的弟子后,更加虚心学习,学业长进很快,品性更加完美。父母去世后,他悲痛万分,把老人安葬后,无牵无挂,一心一意跟着老师周游列国。到楚国后,受到楚国的隆重接待,饱尝美味佳肴,还赠送谷物万钟(一钟四斗)。<br> 孔子很喜欢仲由,并说:我的学生中,即使穿着破旧衣服,也敢和达官权贵比肩并立,而不感到自卑和羞耻的,只有仲由做得到。</h1><h3></h3> <h1>曾叁----啮指心痛 </h1><h1> 母子原来通一气 </h1><h1> 儿身处处是亲身</h1><h1> 家门啮指儿心痛 </h1><h1> 一片真情感动神 <br>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與,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公元前505年出生,比孔子小46岁。是孔子学生中的“孝子”冠军。<br> 曾参对父母极为孝顺,他不仅在生活上精心照料老人,关心老人的饮食起居,而且在精神上与老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天长日久,自然与老人产生了一种默契,即使不通过语言,也能做到心意相合。一天,曾参进山打柴,家中突然来了客人,老母不知如何是好,急盼儿子早点回家,但儿子迟迟不归,老人急的团团转,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曾参人在山里,心系家中,就在母亲咬手指的同时,他突然感到心头隐隐作痛,他马上意识到家中有事,于是他背起柴火快步下山,回到家,他扑通跪倒在地,询问母亲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母亲告诉他:家中来了一位客人,所以我咬了手指,唤你回来。曾参向母亲叩头请安,起身下厨,用丰盛的饭菜招待了客人,饭后他又尊从母亲的嘱咐,把剩下的饭菜分给左邻右舍。<br> 曾母啮指时曾参突然心痛,好像不可思议,但对于母十分爱儿,儿特别孝母的母子间发生的这种现象叫---心有灵犀。<br> 曾参是孔子弟子中最孝顺的人,孔子长与他深入讨论孝道问题,后人把他们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书,便是著名的《孝经》,在《孝经》中,孔子指出:孝道是道德行为之本。“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所谓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做起,然后为君王效力,以孝治天下。又说,孝道,就像是天空有日月星辰更迭运行一样,并有其一定规律,也像大地江河流水不涸竭一样,并有其适度法则。它是人类身上一切品性中最根本所在;当然也是人们应该遵守的最高准则,更是人类应该共同信守的道德规范。苍天好大地都按照自己的自然规律运行,人们也要从其严格的法则中领悟到自己最高的品性行事,也要按照天地之法一样尊寻它。相仿宇宙间日月星辰永恒不变的规律,把握大地四季生息的转换法则,认识了这一切,治理天下就容易了。在老师的精辟哲理中,曾参认识到孝道太重要了,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孝道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说: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有三句座右铭,可以串起来佩挂在胸前。第一:不要亲近外人,背叛自己的父母;第二:不要自己不好,却去埋怨别人第三:要灾祸临头,再喊上天保佑。他的同学子贡问道为什么?他说:不能忤逆不孝、也不能狭隘无理,灾祸临头再去祈祷上帝,就太晚了。</h1><h3></h3> <h1>文帝----亲尝汤药 </h1><h1> 几辈高堂有老亲 </h1><h1> 病来方剂贵留神 </h1><h1> 汉文侍疾躬尝药 </h1><h1> 愧煞不知定省人</h1><h1>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母亲薄氏之所以让他当了皇帝,是因为他有高尚的品质,对母亲还特别孝顺。<br> 刘邦为帝期间在196年,当刘恒8岁时,受封代王封地在代(今河北蔚县),小小年纪的刘恒,舍不得离开娘亲,娘也舍不得离开儿子。可是皇子封王,必须到封地主持那里的事务,,刘恒去后,更加思念母亲,经常写信派专人送到京师,向母亲请安。一些好吃的、好穿的经常保管收藏,攒到一定数量时就派专人送交给千里之外的母亲,供老人享用。<br> 薄姬在京师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则不喜欢她,二则皇后吕雉非常嫉妒、凶狠刘邦的妃姬。但他知道刘邦不喜欢薄妃。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雉拿刘邦的戚妃开刀,又把管妃、赵妃、薄妃打入冷宫。不过吕雉知道刘邦最不喜欢薄妃,就把薄放了,允许她到代地去,薄妃获得自由,日夜赶程,去了代地,回到儿的身边,母子相见,抱头痛哭,说不完的离别之情。<br> 刘恒对母亲感情深厚,认为母亲生育,抚养儿子不容易,儿子孝敬母亲天经地义。因此,他倾心尽力从各个方面侍奉母亲,让母亲快乐高兴。母亲也觉得有这样孝顺的儿子感到高兴,在自己跟前,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母慈子孝,相得益彰,待太后和代玉的名声到处传扬,人人都知。<br> 有一天,代太后突然患病,而且病得很厉害,不思饮食,沉沉昏睡,口中喃喃自语,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母亲患病刘恒着急坏了,他请来最好的医生,购买名贵的中药,给母治病,又烧香拜神,祷告天地,祈求保佑母亲早日病愈,健康长寿。他昼夜守在母亲床前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喂吃喂喝,端屎端尿。十分恭敬。他对母亲吃的汤药特别精心,每次都要亲口尝过,否则不让奉进。<br> 代太后一病就是三年,刘恒日日伺候,他没吃过一顿舒心饭,没有睡过一次安宁觉,受苦受累,孝心可鉴。三年后,代太后病体康复了,刘恒感到无比高兴,然而他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母亲看到儿子瘦弱的身子,是因为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伺候自己造成的,流下了既痛苦又欣慰的热泪。<br>  代太后和儿子刘恒在代地正过着相亲相爱而平静的生活。京师长安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惠帝刘盈病死,吕雉相继拥力两个少帝,诸吕专权。突然有一天,京师传来消息,吕雉猝死,吕氏集团覆灭。接着周勃派人接刘恒,要立他登基当皇帝。为什么周勃等要立刘恒为帝,是因为代太后慈爱善良,教子有方,而刘恒贤圣仁孝、名闻天下。明君以孝治国,象刘恒这样的孝子就该当皇帝。<br>  刘恒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派舅舅薄昭到代地去把母亲接到长安,尊为皇太后,恭奉安度晚年。随后,他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各种赋税和劳逸刑狱,使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文景之治“的道路。刘恒对孔子提出的天子孝道领会深刻,懂得天子能够爱护自己的父母,也就不应该厌恶别人的父母。天子能够用爱戴之心侍奉自己做的父母,也就能用至高无上的道德去教化人民。从而成为天下大众效法的典范。他多次颁布诏令,提倡孝悌,主张敬老。在公元前168年,下达诏令说:”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还命各地官员深入民间,慰问孝子和老人,给每人赐帛五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孝道,礼敬老人。实为伟大。封建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很高。</h1><h3></h3> <h1> 郭巨-----埋儿得金<br> 莫责乡愚求养志 </h1><h1> 恐分甘旨竟埋儿<br> 真诚一念格天地</h1><h1> 土变黄金是此时<br>  在西汉武帝时,河南隆虑县(今河南林县)西山下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姓郭名巨。