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坐城市;是我们异乡,现在就成了我们孩子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却变成孩子的故乡。孩子的出生,教育,成长都在这里完成。虽然不能预知未来是否在这里成家立业,但这里有他的学校,同学,老师。这都是他人生最珍贵的基础。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走进这里每个角落,了解这里人文历史,融入习俗文化。让我们终老不在陌生有归属感。<div><br></div> <h3>今天走进东莞黄江鸡啼岗;村位于黄江镇东南部,座落在宝山、芙容寺脚下,南与北岸相连,西与合路、袁屋围相连,北与田美,板湖为邻、西北与圩镇相连。村域总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村落成“8”字型分布,改革开放前的建筑多为砖瓦木平房,改革开放后的建筑多为水泥钢筋砖结构楼房。2007年统计,全村21371多人,其中当地人口1371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姓氏以黄为主,还有姓仇、陈、叶。</h3><div>鸡啼岗原名鸡陵岗。相传于宋末元初期间,有一族人家从河南省史兴县迁到东莞大朗,后迁到鸡啼岗。因邻有石鸡岭,故得名鸡陵岗,相传鸡陵岗不分几更,石鸡岭都有鸡叫声。解放初期改名为“鸡啼岗”。<br></div> <h3>镇上每个村社大致都有一棵古树,这棵细叶榕两百多岁了。这里就是老市场,周边有祠堂,荷花池,凉亭~。显然这里曾经很繁华。</h3> <h3>如今祠堂成了本地老人活动中心。</h3> <h3>沿着祠堂旁边,一条条老房子小巷口,巷口都是杂七杂八小店。这家理发店大多数都为本地老人和外地务工人员服务。据说老房子里面如今住的大多数是河南人。进去看看呗。</h3> <h3>遇见老师傅在做木栓子,说是帮房东修房子用的。我以为是他自己的房子。</h3> <h3>这里住的虽然是外地人,但,生活井然有序。家庭主力都上班去了,没有劳力的在家带孩子做手工。虽然生活忙碌,也不忘在院子里种花种草,添置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h3> <h3>要出巷口时遇见一位美妈。正在为家人做晚餐。晚餐主食面粉做的甜饼。说孩子们喜欢吃。问她说也是河南人。说话间看见前面凉着两套同款小孩衣服的很可爱。问她是否两对双胞胎。她说不是;两个大的是女儿,两个小的儿子才是双胞胎,有意把两个女儿也打扮成双胞胎,所以都买同款衣服。哈哈~有意思的妈妈。我们聊了很多,还告诉我她爸爸是双胞胎,弟弟妹妹是龙凤胎。现在就是她生个双胞胎儿子。是遗传的。太美好了。</h3> <h3>5点多了,我该要回去了。现在天黑的早。看到路边这家老字号很热闹,是卖面食的葱油饼,油条,等等~品种多多。河南人主食就是面食。我问老板娘那种最好吃,她说都好吃呵呵😊~那我就买了韭菜馅的油饼回去尝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