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華東游-杭州

小平

<h3>杭州是浙江省省會,長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圈在中國大陸是僅次於上海圈、廣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等一等,我這次來不是為了看大都市的,我是要來看天堂的!</h3> <h3>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航。傳說當年大禹在這裡停靠過船舶,遂稱「禹航」諧音「餘杭」。后來又曾稱「臨安」(南宋)、「錢塘」、「武林」等。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最後改名杭州。市內有西湖、西溪濕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對了我們就是衝西湖來的。</h3><h3><br></h3><h3>友人介紹說,遊西湖最好住在西湖邊,香格里拉飯店是很不錯的選擇。雖然價格不斐,但免強還過得去。加上十一月份是旅遊淡季,折頭還不錯,我們就從網上訂了房間。</h3> <h3>哦!原來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享有盛名的杭州飯店。</h3> <h3>客房是杭飯(杭州人對飯店的簡稱)東樓頂層九樓湖景房。站在大窗前,大半個西湖盡收眼底。</h3> <h3>右下方是孤山。長長的白堤連柳樹都能數得出。美麗的單孔橋是錦帶橋。白堤的左(北)端是斷橋。后面是杭州市區。</h3> <h3>我們到達酒店已經是下午兩三點。我們行程緊迫,明天晚上就要去上海。我們的策略是今天下午遊湖一圈,明天玩賞幾個重要景點。</h3><h3><br></h3><h3>我們用過下午茶後,匆匆步行朝西湖而去。因為酒店與湖為鄰,幾十公尺之遙我們就來到了湖邊的慕才亭。</h3> <h3>走過亭旁的西泠橋來到了孤山。在路邊等了幾分鐘,等來了一輛環湖電動游覽車。這種車環湖每人40元。共分四段,每段10元。因為電動車五點鐘下班,這趟差不多是末班車了,空位所剩無幾。我太太跳上了車頭司機旁的位子,我坐在車尾最後一排向後坐。正是掃街搶拍的好位置!😀</h3> <h3><i>(网络资料图)</i></h3> <h3><i>(网络资料图)</i></h3> <h3>電動車沿著孤山南沿的孤山路行駛,一路上經過好些聞名天下的地方。</h3> <h3>西泠印社(泠,音灵),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名。西泠印社由篆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建于1904年,篆刻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今存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和一批名家石刻、摩崖题记。</h3> <h3>樓外樓是杭州最有名氣的三大酒家之一。相传创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經最具杭州特色的菜系。名菜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東坡肉…。</h3> <h3>湖光山色,美不勝收!</h3> <h3>電動車繞過孤山,駛上了白堤。白堤原名白沙堤,是西湖三堤之一。本與白居易主持修建的白公堤并不相同,但還是有人稱之為白公堤。</h3> <h3>白堤的西端是著名景點-平湖秋月。</h3> <h3>白堤兩岸垂柳依依。</h3> <h3>錦帶橋。</h3> <h3>斜陽斜柳。</h3> <h3>右面東南方是杭州市區。美麗的湖水襯托著遠處夕陽下的城市天際線。</h3> <h3>湖面上的畫舫和小舟在湖光山色中悠然游蕩。</h3> <h3>富麗堂皇的是華僑飯店。</h3> <h3>断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不過在橋上看不到任何景色。名字的來由是小雪過後太陽出來時,橋上沒有樹的遮蓋而雪先融化,远看白色的堤突然有一段沒雪,如同斷橋一般。其實橋並沒有斷。</h3> <h3>小男孩在斷橋上跟着我們的車跑,成了我的模特兒。</h3> <h3>北面山上的保俶塔與南面的雷峰搭遥相呼應。自拍的游人一不小心又成了我的模特兒。🤫</h3> <h3>西湖公園北門之聖塘關亭。</h3> <h3>六公園</h3> <h3>西湖東北角錢塘門遺址西望夕陽。</h3> <h3>黃昏戀曲</h3> <h3>電動車不停地開,我拿著相機一路抓拍西湖夕陽。</h3> <h3>夕陽西下幾時回 ?