郭巨老少三代,共四口人,有年迈的母亲、妻子、三岁的儿子和他。正常年景下,勉强维持生活,如果遇到天旱雨涝,再加上官府三天两头来派徭役推赋税,那就少吃没穿,不得温饱。<br>  郭巨一贯非常孝顺,侍奉母亲一片赤心。妻子在丈夫的影响下,侍奉婆婆也十分贤孝,诚心诚意。尽管家境贫寒,两口不吃不喝也要先让老人吃饱穿暖,不受饥荒。他的母亲心慈善良,疼爱小孙子,每到吃饭时总要留一半给小孙子吃。他说:我老了吃多吃少不要紧,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上饭,饿坏了不得了“。孙儿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看奶奶,再看看父母,然后三口两口就把奶奶剩给自己的饭吃光了。郭巨看着这令人心碎的一幕,痛苦极了,狠自己无能,养活不了老母,要不咱把儿子埋掉吧?妻子听到这话如五雷轰顶,下的目瞪口呆。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慌地拉住丈夫的手,你说什么?疯啦!傻啦?郭巨冷静地说:我没有疯也没有傻,我想如果把儿子埋掉,老母亲就不用给儿子分饭了,老人家兴许能多活几年”。<br>  妻子听了这话,放声大哭,孩子是自己身上的肉,十月怀胎,长到三岁不易呀,她抱着丈夫,哭着说:不能埋掉孩子。<br>  郭巨给妻子擦着眼泪,“我何尝不爱儿子,母亲与儿子相比,一定要先考虑母亲。你我还年轻,儿子还可以再生,万一母亲应该三长两短,那就不可能再有了,所以,少一张总比多一张吃饭的嘴强啊”!妻子没有办法,她理解丈夫的苦心,在仔细权衡轻重之后,只能舍子保婆,没有儿子以后再生,尽管她不忍心埋掉儿子,但为了婆婆,再大的牺牲也的承受。<br>  这天,妻子给儿子做了一顿干饭,让儿子吃的饱饱的,喝的足足的,然后眼含热泪,抱着儿子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实在舍不得儿子,和儿子亲热一番后,她哆嗦着双手,把儿子塞给丈夫,一扭头跑进屋内扑倒在床上大哭。<br>  郭巨的心如刀割,若不是为了孝敬母亲,怎能埋自己心爱的儿子,他咬了咬牙,狠了狠心,拿起一把锄头,抱起儿子朝山坡走去。儿子以为爹爹带他去玩,乐的直拍小手,十分高兴。而郭巨心如刀割,浑身发抖。到了山坡上,郭巨放下儿子,选了一块宽敞向阳的地方,挥起锄头挖坑,挖几下看看儿子,心里说:儿呀,不是爹爹狠心,是这个世道不让你和奶奶同时活啊“。他挖着挖着,当挖到三尺深时,觉得锄头碰到了硬东西,当他把拿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个陶罐,打开一看,罐子了竟然是满满一罐黄金,而黄金上还铸有”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然感动了上帝,赐给自己黄金一罐,也用不着埋儿子了,他又惊又喜,抱起儿子就往家跑。妻子跪倒在地,参拜上天,母亲也合掌念道:谢天谢地!谢天谢地!从此,郭巨和妻子对母亲更加孝顺,决心用虔诚的孝心和恭敬的孝行 回报上天的赐予。</h1><h3></h3> <h1>江革------行佣供母<br>离乱无力供甘旨 </h1><h1> 不惜一身做赁佣<br> 他日孝廉得乡举 </h1><h1> 官居谏议劳芳踪<br> 后汉(东汉)初,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出了个孝子非常有名,名叫江革。<br> 江革,字次翁,他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艰苦的生活,当时王莽在台上,刘秀想恢复已失去的江山,各地绿林好汉趁机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农民遭殃,为了生存,许多人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求生。<br> 江革也一样,背着年迈的母亲加入逃亡的行列。他走走歇歇,渴了喝口山水,饿了吃点山果。由于长期没有粮食下肚老母亲饿的头昏眼花,两腿发软。母亲不忍心拖累儿子,让儿子别管她,赶紧自己逃生去吧,江革说:儿不管娘那还是人吗,咱娘俩活要在一起,要死一起死。母子经常相对垂泪,泣不成声,相依为命。<br> 一天,江革背着母亲走到山间,突然窜出几个强人,要拉江革去服劳役,江革吓坏了,指着母亲,泪流满面哀求道;服役没什么,只是老母没人供养,恳请好汉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以尽孝道。强人见他诚实厚道,是个大孝子,也就不为难他了。这样的事发生过多次,每次都是江革的孝心感动强人,有时强人还为他们指路,告诉他们那里可避兵乱,能保安全。<br>  江革背着母亲经过艰苦的跋涉,到了下邳(今江苏邳县)定居下来,租了一间民房,安顿了母亲,然后四处找活干,奉养母亲,他赤脚走路干活,把挣下的钱全部用于母亲的吃喝上。后来,他到了一家富裕人家当佣人,担水、劈材、烧火、做饭、放牛马,哄小孩,没明没黑地干。在下邳的几年里江革没有给自己添过任何像样的东西,而母亲所需的样样齐备,啥都不缺,有人说他是“苦行僧”他说;母亲有吃有喝健康长寿,做儿子的再苦也觉得甜。<br>  河流入海,叶落归根。公元55年,江革陪着母亲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临淄。江革更加周到地侍奉母亲,母亲有事外出,不用牛马拉车,自己驾辕,拉车缓行,这样车子平稳,不晃动老人,老人感到舒适。很快,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事迹传遍方圆百里,人们异口同声称赞他为“江巨孝”。临淄县令杨音推崇江革的孝行,特在稠人广众中设宴招待他,并赏钱赏物,以助供养,扩广他的影响,群守也备了厚礼,召他做官,江革以母亲年老为由,婉言谢绝,他说;老母在世,我当一孝子足矣!<br>  几年后,江革的母亲去世,他悲痛万分,妥善安葬了母亲,披麻戴孝,守孝三年,丧服不曾脱过一次。三年里,他几乎天天都要到母亲的坟上祭奠,追思缅怀母亲的养育之恩。<br>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死了,太子刘庄继位,为汉明帝,汉明帝也很讲孝道,对江革特别赞赏,举孝廉为郎,补楚王刘英太仆职。可他在楚王府只住了一个多月就不辞而别,楚王派人请他,他不回去。眨眼间汉章帝刘俎登上了皇位,这时,江革以老态龙钟,孝名传遍天下,章帝对江革相当敬重,先任命他为司空长史,再升迁为五宫中郎将,朝会之日,江革参加皇帝,由武侍卫搀扶,不用跪拜,只行个注目礼就行。江革心中只有一个孝字,对官场的那套不屑应酬。所以对奉书致礼者即不复信,又不收礼,原物退回。汉章帝听说了这些事后对江革越发敬重。江革在京城住不惯,就告老还乡,回到故里,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墓前酒扫祭奠,老泪纵横地说;娘,儿子又回到你的身边来了。<br>  江革离去,汉章帝还常常想着他,五六年后,章帝给齐王府专门写了一封信,询问江革的饮食起居。信中说;夫孝,百不少贤人志士,但论孝行,还没有谁能比上江革。他叮嘱,让临淄县赐给“江巨孝”一千斛稻谷,并派长史前去慰问。今后年年如此,直到江巨孝去世为止。江巨孝去世时,立庙祭祀。让江革的孝名流芳百世。</h1><h3></h3><h3> </h3> <h1>蔡顺------拾葚救母<br>蔡顺进山拾桑葚</h1><h1> 黑红分类问原因<br> 赤眉亦有良心在 </h1><h1> 斗米豚蹄奖善人<br>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汉江山,当起皇帝,他在位15年,大搞“托古改制”,造成经济、政治上的混乱。人民不堪其苦,各地拉旗造反,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向王莽政权发起攻击。<br> 正在此时,河南一带出了个大孝子,姓蔡名顺,字君仲,汝南(今河南上蔡)人。自小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成人,蔡 顺侍奉母亲至孝,常说:”即使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母亲的养育之恩。“<br> 蔡顺孝敬母亲,确实尽心尽力。一天,令居家有人结婚,请蔡顺母亲去吃喜酒。蔡母高兴,喝的多了点,一下子醉倒在地,蔡顺轻轻把母亲扶回家,蔡母躺在椅子上,就破酒了,饭菜都吐了出来,满屋都是难闻的气味。蔡顺担心母亲中毒,随手捡些吐出来的污物,闻了闻,尝了尝,发现污物没有毒,才放了心。