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典型的正旦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青衣,是舞台上的成熟女子,她们行为端庄、气质典雅。然而,在这些艺术形象的背后,有一群女子,一种文化,一个时代,值得我们 慢慢 去探寻。</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最早的青衣源于民间。她们的一颦一笑,统统是凡尘女子的表情,带烟火气,有人情味儿。经过历代文人、艺人们的发掘、提炼和演绎,一个整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女子,终于走到台前,咿咿呀呀,唱起满怀心事。</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男人看青衣,看的是风月;女人看青衣,看的是岁月。这岁月里,有千百年来,积压在女子心底的苦。</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青衣是美的。不像“花旦” 三月杨花,漫天飞洒;也不像“小旦” 凭着年轻,调皮任性。青衣的美,美在扮相,美在唱腔;更美在含蓄,美在风情。乍看,她们如冰似雪、凛然不可侵,但骨子里 却藏着深深的妩媚。那是清幽的、不肯轻易示人的纯美,那是坚忍的、历尽磨难的静美。</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青衣的美,要花上时间,细细品味,桃李不言,却有着绵长的情愫和缱绻的愁思。她们的戏,一半儿 演给台下的观众看,一半儿 演给自己看。练功房里,她们无数次揣摩着镜中的影子,体会着师父的教诲。一个云手,兰花微颤;几步圆场,眼波流转。这样精雕细琢的女子,怎么会不美呢?</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寂寞广寒舒水袖,人间尤物是青衣。”锣鼓声中,舞台仿佛在历史的背景中升起。台上的女子莲步轻摇,暗香浮动,没人知道 “她们”是从哪个朝代,姗姗走来。</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