</h3> <h3>雷峰塔。可惜晚了幾分鐘,錯過了已經西沉的夕陽。雷峰夕照可是西湖十景之一!</h3> <h3>長橋,橋不長而情長。傳說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的地方。"孤山不孤,斷橋不斷,長撟不長"被稱為西湖三絕。😛</h3> <h3>黃昏的雷峰塔華燈初上。</h3> <h3>名符其實的龍船。</h3> <h3>苏堤,南起南屏山下花港观鱼,北抵栖霞岭下曲院风荷和岳庙,将西里湖同外西湖分割开来,与白堤、杨公堤并称为西湖三堤。</h3><h3><br></h3><h3>1089年,时任杭州知府的苏轼疏浚西湖,以淤泥和葑草筑成联系西湖南北的长堤,后人遂以其姓命名该堤为苏堤。</h3> <h3>天色已晚,游人漸少,電動車開得快多了,以致拍照手都把持不定。</h3> <h3>蘇堤遠眺<i>(資料圖,摘自維基百科)</i></h3> <h3>從苏堤遠望雷峰塔。</h3> <h3>回到杭飯,正在七樓享用傍晚雞尾酒的時候,暮然發現窗外一輪明月升起。馬上回到頂樓的房間,仔細地欣賞,瘋狂地拍照。</h3> <h3>一輪明月,從東北方緩緩升起。</h3> <h3>黄黃的,园园的月亮與白堤及湖岸的燈光相輝映。</h3> <h3>南面的夜景。</h3> <h3>城隍阁</h3> <h3>明月高掛</h3> <h3>由於時差的原因,欣賞完月色之後就進入夢鄉了。我知道這房間向東,明天一早可是拍日出的好地方,睡前調好鬧鐘六點起床。可不是又是時差作怪,不到四點就醒了。好吧,就多拍幾風張黎明照。</h3> <h3>5:30 好美的彩霞。中間偏右紅色霓虹燈上方,啓明星(金星,太白星)清晰可見。</h3> <h3>5:45 啟明星又升高了。可惜的是重重的霧霾像一條黑幕籠𦋐在城市上空。</h3> <h3>6:10 朝霞滿天。</h3> <h3>6:20 太陽出來了。看見了嗎?拉大圖片仔細看。重重的霧霾後面太陽羞羞搭搭地露臉了。</h3> <h3>6:23 太陽掙扎著衝出重霾。</h3> <h3>看見杭州的天際線了嗎?</h3> <h3>錦帶旭日-本文作者自定的西湖一景。😀</h3> <h3>經過半開的窗戶,看見兩個初升的太陽!😳</h3> <h3>今天第一個目標,飛來峰,靈隱寺。本來目的地離酒店不很遠,轉一下公交車是可以去的,不過最後出門的時候還是打了的士。後來還跟司機包了他一天的車。這樣我們可以多玩些地方。</h3> <h3>飛來峰上的攀岩石雕。</h3> <h3>浮雕影壁。</h3> <h3>大雄寶殿前的紅絲帶陣。</h3> <h3>這本來是靈隱寺第一大殿的入口。現在游人止步。</h3> <h3>三十六年前我與大學同學在門前留影。</h3> <h3>靈隱寺後面的北高峰。有索道車往返。</h3> <h3>三十六年前我們坐索道上北高峰。</h3> <h3>下一站,雷峰塔。</h3><h3><br /></h3><h3>一提起雷峰塔,大家一定想起白蛇傳和法海和尚。那是戲里寫的。雷峰塔建于975年,歷時6年完成,传说是吴越王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昔日亦称黄妃塔(亦作「黃皮塔」)。「雷峰」之名取自所處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顶。雷峰塔曾於1924年倒塌,後來於2002年重建。</h3> <h3>現在的雷峰塔。</h3> <h3>當年的雷峰塔殘跡。今天的雷塔建在古塔的位置,但造成一個龎大的框架將古殘跡保護起來。</h3> <h3>元朝时,雷峰塔还是保存得较为完好,有&quot;千尺浮图兀倚空&quot;的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塔内藏有明军而放火烧掉了雷峰塔木质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等结构,只留下了砖体塔身。这在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能得以证明。后来,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许多人就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来牟利。1924年9月25日下午1點20分,几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负,突然全部崩塌。</h3> <h3>1920年代的雷峰古塔。</h3> <h3>雷峰塔並不算高,但建立在山頂上,站在頂層便將整個西湖盡收眼底。左邊到中上的直路是蘇堤。湖中最大的島是小瀛洲,其左下角的水面是著名景點三潭印月。</h3> <h3>東眺</h3> <h3>南望</h3> <h3>玩罷雷峰塔,肚子餓了。向司機資詢,得知山外山的八寶魚頭頗有名氣。