他很麻利的收拾了一下屋子,随后给母亲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酸汤面条,看着老人一口一口地吃了,睡了一夜。次日蔡母便恢复了精神。后悔自己不该贪杯,给儿子添了许多麻烦。蔡顺笑道:”娘,快别这么说,只要您老人家高兴,天大的麻烦儿也不嫌!“<br>  蔡母有一天觉得脸上发烧,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蔡顺赶紧请医、煎药。很快治好了母亲的病。过了不久,母亲长了个疮,越长越大,化脓了,又痛又痒,折磨的母亲吃不下饭 睡不着觉。蔡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减轻母亲的痛苦,几次用嘴去吸脓疮的血汁,吸净了再用药水洗,然后敷上中草药,包扎好。每这样做了,蔡母就能睡个好觉,醒来总夸儿孝顺厚道。<br>  蔡顺和母亲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粗茶淡饭,以”孝“为本,过着平常人的平静生活。可是王莽”改制“乱了套,战争连年,灾荒不断,粮食奇缺,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蔡顺和母亲的平静生活也被打乱了,最要命的是没有粮食吃。蔡顺四处奔波,也搞不到一点粮食,只得挖野菜,剥树皮来充饥。看着母亲同自己一样吃野菜啃树皮,蔡顺心如刀绞,流下泪水。一次,蔡顺在偏僻山沟里以外的发现一颗桑树,结满了桑葚,有黑有红。黑的熟味道甜;红的生,味道酸。蔡顺把摘下的黑红桑葚分别装开。这时一对赤眉军经过此地,问他采集桑葚做啥用?蔡顺说:”吃呀,黑甜的给母亲吃,红酸的自己吃“。赤眉军士兵一听,知道蔡顺是个孝子,就慷慨解囊,赠给一条牛腿,二斗白米,要他回家更好地孝敬母亲。蔡顺谢别,赶快回到家,把这奇遇告诉了母亲。母亲激动地说:”是我儿的孝心感动了菩萨兵,菩萨兵大恩大德救了我们母子二人。<br>  蔡顺的母亲活到九十多岁才离开人世。棺柩停在家里,还没来得急安葬,隔壁邻居家失了火,火苗很快就烧到蔡顺家的房子。蔡顺害怕母亲收到“惊吓”,伏在棺柩上大哭,说来也怪,他这么一哭,那火尽然越过他家的房子,邻居家烧的片瓦不存,而他家却安然无恙。人们都说:“这是报应,蔡顺侍奉母亲那么孝顺,老天爷是长眼的,不会烧他家的房子”。<br>  蔡顺埋葬了母亲后,就在母亲墓前搭了一间草棚,住在里边守孝,种了一些瓜菜养活自身。他每天都要祭奠母亲,祭品就是自己种的瓜菜,充满了深情厚谊。他的孝心和孝行感动了同乡的一个同龄人。那人好吃懒动,自私放纵,气死了父母双亲。父母死后他觉醒了,知道孝道,尊敬蔡顺的品行,抱着一种补偿和赎罪的心理,每天捉来四条鱼,偷偷放到蔡母墓前,供蔡顺祭奠用。心甘当一名无名孝子。<br>  蔡顺至孝,名声大震,官府多次举他为孝廉,要他出来当官。蔡顺不愿,宁坚持为母守孝,自食其力,在乡里度过问心无愧的一生。</h1> <h1>姜诗-----涌泉跃鲤 </h1><h1> 姜诗以孝称当世 </h1><h1> 有妻庞氏孝更彰<br> 为汲长江收覆水 </h1><h1> 涌泉跃鲤永留芳<br> 与蔡顺同期,广汉(今四川广汉)也有一个大孝子,名叫姜诗,姜诗字仕游,娶同郡庞盛的女儿为妻。夫妻俩天作地和,丈夫对母亲,妻子对婆婆的恭敬孝顺,千人夸,万人赞,道不尽,说不完。<br> 姜母爱喝沱江水的习惯直到儿娶了媳妇也没有变。家离沱江边有六、七里远,为了满足老人的嗜好,姜诗和妻子轮流打水,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后来,妻子庞氏考虑到丈夫还有其他事要做,就独自承担了打水的任务,每天清晨她 就担起两只桶去到沱江打水,回家给婆婆做饭、烧茶。婆婆吃上媳妇香喷喷的饭,喝上热乎乎的茶, 心满意足眉开眼笑。庞氏看到婆婆高兴,也满心欢喜。<br> 有一天,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天昏地暗,庞氏和以前一样,按时起身担水。可是风刮得人站不住脚,雨下得睁不开眼,庞氏好不容易走到江边,打了水,往家回。这时风更大了,雨更猛了,山洪暴发,山石从山而下,庞氏心头突突乱跳,只觉得两眼发黑,两腿发软,一下子跌到在地,怎也起不来。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风雨小了,庞氏猛然惊醒,想起家中的婆婆,赶紧提桶打水往家走。可她的婆婆不通人情,不解人意,没有沱江水,不吃不喝生着气。儿子姜诗小心陪着,说风雨太大,耽搁时间,请母亲谅解。姜母不啃一声,当庞氏疲累回到家时,她一扭脸上床睡了。姜诗即心疼妻子,又孝顺母亲。看到母亲生气 昧着良心责备妻子。庞氏满肚委屈,但没有争辩,姜母气不解,还生气。姜诗为了宽慰老人,假意把妻子赶回娘家。自己担江水,供奉娘亲。<br>  庞氏并未回娘家,在邻居老大娘家暂住。庞氏善良孝敬,把每天织下的布卖钱,然后买回许多美味珍品,托老大娘送给婆婆享用。为不让婆婆多心,叮嘱老大娘说那美味珍品是老大娘送的,别提自己的名字。老大娘照办。久而久之,姜母起了疑心,问老大娘。“你为什么给我送这么多美味珍品,花多少钱?”老大娘看瞒不住就实言相告,这些都是你那孝顺的儿媳妇买的,这样孝顺的儿媳,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你这老不死的,光想自己,拆散人家恩爱夫妻。姜母听了这话,面红耳赤,深感惭愧。立即叫儿子把庞氏接回家,亲自向儿媳赔不是。<br>  庞氏回到家,侍奉婆婆更加孝顺,儿子也十多岁了,也孝敬祖母,主动分担替母担水任务。庞氏怕累坏孩子,不让去。儿子坚决要担水不可。开始几天还顺利,谁知以后一次舀水时,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掉进江里。说时迟那时快,汹涌的波涛打来,把他卷走,只留下一只木桶在江面上飘荡。<br>  姜诗和庞氏闻讯,急忙赶到江边,儿子早已无影无踪,二人哭的死去活来。还不敢告诉母亲,应为母亲非常疼爱孙子。怕受到打击。为了不使婆婆伤心,庞氏忍痛含悲,谎称儿子到外求学,走得急,没来得急同你商量。姜诗体谅妻子的一片苦心,更加关爱妻子。二人同甘共苦,极尽孝道,尽量使母亲生活的快乐开心。<br>  姜母喜欢吃鲙鱼,而不喜欢独自吃,需要有人陪着,边说边吃才有味道。姜诗、庞氏尽力满足要求,每天都买两条鲙鱼烧好,并请邻居老大娘一块吃。时间短还可以,时间长了买鱼的钱就成了问题。姜诗、庞氏心里着急,暗暗祷告,祈求上天保佑,说来也怪,他们的祷告感动了上天,在他们家屋后,突然冒出一股泉水,泉水的味道和沱江水一样甘甜,而且每天清晨,泉水必冒出两条大鲤鱼来。姜诗、庞氏高兴极了,用新鲜的泉水和两条鲤鱼孝敬母亲。<br>  姜诗、庞氏孝顺母亲的事迹远近传播,人们都称赞他俩是孝子孝妇。转眼到公元60年,东汉明帝刘庄知道姜诗其人,遂举他为孝廉。还下诏说:”大孝子入朝来,凡他提出的一切都按他的意思去办。“他死后,同乡人为他立了一个庙,供人祀奉。他的妻子庞氏被认为是孝妇的榜样,其人其事被史家写入《后汉书、烈女传》中。</h1><h3></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br></h1> <h1>丁兰-----刻木事亲<br></h1><h1> 音容一自隔晨昏 <br></h1><h1>&nbsp;屺岵频登空倚门<br>&nbsp;木刻樁萱成肖像</h1><h1></h1><h1>朝朝礼拜慰幽魂</h1> 丁兰,东汉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从小父母病故,是个孤儿。经历了小时候的各种苦辣酸甜。长大成人。娶妻成家,夫妻靠诚实劳动,小日子过得从实红火。<br> 其实丁兰的心并不平静,他很羡慕那些父母健在的家庭,合家家人围在一起说话、吃饭、叫爸、唤娘,那多幸福呀!父母去世早,他没有这种天伦之乐,更失去了孝敬老人的机会。他感到非常痛苦难受。<br> 丁兰昼思夜想,他用木头雕刻了二老的形象,供奉于厅堂,侍奉木像就像侍奉活着的父母一样,毕敬毕恭孝顺,有事就和木像商量,出门向木像辞别,回家向木像请安,三餐先敬木像后,才于妻子动筷,情感深厚。<br> 丁兰刻木事亲,消息传开,世人称奇。一天,丁兰外出,邻居张叔指使妻子到丁家借木像,想看看是什么神物,人们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丁兰的妻子不敢擅自做主,谢绝了张妻。张叔是个无赖,求借木像不成,破口大骂,侮辱木像。还闯进丁兰家,用木棍边敲打木像,边骂:“我当是什么金像银像,原来是两块木头疙瘩。”随后扬长而去。<br> 丁兰回到家,到木像前请安,但见木像双眉紧锁,含苦忍悲。他问妻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妻子一五一十诉说了事情原由。丁兰一听,气炸了,张叔这混账小子,对木像如此无理,对木像无理就是对父母无理,岂能饶他。丁兰怀着满腔怒火,找到张叔就是一顿痛打。边打边道:“爹!这一拳为你报仇,娘!这一脚为你出气。”张叔跪地哀求,“是我该死,冒犯了令尊!再不敢了,请饶命吧。”<br> 张叔求饶是假,告状是真。他到官府诬告丁兰无辜殴打他,郡守不问青红皂白,派衙役捉拿了丁兰。乡亲们出于正义感,纷纷帮丁兰说话,还引役使到木像前观看,只见木像愁眉苦脸,好像为丁兰流泪。役使回去禀告郡守,郡守重新查验发现事实果真如此。郡守为人正直,宽恕了丁兰,还另把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画在云台上,供人参观效法。<br> 丁兰痛打了张叔,官府免于捉拿,认为完全得力于木像的保佑。更加心侍奉木像了。可他的妻子不这样想,丈夫热情的侍奉木像,他理解,有了这种想法,也就不像以前恭敬了。一天,丁兰出了家门,他用一根针戳木像的手,边戳边开玩笑的说:“疼不疼?你倒是说话呀!”说也怪,木像的手指竟是湿漉漉的,像流血似的,丁兰回来,看到木像悲哀、委屈、眼里垂泪。丁兰赶紧问妻,妻子坦白相告。丁兰气坏了,大骂妻子不孝,玷污了父母双亲。丁兰就把妻子休掉。妻子懊悔,恳求丈夫原谅。丁兰不管妻子怎样恳求,绝不回心。妻子走了,丁兰一如既往,像侍奉父母一样侍奉木像,至死不该初衷。<h1></h1><h1>木刻椿萱成肖像 </h1><h1><br></h1><h3></h3><h1> </h1> <h3><br></h3> <h1><br>黄香----扇枕温衾<br>一枕清凉一扇风 <br>冬来冷被暖烘烘<br>由来至孝天生就 <br>莫笑黄香是幼童<br>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东汉张帝刘炟在位时远近有名的大孝子。<br>  黄香出生时,他的家境很好,父亲举孝廉,母亲挺能干,一家和睦亲爱,小黄香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开始,父母就教他读书写字,讲忠孝故事。如虞舜帝“孝感动天”、老莱子“戏彩娱亲”、闵损“单衣顺母”、曾参“啮指心痛”等等。因此,黄香幼小的心田就埋下了仁孝的种子,崇拜孝子们的孝行,决心效法他们,做一个孝子。<br>  黄香在九岁时母亲突然得病身亡,黄香哭的呼天唤地,悲痛欲绝。想念母亲,废寝忘食,脸上的红润消失了眼中的光泽变暗了骨瘦如柴,一阵风就能吹倒,父亲心痛儿子,安慰道,你万一有个好歹,叫父怎么活。<br>  黄香为母亲守丧三年,仍不想终表。当地百姓都称他是个孝子,名声远近传扬。太守刘护得知他的孝行,召他到官暑,收为门生。<br>  黄香对父亲百般孝敬,恭敬地侍奉父亲,给父亲做饭、洗衣、千方百计让父亲吃好穿暖。夏季天热,他用扇子扇凉席,以便父亲能够很好地睡眠;冬季天凉,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和褥,随后才叫父亲上床歇息。晚年的父亲觉得孤独、寂寞。黄香陪父说这说那,说到开心处,父子二人都会放声大笑。<br>  由于太守刘护的关照,黄香与父一起迁住京师洛阳。在此,黄香读了很多书,博通经典,写的一手好文章。京师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含章帝闻其孝名,收他郎中官职,特允许他到皇家藏书阅读。黄香好学,阐述忠孝之道,当时大有影响。“在场人仰慕不已。他任尚书令时,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通宵达旦批阅公文,处理政事,受到章帝赞许。黄香当了七八年尚书令,事务处理的头头是道,政绩显著,大家公认,回到家里,没有尚书令的架子,操持家务,供奉父亲,尽到儿子的责任、孝心。他死后,人去事在,他为父亲扇枕温衾的行孝世代相传。</h1> <h3><br></h3> <h1>董永----卖身葬父<br>古来孝德本无尽 <br>竟使卖身去藏亲<br>果否仙娥来助力<br>聊存佳话权愚人<br>  《天仙配》神话故事中,说的是董永和天上玉帝的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结成恩爱夫妻,同甘共苦过着人间幸福生活,然而玉帝顽固不化,说违反了天规,派天兵天将将七仙女追回天庭,拆散夫妻,造成悲剧。<br>  董永在历史上却有其人。是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是个大孝子,幼年丧母,随父逃兵祸,流落到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又迁喜到安陆(今湖北安陆西北)。小董永没有享受过母爱,心中父爱高于一切,父子俩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董永十岁就下地干活,承担家务,担水、拾柴、做饭、洗衣服样样都干。他明理懂事,孝敬父亲。<br>  春去冬来,董永渐渐长成大人。他的父亲一心想给儿子取个媳妇,抱个孙子。好在这几年里积攒了些积蓄,给儿子娶媳妇的钱还够。于是老人家托人给董永提亲。<br>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积极给儿子操办婚事的时候,他却病倒了。董永十分焦急,到处求医问药,给父亲治病。医生请了不少,药也吃了不少,可董父的病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有气无力的说:”看来爹是不行了,咱家攒的那点积蓄不要为我治病了,留下你娶亲用。董永一头扑在父亲怀里,哭着说:“不!我不娶亲也要给爹爹治病,让爹爹身体康复。<br>  董永为给父亲治病,花光了积蓄,又变卖了家里物品,父亲的病仍不见好转。急的董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底该怎么办?<br>  董永的父亲一生艰苦,想盼儿娶妻,抱孙子都没有盼到,就闭上眼睛离开人世。董永哭的死去活来。乡亲们也跟着感动的流下了伤心的眼泪。<br>  董永这时家里一贫如洗,父亲要衣服没衣服,要棺材没棺材。怎样安葬老人家呀?他实在无路可走,咬了咬牙,决定卖身葬父。<br>  卖身,就是卖出自身,给人家当奴隶、当佣人、当长工。他写了卖身契约,背上插上草标,跪在集市,等待买主。过路人围上去看,都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一个富翁见他身强力壮,诚实憨厚,便已一万文钱买了他。约定董永为父亲守丧三年,三年丧满,即到他家当长工。<br>  董永用这一万文钱给父亲办了丧事,然后在父亲的墓前搭了一间草棚,为父亲守孝。《孝经》里讲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 ,然后能事亲。“董永严格实践了这五个方面的规矩,所以称得上是个大孝子。三年后满,他履行卖身契约,到富翁家去当长工,靠流血流汗偿还那一万文的卖身钱。故事至此已经结束,但是世人不愿意让孝子老是受苦受难,就打抱不平。曹魏曹植的《灵芝篇》和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记载民间传说。说董永在去富翁家途中的一颗老槐树下,遇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主动要求嫁给董永为妻。董永与那女子结为夫妇,同到富翁家,富翁命董永夫妇织绢三百匹,那女子心灵手巧,一月织成,得以提前偿债赎身。董永携妻高高兴兴地回家,及至老槐树下,妻子辞别董永,凌空而去,行前说:”我是天上玉帝的女儿“。明代传奇小说《织锦记》进一步充实了民间传说的内容。这便是现代戏曲《天仙配》的创作依据,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据说今湖北孝感县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县名”孝感“由此而来。</h1><h3></h3> <h1>陆绩----怀橘遗亲<br>当年柑橘人怀日<br>正是天真烂漫时<br>纯孝性成忘小节<br>英雄自古类如斯<br>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对父亲非常孝顺,孝名传遍天下。<br>  陆绩,自公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陆续,祖父陆褒都以操行高尚、品德超群著称。父亲陆康忠勇义烈。汉美帝时任郡守。高风亮节。