好吧,驅車前往山外山所在地-杭州植物園。</h3> <h3>&quot;山外山&quot;之名,始创于1903年,源自南宋诗人林升&quot;山外青山楼外楼&quot;之名句。至今已有一百零五年历史。山外山菜馆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植物园内,背靠青龙山,面对山水园,左依玉泉池。绿荫环 绕,鸟语花香,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名菜馆。</h3> <h3>&quot;山外山&quot;菜肴以追求自然品质为特色,积极推广杭州传统名菜系列,并首创千岛湖有机鱼系列,其中精品&quot;八宝鱼头皇&quot;最受顾客欢迎,享誉&quot;杭城第一家&quot;。</h3> <h3>山外山菜馆当家菜&quot;八宝鱼头王&quot;又称&quot;精品鱼头王&quot;,其鱼头重达二、三公斤。鲜鱼运到菜馆后,要在取自玉泉珍珠泉的泉水中再放养几天,以去除泥土腥味。烹饪完毕,置于青花瓷盆,鱼头鲜嫩酥滑,汤汁浓酽如奶,辅以鲜红的河虾、碧绿的菜心、紫红的火腿、黝黑的海参及香菇、竹荪、鱼园等配料,为江南著名珍肴。</h3><h3><br /></h3><h3>我們叫了個小份的,¥298。再來兩樣小菜,估計兩人夠吃了。</h3> <h3>結果上菜時嚇了一跳!簡直是個小臉盆!😱 味道真的很好,材料地道。可惜我們放開肚皮只吃了大概一半。😓</h3> <h3>飯後,又回到西湖。昨天乘電動車轉了一圈今天改水上漂吧。</h3> <h3>我們雇了一艘小船。艄公一口價兩小時¥360。</h3> <h3>小船划过一段開闊的湖面,進入了西南角的河叉水道。這裡幽靜雅致。外面喧鬧的游人忽然間去了九霄雲外。</h3> <h3>沒多久來到了《印像杭州》的表演場地。</h3> <h3>貴賓座的大船。</h3> <h3>旋即又拐進了曲徑通幽的小河汊。</h3> <h3>悠然自得。</h3> <h3>到處都可以看到風景明信片的鏡頭。</h3> <h3>游人既少,自然就是水烏的天堂。</h3> <h3>遠處一方水榭。</h3> <h3>還有一位老者在靜心研讀。</h3> <h3>艄公在后面搖櫓,不斷地介紹各處名勝。</h3> <h3>美麗幽靜的環境是拍婚紗照的絕佳埸景。沿途看到不下四對好事將近的新人。</h3> <h3>如此美景,看着看着也醉了。</h3> <h3>不多時,我們又回到了起點,西泠印社對開的湖邊。</h3> <h3>西泠橋頭附近有尊秋瑾塑像,上有孫中山題字"巾幗英雄"。下方則是秋瑾墓。</h3> <h3>過了西泠橋就是我們昨天經過的慕賢亭。</h3> <h3>慕賢亭內有蘇小小墓。</h3><h3><br /></h3><h3>苏小小(479年-约502年)是中国南北朝的南齐时期,生活在钱塘的著名歌妓,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的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h3><h3><br /></h3><h3>1966年,经毛泽东、胡乔木批示,苏小小等人的墓等被当作毒害群众的东西而加以清理,苏小小的墓被拆除而不予再建。</h3><h3><br /></h3><h3>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h3><h3><br /></h3> <h3>離火車开車時間還有兩個多鐘頭,司機把我們送到岳王廟。</h3> <h3>千百年來上至天子下至黎民都對岳飛精忠報國推崇備至。不過近年來也有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作出相當不同的評價,我在這裡就不作任何評論了,只是游客甲。</h3> <h3>靑山有幸埋忠骨</h3><h3>白鐵無辜鑄佞臣</h3> <h3>岳墳</h3> <h3>岳飛,岳云之墓。</h3> <h3>最後,司機把我們送到火車站。司機的服務相當不錯。我們這一天半的人間天堂游算是功德圓滿。😄</h3> <h3>向上海進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再見,杭州!</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i>*所有照片除注明外均為筆者所拍。</i></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上篇-寧波,溪口</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wgdg8rx"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2017 華東游 - 寧波,溪口</a><h3>