<br>  陆绩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最尊敬母亲。对母亲不孝,就有愧于做人。世界就不应当有他立身之地。因此,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能时时处处替母亲着想,听母亲教诲,帮助母亲做事,他跟母亲说话,不叫一声“娘”不开口,有什么好吃的,母亲不亲口尝一尝,他坚决不吃。在母亲面前,从不说一句假话和谎话。<br>  陆绩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由于爱读书,所以博学多识,人称“神童”。他六岁的时候,在九江(今安徽寿县)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一点也不怯场,对于袁术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不亢不卑。袁术惊叹陆绩的才学,破例给他赐座,还命人端来一盘柑橘,招待小客人。那柑橘圆圆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吃了一个以后,心想,多好吃的柑橘,可惜母亲没有见过,没有吃过,我何不带几个回家孝敬老人家?他心里这么想,随手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三个,袁术和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br>  拜见结束,陆绩拜辞回家,当他弯腰作揖时,怀里的三个柑橘溜滚到地上,袁术开始吓了一跳,以外是什么“秘密武器”,待看是柑橘时哈哈大笑道:“陆集呀陆绩,今天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不慌不忙跪地答道:“我是想拿回家去给母亲尝个新鲜,母亲是伟大而圣神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袁术听了陆绩的回答,振振有词,惊奇不已,意识到陆绩将来肯定是个人才。<br>  陆绩怀橘遗亲的事迹广为传播,反应了他的为人,孝顺。许多人都愿意与他交往,建立友善关系。学他的孝母之道。</h1><h3></h3> <h1>孟子----哭竹生笋<br>一哭竟能笋骤生<br>严冬哪得望幻盟<br>非常人有非常事<br>只要存心秉至诚<br>  三国时期,吴国还有一个孝子叫孟宗。是江夏(今湖北鄂诚)人。<br>  孟宗小时候就死了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母亲对孟宗期望很高,希望他长大后能孝顺老人,光耀门庭,事业有成。所以,尽管家贫,也节衣缩食,供他读书。而且还打问哪里有名师,让孟宗拜与门下学习。孟母听说南阳(今河南南阳)有个老师名李肃,满腹经纶,名扬天下,便让孟宗拜李肃为师。孟宗师从李肃,读书非常刻苦,夙夜不懈,冬不畏寒,夏不避暑。几年间,他饱读诗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别人凡有所问,他能对答如流。而且他洁身自爱,品行高尚,孝道铭心。李肃惊奇孟宗的才学品行,赞赏他说:“你呀,具有宰相的气质。”<br>  孟宗品学兼优,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人们还不了解他,他只能在骠骑将军帐下当一名军史。军史身份低贱,奉饷不多,但他为伺候母亲,把母亲接到这条件差的军营里,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下雨天,房子里到处漏,孟母只好拥被而坐。孟宗感到内疚,流出了泪水,难过地说:“儿子无用,对不住老人家."母亲体谅儿子的孝心,拍腿说道:“不值得哭,愿你发奋自勉。”朱据发现他生活的窘况,便提拔他当了滥池司马,负责捕鱼事宜。他赴任后,闲时自己捕鱼做鲊(腌鱼),积少成多,托人捎给母亲以尽孝道。而母亲把捎来的鲊全部退还给儿子,并捎话告诫孟宗:“你身为鱼官,给家稍鱼容易引起闲言碎语,不是没事找事吗?”孟宗见母亲想问题这么周到、深远,心里很感动,更加尊重老人家。<br>  这一年孟母突然生病,孟宗赶回家尽心侍奉。孟母别无嗜好,只爱吃倾心鲜嫩的竹笋。可是数九寒天哪有鲜竹笋呀?孟宗跑到竹林里东瞧西看,到处一片枯黄。找不到鲜竹笋,难尽孝道,就扶竹大哭,泪水飞洒的时候,竹林里出现了奇迹。他的泪水所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枝一枝竹笋来,孟宗一见,喜出望外,挖了竹笋,回家给母亲炒了一碟菜,做了一碗汤,孟母又吃又喝,大饱口福,乐得眉开眼笑,病随之也就好了。<br>  孟宗哭竹生笋,名声大震,人们都说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上天破例开了禁令,让冬日生笋,成全孝子的孝心和孝名。接着,孟宗升为吴县令。他上任后仍然接济母亲,每得新鲜食品,总托人送给母亲品尝,绝不自先享用。母亲的早茶晚点,冬暖夏凉,衣食起居,他派了可靠的侍女专门侍奉,不许出半点差错。<br>  公元236年,孟母不幸病故,孟宗闻讯,来不及向上司请假,擅自历任,回家办理丧事。吴帝孙权得知,大为恼火,下令逮捕孟宗,拘押与武昌(今湖北武汉),按律令当斩首。幸亏大臣陆逊鼎力相救,保住了性命。孙权也知道孟宗是出了名的孝子,格外开恩,准予减罪。孟宗丢了乌纱帽,当了贫民,为母亲守丧尽孝。<br>  公元264年,吴末帝孙皓登基,孟宗因其孝名被起用,节节高升,官至司空,是朝廷负责军政大事的最高长官之一。应了老师李肃的预言:“宰相器也。”公元271年,孟宗病故,后世把他的事迹编进二十四孝里。</h1><h3></h3> <h1>王祥----卧冰求鲤<br>冬月乡村鱼鲜见<br>往家逸事也奇哉<br>解衣竟向池中卧<br>泼刺双鲤跃上来<br>  晋初有个孝官叫王祥,字休珍,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他出世不久,生母不幸病故。父亲王融继娶朱氏,朱氏生一子王览。从此,后娘视王祥眼中钉,肉中刺。视王览与掌上明珠。经常在王融跟前说王祥坏话。有了后娘,也就有了后爹。王祥渐渐失去父爱,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br>  但王祥生性至孝,对父母的偏心毫无怨言。他认为,自己是父亲的亲骨肉,父亲对儿能有什么坏心,朱氏是自己的后娘,后娘也是娘,王览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总是亲的。因此,他抱着一个注意:不管父母怎样对待自己,自己的孝悌之心永远不能变。<br>  朱氏后娘对王祥另眼相看,王祥对朱氏后娘孝心一片。父亲和母亲生病,王祥尽心伺候,熬好的汤药先亲口尝过,然后才敬奉。一年冬天,朱氏又病了,突然想吃鲜鱼。当时正值数九隆冬,天寒地冻,大河小湖都结了冰。到哪儿去弄鲜鱼呢?诚实的王祥受孝心驱使,毅然来到一条河上,解开衣服,裸出胸膛,趴在冰上。通过自己的体温化开冰冻,以求鲜鱼。胸膛贴着冰面,冷的刺骨钻心,冻得牙齿打颤。可他想到母亲要吃鲜鱼,再冷再冻也得坚持。他胸膛下面的冰面慢慢地融化了,渐渐出现缺口并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掉进河里,王祥想站起身来,可他浑身麻木了,刚站起来又跌坐在冰上。就在这时,出现了奇迹,只听“噗噗”两声响,从冰面的缺口竟跳出两条银麟红鳍的大鱼来。王祥捉住鲤鱼,心里特别高兴,赶紧回家,给娘做了顿鲜美的可口的鲤鱼汤,他看着后娘吃的津津有味,心里感到特别高兴。<br>  朱氏吃了鲜鱼,几天后又想吃黄雀羹。黄雀在天空自由飞翔,来去不定,到哪里去捉?王祥为难极了,无计可施,只得默默祷告,祈求上天能让他捉到黄雀。说来也怪,这天恰有几十只黄雀飞来王祥家中,被帷帐给罩住了。王祥欣喜的要命,捉住了几只,剥了毛洗净。给后娘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黄雀羹,满足了老人的心愿。<br>  王祥孝顺父母心诚则灵,使左邻右舍惊叹不已,都说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有求必应。可是朱氏是凶恶无情的女人,尽管王祥待他视如亲娘,她对王祥的态度丝毫未变。他怕王祥与王览争夺家产,要治王祥死地。一天夜里,人都睡着了,朱氏拿了一把菜刀,蹑手蹑脚的来到王祥的房间,对着床猛砍数刀,意愿杀死王祥。王祥命不该绝,正巧起来解手,不在床上,朱氏砍了个空。王祥解完手进屋,见朱氏要行凶,吓得跪在地上哭着说到:“孩儿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娘尽管处罚好了。娘要孩儿死,孩儿自当从命,不老娘亲动手。”说罢,就伸手向朱氏要那把菜刀,准备自尽尽孝。这时王融王览都醒来了,看到这一切,王览急步上前夺走菜刀,抱着王祥大哭起来。王览热爱哥哥,反感娘的所作所为。他说:“要死咱哥俩一块死。”王融、朱氏吓坏了,上前劝说,一场风波暂时平息。<br>  不久,王融得病死了。王祥服丧守孝,非常恭谨,远近皆知他的孝名,朱氏更加忌恨王祥。一次偷偷地在酒里下了毒药,企图把王祥毒死。王览怀疑酒里有毒,王祥也知后娘从心不良,于是兄弟俩挣着饮那杯酒。朱氏一见慌了,急忙夺过那杯毒酒泼在地上。面对王祥的孝顺、厚道和王览的纯洁、善良,朱氏终于觉悟了。从此把王祥与王览同样看待。这个家庭的面貌顿时改观,一片和睦友爱的气氛出现。<br>  当时世局不稳,战事频繁,天下大乱。为了避兵祸,王祥扶母携弟,到偏僻的庐江(今安徽庐江)定居。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朱氏死于庐江。王祥披麻戴孝,守孝三年。丧满后,徐州刺史吕虔聘他为别驾,委以周事。周界清净,政化大行。时人编了歌谣夸奖他的功绩,唱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帮国不空,别驾之功。”<br>  王祥的孝名和政绩,统治者器重他、利用他,一再给他加官晋级。曹魏末年,他当过县令,大司农,司隶校尉,太常,历封吴内候,万水停候。皇帝封他为“三老”,并施以师礼,聆听其教诲。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又官拜太保,进爵为公,许以不朝的特权。他活了94岁,公元269年去世。死时告诫儿孙们说:“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最受信用的表现,把成绩推给别人,把过错归于自己,这是一种最好的德行;传扬名声,彰显双亲,这是最好的孝道;兄弟之间关系密切,宗族之间和和睦睦,这是孝悌中最好的事情;在金钱财物面前,最好的态度就是辞让。这五点,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之道。”</h1><h3></h3> <h1>王裒----闻雷哭坟<br>荒塚结庐土一杯<br>泉台岂复怕闻雷<br>事亲原不分生死<br>诗废《廖莪》大可哀<br>  西晋初,有个孝子非常有名,就是以闻雷泣墓的王裒。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他的祖父王修,是魏国名士;父亲王仪,更具有高风亮节,真正敢言。而闻名。司马昭为晋王时,王仪任司马之职。司马昭在一次战争中损兵折将,大败亏输。事后,他问左右道:“这次打了败仗,责任在谁?“众人敷衍搪塞,推说天时地利不好。 唯独王仪一针见血地说:“责任在你元帅身上。”司马昭大怒道:“王仪司马竟敢归罪于我!”当即下令退出斩首示众。<br>  王裒自小就尊重和孝敬父母。父亲无辜被杀,对他刺激很大,他痛恨司马氏,小王裒渐渐长大,身材魁梧,容貌俊美,声音洪亮,而且博才多识,品质高尚,一身正气。朝廷知道他学识渊博,才能出众,三番五次聘他为官,均被拒绝。他决意隐居,靠教书授徒维持生计。他在父亲的墓前盖了一间草屋,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跪拜祭奠,祈求父亲亡灵安息于九泉。他多次扶着墓前的柏树悲哭哀号,泪如雨下。<br>  父亲离开人间之后,王裒把全部的爱心和孝心都放到母亲身上,他亲自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陪在老人身边,又说又笑,逗老人开心,解除老人精神上的孤独感。母亲病了,他日夜侍候在病床前,衣不解带,喂汤喂药。母亲生性害怕响雷,每次下雨打雷时,他把门窗关的严严实实。拉着母亲的手,绝不离开半步。<br>  多年以后王裒的母亲患病久治不愈,离开人世,王衮悲痛万分,以孝子之礼,把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他牢记母亲生前怕雷的习惯,所以每当刮风下雨打雷的时候,必到父母墓前跪着哭诉道:“娘:儿子王裒在此,你老人家千万别怕!”至诚至孝,一往情深。<br>  王裒立身处世,把孝道看的比什么毒重要,后来,晋朝统治者发生内讧,战乱不止,人们遭殃。王裒的亲属准备东迁避难,读独王裒留恋父母的坟墓,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去,最终被乱兵杀害。后世有人称颂他的孝行赞道;“晋有王裒,天真至孝,母性怕雷,闻声即到,既卒奔墓,涕泣而道,儿既在此,勿惧为妙。”</h1><h3></h3> <h1>吴猛----恣蚊饱血<br>高僧曾筑喂蚊台<br>孝养双亲有异孩。<br>拼死个人受痛痒<br>供君一饱莫重来<br>  吴猛,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他很小时,母亲病故,父亲既当爹又当娘,精心喂养和看护,在他未长牙时,父亲专门熬米粉喂,长出牙来,父亲吃糠咽菜,仅有的一点粮留着给他蒸米饭,煎面饼,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父亲为抚养儿子,累白了头发,累弯了腰。40岁左右就满脸皱纹,身上染了一身病。吴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自己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父亲的养育之恩。<br>  吴猛眨眼间长到8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整天玩耍,蹦蹦跳跳,采花,捉迷藏等。而吴猛跟他们不一样,很懂事,心疼父亲,帮父亲下地干活,做家务事。<br>  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吴猛,因家贫困,买不起蚊帐,冬天还可以将就,夏天就难熬了。南方蚊子多,咬人又痛又痒不能休息。父亲劳累一天,想睡个安生觉,可蚊子叮咬,根本无法安眠,气的破口大骂“不是个好东西,是个吸血鬼。”吴猛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难受极了。他想,父亲睡不好觉,长期下去会累垮身子。而且,蚊子咬人还会传染疾病,隔壁王家奶奶和李家爷爷不都是被蚊子咬了后患虐 疾丧了命。吴猛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战,痛恨讨厌的蚊子,随手点燃三根艾绳,冒烟熏蚊。蚊子怕烟飞出屋子,父亲也被烟呛得咳嗽起来。吴猛赶紧踏灭艾绳,,浓烟一止,蚊子成群结队又飞来了,叫得更响,咬得更凶。吴猛干着急没办法,气得直掉眼泪。<br>  吴猛苦思冥想,怎样治理蚊子的法子。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让蚊子咬自己?它们吸了自己的血,吃饱了,喝足了,不就不会去叮咬父亲了。这个想法真是又痴又傻,可是吴猛当时只有8岁,童心不泯,雅气未除,产生这天真的想法倒也合情合理。于是,每天夜晚,他就赤裸着上身,坐在父亲的床前,听任蚊子叮咬自己。吴猛细皮嫩肉,蚊子轮番向他进攻,胸前,脊背,脸上,两臂咬个够。一叮一个血印,一咬一个疙瘩吴猛上身顿时一片红一片紫,痛痒难耐。但他始终端坐不动,也不驱赶蚊子,心里说,“咬吧,怎样咬我都行,只是千万不要咬我爹!”<br>  吴猛一片纯洁的童心,达到敬爱、孝顺父亲的极点。正因如此,他的名字划入二十四孝之列。</h1><h3></h3> <h1>杨香----扼虎救父<br>虎衔父去真危及<br>女与虎争不顾身<br>顷刻之间能解脱<br>奇闻奇事最惊人<br>  杨香,是晋朝杨丰的女儿,她小时候,母亲去世,杨丰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成人。其家世代务农,山下有两亩稻田是他家生存的根本。<br>  杨香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心眼好懂事早。知道父亲抚养自己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娘,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她对父亲十分孝顺,关心备至,体贴入微。她劝父亲再给自己找个后娘,以便照料父亲的生活。可杨丰坚决不同意,怕女儿在后娘之下受苦受气。杨香完全懂得父亲的用意。所以,就越发敬重父亲。<br>  转眼间,杨香长到14岁。别人家的女孩在这个年龄时,吃喝玩乐,在爹娘面前撒娇,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可杨香不是那样,她除了干家务活,还要下地给父亲当帮手。每天,她担水、偏柴、烧火做饭,碾米磨面,缝补衣服。她特别关心父亲的吃喝,早上茶,晚上饭,夏日单,冬日棉,件件样样安排的妥妥当当。干完家务活就下地,插秧拔草,浇水施肥,样样都干,从不偷懒。父亲发至内心赞叹女儿:“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br>  夏去秋来,稻子成熟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杨家父女特别高兴,他俩只顾埋头收割稻子,怎么也想不到不远的树林里隐伏着一只老虎,个头长大,毛色斑斓,前额那个“王"字形斑纹,显示出勇猛威严,尾巴一米多长像铁棒,用眼睛盯着杨家父女,想一口吞下一老一少,美餐一顿。<br>  危险就在眼前,父女俩却毫不知觉。说时迟那时快,饥饿难忍的老虎”腾'地一下窜出来,发出一声呼啸,直向杨丰扑去,杨丰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顿时被扑倒在地,大叫一声“哎呀!“杨香听到父亲的叫声,抬头一看,惊喊;”呀“!“这时,老虎正准备回转身来吞吃杨丰。<br>  杨香急坏了,一个箭步跨上去,挺着手中的镰刀对准老虎的眼睛捅了过去。老虎没提防小女孩有这么一手,痛的咆哮一声,兜过头来直扑杨香。杨香只想父亲的安危,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身子一弯迎了上去,用双手使劲卡住老虎的咽喉,老虎性发起了,再吼一声,拼力摇头,想挣脱杨香的双手。杨香用一双象钳一样的双手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任老虎发威发怒,杨香绝不松手,而且越卡越紧,老虎被卡的喘不过气来,只顾四蹄乱踢,把稻田踢出个深坑,杨香趁势把老虎的嘴按到坑里,不让他喘气。老虎终因喉咙被卡无法呼吸,倒地而死。杨香也精疲力尽,瘫倒在死虎旁边。<br>  杨丰跑过来抱住女儿,乡亲们也急忙赶到,询问情况,。看到老虎死在杨香手里觉得神奇。杨香慢慢醒过来,见父亲安然无恙,见众多乡亲关爱自己,高兴地笑了。人们夸她是”舍命救父的大孝子。“</h1><h3> </h3><h3></h3> <h1>庾黔娄----尝粪忧心<br>苦甜能验冰轻重<br>孝子不妨试一尝<br>欲损已年益亲寿<br>全凭一瓣热心香<br>  魏晋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对峙时期,“南北”,是指长江以南相继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定都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南齐的庾黔娄是个孝子,名入二十四孝之列。<br>  庾黔娄,字子贞,新野(今湖北江陵)。他的祖父庾骥当过西安参军,父亲庾易以志性恬静,清高著称,终生不仕,唯以舞文弄墨为乐,过着类似隐士一样的生活,庾黔娄从小受父亲品学的影响,自小喜欢读书,满肚学问,而且对父亲极其孝顺。没有做过一件有违孝道的事情。南阳高士刘虬、宗测等敬佩他的为人,一再称赞他至诚至孝。<br>  南齐末年,庾黔娄调任孱陵(今湖北公安西)县令,到任不到10天,突然感到心惊肉跳,浑身出汗。凭他的天性和灵感,意识到家中有事,肯定是父亲病了,必须赶快回家,可是一个刚上任的县令怎么能擅离职守呢?庾黔娄在忠孝之间,他抛弃了前者,选择了后者,他写了一封辞官报告,不待批准,当日即赶赴家中探视父亲。<br> 庾易确实生病了,家里人正准备通知庾黔娄,没想到他已经到家了。有人问他,怎么知道父亲病了,他说;凭心惊,流汗的感应。也问他离开岗位公务咋办?他笑着说:"当然是父亲的病要紧,我已经弃官了。”众人听了,感叹他的孝心可贵可敬。<br>  庾易上吐下泻,病的不轻。庾黔娄心急如焚,立即请来家乡最出名的医生给父亲诊治。医生切脉后,告诉庾黔娄说;“要知令尊病情的吉凶,不妨尝尝他的粪便,,粪便味苦,表明病情好转,粪便味甜,表明病情恶化。”准备后事,庾黔娄生性孝顺,不怕脏,不怕臭,亲口尝了父亲的粪便,觉得味道有点甜滑。想到医生说的话,知道父亲的病情加重了,心里非常伤心和痛苦。自言自语道:“爹爹,你可不能死呀,儿子还没有报答你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呢?”<br> 庾黔娄十分焦急,趁夜深人静时,他跪在地上拜祭北斗星,祈求上天可怜父亲,保佑父亲多活些日子。并默默祷告,情愿用自己的寿命换取父亲的生命,代替父亲去死。有的书上记载,庾黔娄还真的起了作用,感动了上天,半空中有人说:“他的父亲寿命已尽,不可延长,但因你的祷告心诚到了极点,所以把他的寿命延长到月末。”果实庾易到月末才断了气。<br>  父亲去世,庾黔娄痛苦万分,他妥善安葬了父亲,又在父亲的墓侧搭了一个草棚,守孝三年。守丧期间,他穿孝服,吃素食,禁酒禁笑。除祭奠之外,就是读书,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高风亮节的人。<br>  庾黔娄守丧期满后,南朝又改朝换代,南齐灭亡,梁武帝萧衍建立了梁朝。朝廷得知庾黔娄的孝名,又启用他当了西台尚书仪曹郎,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后调任蜀太守,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提倡孝悌,严禁搜刮百姓,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梁武帝把他调到京师,侍长子萧长懋皇太子读书。后来他又当了散骑侍郎,死于任上。后世人评他是品学兼优的大孝子。</h1><h3></h3> <h1>唐夫人----乳姑不怠<br>老年咀嚼难为力<br>有乳供姑孝妇唐<br>每日靓妆熏沐后<br>朝朝暮暮上高堂<br>  唐朝鼎盛时期,出了许多孝子孝女,少妇唐妇人就是孝子。<br>  唐妇人在没有出嫁时,就非常孝顺父母,后来她嫁到崔家,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架子,孝敬婆婆像孝敬父母一样。唐夫人的婆婆叫长孙夫人,年己六七十岁,牙齿脱落,不能咀嚼食物,全靠吃奶和流食维持生命。而且,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抬手动脚都要有人掺扶侍候,唐夫人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遵守妇女的“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对“敬奉公婆、戏彩承欢、搀扶侍候、纳绽缝连、进服献履、引扇如绵、调合五味、捧递羹餐”之类的“闺训”诚心实践,一丝不苟。所以,她决心当个孝顺的贤媳,恭敬地侍奉婆婆。每天,她都是第一个起床,靓妆熏沐,收拾整齐,随后唤醒长孙夫人,帮婆婆穿衣服,叠被褥、洗脸,梳头。接着,把婆婆搀扶到厅堂,取来热腾腾的奶、汤,一口一口喂婆婆喝。天气晴朗时,就把婆婆搀扶到屋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说笑话让婆婆高兴。午饭后,她必侍候婆婆午休,养蓄精神,晚饭后入夜,她提前给婆婆铺好被褥,夏天驱赶蚊子,冬天生上火盆,直到婆婆睡安稳了,她才休息。<br>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唐夫人侍奉婆婆,既细心,又耐心,从没感到厌烦,遇到长孙大人有个头痛脑热,伤风感冒时,唐妇人更是衣不解带,日夜守候在婆婆身边,问寒问暖,煎药喂药,。她的眼熬红了,人累廋了,,丈夫心痛她要代替她侍奉老人,她不同意,说:“这是我们女人的事,你一个大男人干不了。”婆婆康复了,她高兴地说:“公婆身体安康,就是媳妇的福气”。<br>  一晃多少年,唐夫人朝朝暮暮精心侍奉老人,长孙夫人的身体恢复的很好,老夫人逢人便夸:“天底下再没有我儿媳妇这样孝顺的。 ”<br>  有一天,长孙夫人因年事过高而卧床不起,她清楚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便把全家老小召集到病床前,拉着唐夫人的手说:“我没有什么报达媳妇你的恩德,但愿你的儿媳妇,孙媳妇也都会像你一样,恭敬孝顺,我就心满足了。”老人家说完这句话就闭上了眼,脸带微笑,安祥地离开了人世。<br>  长孙夫人的心愿实现了,唐夫人的媳妇对她同样孝顺,唐夫人的孙子叫崔山南,发达显贵,官至节度使,崔南山的媳妇也是一个孝妇,侍奉祖母和婆婆,尽心尽力,无可挑剔。这一家三代媳妇,孝心孝行,一个胜过一个,贤名流芳百世。<br><br><br><br><br><br><br></h1><h3><br></h3><h3></h3> <h1>朱寿昌----弃官寻母<br>解组桂冠为寻母<br>芒鞋竹杖便天涯<br>引针磁石巧相遇<br>迎养归来锦上花<br>  宋朝仁宗照祯的时候,又有一个孝子很出名,他就是朱寿昌。<br>  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人。他的父亲朱巽是军伍出身,镇受过京兆(今陕西西安),有权有势。朱巽原有妻子,后来又娶了妾刘氏。刘氏怀孕,朱巽变心 就把刘氏赶出家门。刘氏含羞忍辱,受苦受难,生下了儿子,喂养到六七岁。刘氏为人正派,心底善良,她认为儿子是朱家的骨肉 理应让他归宗 支撑朱家门户,于是,她把儿子交给了朱巽,取名朱寿昌。随后孤身出走,再无任何消息。<br>  朱寿昌回到父亲那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在生活中缺少欢笑,快乐,常常独自静坐着发呆。知情人都知道他是在想母亲。<br>  朱寿昌在缺少欢乐中渐渐长大了。后来,朱巽死了,他便步入仕途,当了地方官。他先任将作监主薄,再任陕西州,荆南通判,继权知岳州(今湖南岳州)。岳州境内山重水复,河湖纵横,出现了许多水盗姿意危害渔民和客商。此地不得安宁。朱寿昌让所以有的船只都编了号,刻上船主的姓名,互相监督,发现水盗作案,共同追赶,并力讨伐。这样一来,水盗大大减少,其他州群也采用他治水的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br>  朱寿昌的才干得到了宰相富弼,韩琦的赏识。他俩推荐他为钦差大臣,湖南,再知阆州(今四川阆中)。阆州有个土豪叫雍子良,多次杀人,依仗财势,谁也奈何他不得。<br>  朱寿昌主持阆州政事期间,雍子良又杀了人。官府追究其事,雍子良玩弄花招,用十万钱买通一老实农民。许诺娶其女为儿媳,嫁己女为其妇,让他自首招认杀了人,愿意抵命。朱寿昌经过明查暗访,得知内情,当着那个农民的面,揭穿了雍子良的奸诈诡计,并开导说:“你代替那奸人送死,奸人不认帐,拒绝娶你女,嫁己女,十万线交公,那时你怎么办呀?”那个农民顿时醒悟,流着泪说,我差一点上当送死。于是便把雍子良如何杀人,如何收买自己的事全盘端出。铁证如山,雍子良再也无法抵赖,只能伏法受死。<br>  朱寿昌依法处治了雍子良,人心大快,名声远扬。他又升官了,知广德军。这时他己经5O岁,对于高官厚禄一点也不感兴趣。5O多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刘氏,每到一地作官,都要查访老人家的踪迹。可地大人广,打听不到母亲的踪影。<br>  到了宗神宗熙宁初年(公元1073年)前后,朱寿昌再也没心思作官了。他觉得,人不能侍奉母亲,是最大的不孝,就不配生活在世上。因此,他决定弃官寻母。<br>  这天,他召集家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发誓说:“寻不见母亲,今生今世绝不回家。”家人都舍不得他走,反复劝阻,可朱寿昌意决,谁也劝不住。他上路了。考虑到母亲是在父亲镇守京兆世时出走的,所以他寻母的着重点放在秦地(今陕西)。<br>  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走一路,问一路,寻找在五六十前孤身出走的刘姓女人身上。他的孝心,给了他力量和勇气,他不怕艰难,一个县一个县的查,一个村一个村的访,凡是姓刘的女人,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他都要登门讨教,当面询问。也不知费了多少时间,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程,也能不知闹了多少笑话,也不知跑烂了多少双鞋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朱寿昌终于把母亲寻着了。母子相认,抱头痛哭,双方诉说离别相思之苦,那情景实在感人,这时 刘氏已经七十多岁了,嫁夫党氏 儿子,孙子一大群。<br>  朱寿昌历经千难万苦寻到母亲,向母亲和党氏表明自己的意思,是立志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和侄儿侄女们,希望接母亲和党氏全家,与朱家一起生活。党氏通情达理,念及老妻与朱寿昌母子情深,表示同意。朱寿昌乐的眉开眼笑 立即打点行装,雇了几辆马车,把新的家人接到了广德(今安徽广德)。此后,他精心侍奉母亲和继父,极尽 孝道。<br>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事迹感人肺腑,远近传扬。京兆守官钱明逸把这事奏明朝廷,皇帝宗神宗夸奖朱寿昌的孝行,诏令恢复他的官职。朝廷大臣王安石,苏颂,苏轼等写诗著作文,赞美他的品行。这样一来,朱寿昌的名声传遍天下。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大孝子,寿终七十多岁。</h1><h3></h3> <h1><br></h1><h3><br></h3><h3></h3> <h1>黄庭坚----亲涤溺器<br>庭坚事母称纯孝<br>伺候不须灶下人<br>溺器亦皆躬洗涤<br>豪杰孰肯效施顰<br>  黄坚庭,在宋神宗赵顼和宋哲宗赵煦在位期间,文坛活跃的一个杰出人物,是文学家、书法家,又是个大孝子。<br>  黄庭坚,生于公元104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自小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他的舅舅李常一次从书架上随手取出一本书,向他提问,他对答如流,无不通晓。李常十分惊奇,夸奖外甥学业“一曰千里。”宋英宗治平年间,黄庭坚考中进士,接着就当了县尉。宋神宗即位,他当了四年学官,教授北京国子监,学识渊博,文才出众,极受北京留守文彦博的赏识。苏轼见他的诗文,赞不绝口,认为是“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人无此作。”文彦博、苏轼都是当时政界、文坛的驰名人物,经他俩提携,黄庭坚的名声大振,在社会上层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br>  黄庭坚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勤劳善良又正直,黄庭坚生性笃孝,侍奉母亲非常精心和恭谨。平时,母亲的饮食起居都由他亲至料理,几十年里,每天坚持给母亲刷洗马桶,从不间断。有人说:“你是朝廷大官,刷洗马桶是贱事,让侍女干吧?”他回答道:“不!官位再高的人也要讲孝道,在娘面前,我永远是他的儿子,替他老人家做任何事情,都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存在下贱问题。”母亲病倒了,他深感不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啊?<br> 黄母一病就是一年多。黄庭坚一直日日夜夜侍候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废寝忘食。母亲咳嗽,他上前捶背;母亲吐痰,他捧上痰盂,他既细心又耐心地照料母亲。<br>  黄母年高体弱,病了一年多就去世了,黄庭坚十分悲伤,安葬了老人以后,守孝三年期满,给母亲叩头,泪如雨下,说:“娘,儿还要外出做事,愿您好生安息吧!”<br>  在公元1085年时,宋哲宗登基,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负责编写,《神宗实录》。一年后又近为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完稿,他再被擢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黄帝的言行。黄庭坚担当此任,忠于职守,秉笔直书,从不阿谀逄迎。<br> 黄庭坚品质好,都是跟母亲学的,昔母经常教育儿子要诚实,要堂堂正正做,实实在在干事,黄庭坚孝顺母亲,对老人家的教诲铭记不忘,并付诸实践。所以他写诗著文都体现“实”字,绝不虛构。</h1><h1>  黄庭坚活了61岁,在公元1105年离开人世。他的孝行,后人评价很高,“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